?

掌握教育孩子的“火候”,防范孩子極 端自傷行為

2021-06-23 05:08楊濤黃霞
祝您健康 2021年6期
關鍵詞:火候障礙情緒

楊濤 黃霞

專家介紹

司徒明鏡?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國家心理治療師中級。擅長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等兒童青少年神經發育暲礙、情緒及行為障礙、精神障礙。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崎T診),周五上午(心理咨詢)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最甜蜜的負擔。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逐漸對家長關上了心門。自傷行為在青少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為8%~30%。大部分自傷在12~14歲出現,18歲后逐漸減少,有17%~60%的自傷者終生都有這樣的行為。如果出現反復自傷,很有可能是得了某種精神疾病的表現,比如情緒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等。

● 為什么孩子要傷害自己

在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中,會反反復復傷害自己,像是“上癮”了一樣,這主要有三點原因:

1.心理層面的因素

(1)為了緩解不良情緒

自傷的孩子常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維特點,容易片面關注負性事件,忽略積極方面,也更容易遭遇困境而產生不良情緒。同時,出現不良情緒后,因為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辦法,只能采用沖動、極端的方式,比如自傷來調節。

(2)為了表明自我身份

自傷可能是確認自我邊界的一種方式。自傷的青少年可能缺乏正常的自我意識,通過在皮膚上做標記等方式從而確認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區別,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自主權。

(3)為了尋求興奮刺激

部分青少年認為自傷可以“提供一種令人興奮或刺激的感覺”。

2.生理層面的因素

持續存在的自傷行為還可能與個體的大腦活動特點相關,甚至改變人的大腦功能,如激活大腦的神經獎賞回路、抑制前額葉區功能;導致內源性阿片類物質的平衡失調;改變個體的疼痛知覺,升高疼痛閾值和耐受性等。最終從生理層面演變成一種失控的成癮行為。

● 孩子傷害自己,我們如何幫助他(她)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第一反應就是驚慌失措地抓著孩子問:“爸爸媽媽辛辛苦苦養你到這么大,你怎么就不想活了?”專家提醒,這樣溝通的效果多半為零,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為零。面對自傷行為的孩子,需要家長、學校共同和緩發力。

1.家長

(1)及時發現并制止自傷行為

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人,要具有敏感性,能夠及時察覺孩子的性格、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可疑變化,盡早發現孩子的自傷行為并予以堅決制止,避免行為的強化。

(2)學習接納,提高養育技巧

孩子在長大、在變化,家長也需要適應他們的變化,了解孩子在每個時期的心理發展特點,因材施教。學會接納孩子的各種狀況,提高親子溝通技巧,學會鼓勵、傾聽孩子,支持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并獲得自主體驗。調整過度控制、忽視等不良的教養方式,給孩子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可在??漆t生指導下科學引導孩子提高情緒表達和管理能力。

(3)處理好自身的情緒

家長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在事業、生活、人際交往中的負面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創造穩定、有序、平和的家庭環境,培養積極關注、平等溝通的家庭氛圍。

2.學校

學校應該關心、接納有自傷行為的學生,積極與家長溝通,提供心理輔導并制訂個體幫助的方案。在糾正校園排斥、孤立及欺凌行為的同時,建立自傷行為的預警機制,主動發現高風險學生,及時處理學生在校的自傷行為,防止自傷在學生中的蔓延。

● 生命誠可貴,生活也不止眼前的茍且

生命只有一次。幫助孩子換個角度看問題,用更好的方式處理和緩解情緒,鼓足勇氣,與自己、與外界和解。

1.嘗試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遇到同樣的事件,不同的思考方式可能會使人出現截然相反的感受和反應。遭遇不順時,可以幫孩子試著學習分析自己情緒的來龍去脈,掌握情緒產生的認知層面的原因,然后換一種更加積極的思考方式,逐漸調整不合理的認知,強化正面情緒和積極的調節技巧。

2.尋找安全的替代行為來紓解情緒

如果孩子一時無法停止自傷的念頭,可以嘗試能想到的任何健康的、無害的行為來替代自傷。比如,想要自傷的時候,用手握住冰塊,用力擠壓,讓徹骨的寒意麻痹并分散注意力;用紅色記號筆在身上狠狠地畫下去,來替代刀割。

3.及時求助

告訴孩子,遭遇不順,又無法自己理清時,任何時候都可以向父母、朋友、老師、醫生求助,學習控制情緒的方法,減少自傷行為。

家庭、學校都要真正關心和接納這些孩子,才能有效幫助他們重拾歡樂。

(編輯? ? 王? ? 幸)

猜你喜歡
火候障礙情緒
《修真秘要》導引系列之十二 “呂祖破氣法”“抽添火候”導引法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沒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跨越障礙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自動控制火候的LED火焰
“換頭術”存在四大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