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黨的領導融入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研究

2021-06-24 03:09汪麗麗
黨政論壇 2021年3期
關鍵詞:黨建引領學科建設

汪麗麗

[摘 要]從一流學科的中國特色出發,圍繞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的創建實踐展開,探討高校黨委如何以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從建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的總體要求和黨建引領的政治意義兩方面闡述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的現實意義。圍繞對標“五個到位”的創建過程,闡述黨建引領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實踐探索。從推進治理現代化、嚴密組織體系、強化人才建設三方面探索黨建引領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黨建引領;學科建設;五個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習近平指出:“我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①把黨的全面領導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體現了我國高校的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因此,以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大學的必然要求。學科是大學的單元與心臟,高?;颈3种皩W?!合怠獙W科”的三級治理結構,高校二級院系是開展學科建設的主體。以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要求高校院系切實履行政治責任,強化思想引領,落實組織保障,推動改革發展。本文圍繞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的創建實踐展開,探討高校如何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質量攻堅為動力,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加強基層黨建推動高層次人才建設、完善學生培養體系、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引領一流學科建設。

一、黨建引領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現實意義

1. 建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的總體要求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堅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爸袊厣?、世界一流”是一流學科建設的總目標 ②,這是國家在學科發展上高度自覺的體現,它強化了一流學科建設的內生之路、特色之路與中國之路,決定了我國高校一流學科建設不是照抄照搬國外的經驗,而是立足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學科建設,只有這樣的一流學科才能實現“構建中國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論框架和話語體系目標”,從學科建設的自主化、本土化走向世界化。

學者許寧生認為一流學科的中國特色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堅持面向國家重大目標和重大戰略等。 ③黨的領導、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一流學科的鮮明底色,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就是要將學科發展的方向與黨的領導相統一,將學科建設目標與新時代國家戰略目標相統一,將學科建設內容與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總體布局相統一,用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導高校立德樹人的全過程。

高校在一流學科建設中要始終牢記,以一流黨建引領的一流學科建設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學科建設,是在學科自主、自信、自強理念的指引下,緊密結合中國學科成長的傳統、環境、要求開展的學科建設活動。高質量的一流黨建能切實發揮出政治把關、思想引領、組織保障的堅強作用,引領一流學科的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以中國特色一流學科引領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目標。

2. 黨建引領的政治意義

政治學意義上的黨建引領包括執政的合法性、執政目的的設定、執政方式的設定等,它是目標、道路和方法的有機統一。在高校一流學科建設上,黨建引領的目標就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目標,以政治建設提升政治站位,以思想引領落實立德樹人,以組織保障服務國家戰略。這些目標將引領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揚學科自覺,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力,立足育人優先全面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產學融合中推進學科實力向核心科技轉化,確保學科在內部組織與外部聯動中協調推進。推動高校一流學科建設成為“內部運動、內外互動、外部推動”的自主生命體和多要素網絡化聯動的學科有機體,實現學科水平評價與學科結構、學科治理、學科環境等因素的綜合判斷,不斷提升一流學科的實力、潛力、內生力與影響力。

二、對標“五個到位”,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

2018年,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開展了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要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1. 以人才建設為根本,立足制度治黨,實現黨組織的領導和運行“有引領有深度”

高校黨委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中央關于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到工作各個方面,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師生頭腦。高校黨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委重大決議部署,帶領領導班子始終在大局下行動,統籌推進各項任務。通過規范黨委會議制度,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等確保高校辦學的政治方向、服務面向、育人導向。

不斷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逐步提高議事決策水平。對院系黨委而言,在工作中要切實做到不用黨政聯席會議代替黨委會議,同時保證黨政聯席會議對學院重要事項的決定權。針對黨委會會議和黨政聯席會會議的議事決策范圍進行細化明確。由黨委會議對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先行把關,再提交黨政聯席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進行具體明確,不斷規范議事決策原則和程序。

2.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實現政治把關“有平臺有廣度”

高校黨委牢固樹立起主體責任是政治責任的意識,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在實踐中通過細化分解主體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和制度清單,不斷完善逐級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責任體系。近年來,高校著力以課程思政建設為抓手,拓展第一課堂教學的網絡陣地,牢牢把握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做好意識形態領域重大情況分析、研判、防控、通報工作,每年進行信息系統年檢,新媒體審核等工作,專人負責網站、微信公眾號,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探索通過青年教師培訓基地、教學授課比賽、教改項目研討等平臺活動在教師引進、課程建設、教材選用、學術活動等重大問題上把好政治關。

積極建立管好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新平臺,每年召開黨委會專題討論研究學術活動開展、研究機構設置、學生社團管理等事宜。在院系層面,黨委要對學術報告實施三級審批管理制度,對教師個人邀請的學術報告逐個進行審批;每年定期討論下一年度的國際研討會、學術報告等。在課堂教學、教材建設、項目資助、對外交流等學院辦學的各方面各領域各環節都嚴把政治關,對于各類合作辦學項目全程指導、全程把關。

3. 把思想建設作為基礎,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有品牌有亮度”

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完善理論學習制度,如每月開展一次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每季度舉行一次教職工理論學習。用好延安、井岡山、中共一大等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學,大力抓好師德師風建設。

定期調研師生思想政治狀態,精心設計一體化的活動方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亮度”,增加“紅色”。緊密結合高校辦學歷史、辦學理念、文化傳統和發展實際,立足一流學科建設、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全育人”的育人體系設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

4. 把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作為著力點,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實現基層組織建設“有服務有精度”

高校黨委注重加強對教師、學生黨支部工作的指導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對口聯系黨支部,優化黨支部設置,以黨支部評星工程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明確教工黨支部書記與內設機構行政負責人享受同等待遇,將其從事的黨務工作計入工作量。積極探索在重點實驗室、重大項目組、創新團隊、科研平臺以及社團組織、科研小組中建立黨支部。在實踐中建立和完善黨支部評價體系,根據評價結果發揮先進黨支部的示范作用,提升中間黨支部的水平,對于后進黨支部及時派專人跟進指導,努力建強每個黨支部。

全面選拔黨性強、業務精、有威信、肯奉獻的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建議教學科研型黨支部書記要從教學科研骨干中選任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黨員。全面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特別注重選拔在重點實驗室、重大項目組、創新團隊、科研平臺中具有示范作用的優秀黨員,切實在工作中發揮出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和主體作用。

5. 強化黨建引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實現推動改革發展“有創新有高度”

在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過程中,形成基層黨建與學院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的良好局面。對照一流學科建設目標,黨委要領導、落實、保障好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強化自主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拓展國際合作交流等工作。按照“以點帶面,以面成體”的思路,從黨員個體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到形成黨支部品牌,再到學院黨委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最終實現以黨建這根“針”聯結起學院工作的“條條線線”。

高校黨委通過全方位管理重點事項、重點對象、重點節點、重點陣地,在推進治理體系建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實踐中要特別注重將黨的建設和群團組織建設、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和維穩工作體系建設有機融合。第一,根據黨外知識分子的特點,精心謀劃統戰工作,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引領,切實發揮他們在高校管理中的建言獻策和民主監督作用。第二,注重提高群眾工作水平,重視對師生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形成塑造人、引導人、凝聚人、激勵人的良好氛圍,為改革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第三,積極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把握師生員工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努力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三、黨建引領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路徑

1. 堅持黨的領導,推進治理現代化

第一,高校黨委首先要全面負責黨的建設,履行政治責任,保證監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黨組織決定。要堅持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原原本本學、強化集中學、聚焦主題學”的思路嚴格執行教職工理論學習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等,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構建從黨員到支部到黨委的全面、立體、生動、有效的學習教育體系。

第二,要以抓好班子隊伍為核心提高領導班子議事決策水平,全面推進治理現代化。高校要在高水平黨建引領下,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在推進我國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在院系層面,可以采取選拔學科方向帶頭人擔任院系領導、黨員院長兼任黨委副書記,協同黨委書記抓好機關黨的建設工作等措施著力提高班子的議事決策能力,不斷增強班子整體功能,推進高?,F代化治理體系建設。

第三,要以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為責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過程和效果的統一,切實解決高校黨建“上熱中溫下涼”的問題。高校黨委要牢固樹立起黨建主責主業意識,在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過程中,推動高校各項事業不斷發展進步。

2. 突出政治功能,嚴密組織體系

通過嚴把政治關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不斷嚴密組織體系,以黨支部為主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師生思想政治工作,著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

(1)以課程思政建設為重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以“由易到難、由近及遠,以點帶線、由線到面”的方法狠抓落實,實施具有高校特色的課程思政模式,將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全面從嚴治黨相結合,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培育名師團隊,建立育人培優平臺,探索黨建育人模式。在課堂中運用典型案例講述本學科通過何種方法和途徑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地域,牢牢抓住第一課堂,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科技報國。

(2)以“優化組織設置,建設戰斗堡壘”為重點提升組織力

大力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堅持把思想入黨作為重中之重,抓實教育培養,構建黨員發展的“蓄水池”,優化黨員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組織設置,以學科方向、黨員數量、支部建設情況等為基礎調整學生黨支部設置,探索建立師生聯合黨支部,并加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培養和培訓,依托學生黨支部評價體系開展學生黨支部風采展示和黨支部書記述職工作。在教師黨支部隊伍建設中,選拔優秀的教師代表擔任黨支部書記,實現“雙帶頭人”全面覆蓋。

探索以“活動有平臺,支部有品牌”為重點落實新時代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工程。鼓勵黨支部積極建立黨建+學科建設、黨建+教學科研、黨建+管理服務等多模式、多主題、多類型的主題黨日品牌項目,不斷提升支部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通過科技創新活動、培優平臺建設、黨員示范工程等活動,進一步強化高校黨員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開展智慧黨建建設,拓展黨建工作思路,激活黨建工作動能,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示范性,實現基層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

3. 強化人才建設、推動改革發展

“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 ④,高校的黨建工作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黨建引領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一流學科服務國家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在高校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學科建設中,人才建設是根本,要始終牢記“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⑤。堅持黨管人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思想凝聚、組織保證等作用,充分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培養造就高層次的人才隊伍。

(1)注重思想引領,以談心談話凝聚人才

在人才建設中,首先要注重思想引領,開展多種形式的溝通活動以凝聚人才。用特色活動團結、教育、引導、服務各類人才,增強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暢言心聲中引領他們爭做“四有”好教師。領導班子要帶頭落實高層次人才聯系制度,定期拜訪高層次人才,深入了解他們的發展需求;經常性地與新進教師、引進人才進行談心談話,積極解決不同層次人才在事業發展中的困難。要配備業務能力特別突出、有引領示范作用的黨委委員擔任統戰委員,將統戰工作與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有機融合,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引領。

定期拜訪院士和國家杰出人才,認真聽取他們對高校發展和“雙一流”學科建設的思路和對策;積極向來華外籍高層次人才介紹中國的發展變化,向他們咨詢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思路和建議;與新引進優秀青年人才談心,多介紹校情,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需求;經常性地邀請退休教師返校,與他們一起回顧學校發展史,展望前進之路。

(2)堅持黨管人才,以精準菜單服務人才

堅持黨管人才,加強隊伍建設,成立高校人才工作小組,對不同類型的人才進行分層分類,細化他們的需求,瞄準需求靶心,制定服務菜單,以精準服務助力人才建設。

針對不同類型人才的不同需求,黨委認真分解任務,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為每一位教師量身定做服務菜單,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個人發展意愿,綜合協調資源,提供幫助菜單。對已有一定科研基礎的中年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以科研反哺教學,開展名師培育。打造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課程建設體系,設立高水平國際教學論文獎勵機制。對青年人才加大培養支持力度,設置專門的人才隊伍建設經費,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綜合規劃,為他們建立培養平臺,制定跟蹤機制。人才工作小組定期拜訪骨干人才、退休教師,請他們為高校的發展獻言獻策,傳經送寶,將“傳、幫、帶”的互動模式落到實處。

(3)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吸納人才

高校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積極吸納高端人才,探索人才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與國際一流大學相關課題組、國際一流科學家合作,促進多學科交叉,打造科技創新氣氛濃厚、高層次人才聚集、學術交流活躍、科研裝備先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特色研究平臺,面向世界匯聚一流人才。高校黨委領導要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高度積極性參與國際競爭,推進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引進機制與一流學科創建深度融合,探索“引、育、留、用”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注釋:

①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日報》2018年9月11日,第1版。

②龍寶新:《論中國特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3期。

③許寧生:《把握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中國高等教育》2015年第22期。

④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黨建研究》2018年第9期。

⑤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9月12日,第2版。

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 熊易芳)

猜你喜歡
黨建引領學科建設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共治的探索與實踐
依托學科信息管理平臺,促進高校學科建設管理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建設實踐與發展探討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豫園街道黨建引領下非公企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
建設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引領強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農戶共致富
黨建引領 社會協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