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運動和北大時期的鄧中夏

2021-06-30 23:23何建明
湘潮(上半月) 2021年5期
關鍵詞:鄧中夏五四運動李大釗

★ 何建明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鄧中夏(資料圖)

鄧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后轉入哲學系學習,1923年畢業。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曾發起組織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任北京學生聯合會總務干事,參與火燒趙家樓的行動。1920年3月,在李大釗領導下,與高君宇等人發起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同年10月,參與創建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鄧中夏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之一,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和黨的理論家。

1919年1月1日,北京大學學生爭相傳閱著一本名為《國民》的雜志,雜志封面上是徐悲鴻所繪的一位青年的肖像,這位青年叫鄧中夏,畫面定格的是他在一場學生救國會上激情演講的瞬間。雜志封面上的鄧中夏,是五四運動前夜的中國青年的形象,也是他作為那個時候的中國青年領袖的形象?!秶瘛冯s志便是他和學生救國會的同學們一起創辦的第一份愛國雜志。

風暴的前夜,是吶喊的疾書。鄧中夏在1919年2月至4月,為《國民》雜志撰寫了8篇文章,以大量的事實、犀利的筆鋒,向全國人民系統地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收買北洋軍閥、控制我國軍事和財政大權、侵占我國領土的罪行,為北大進步學生和廣大愛國人士認清形勢、覺悟革命,做了輿論準備。在這段時間里,鄧中夏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成立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這是鄧中夏從毛澤東那里學到的經驗,即走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用他們當時的話說,這是面對民族危亡之勢而采取的第一個“直接行動”。

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成立后,鄧中夏身先士卒,帶領成員到北京的市民中傳授知識,開設學習讀書班。李大釗和蔡元培都支持這一行動。鄧中夏后來把這個平民教育講演團帶到了北京長辛店鐵路工人那里,開辦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他的這一開創性的行動,使長辛店后來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發源地之一。鄧中夏除了在北京大學上課外,每周兩次去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給工人講課。后來,他成長為中國工人運動的領袖。

工人喜歡聽鄧中夏的課,鄧中夏更愛與工人在一起。后來,鄧中夏在《北京共產主義組織的報告》中這樣說:“我們決定在長辛店創辦勞動補習學校,訓練兩千名鐵路工人……這所學??磥硎俏覀兘咏と说囊粋€途徑,我們之間逐漸產生了親密友好的感情;我們不止一次地向工人提出鼓舞他們的重要建議,結果,我們看到提出各種階級要求……”

“北方吹來十月的風,驚醒了我們苦弟兄。無產階級快起來,拿起鐵錘去進攻……”鄧中夏和長駐補習學校的教員吳容滄還編了歌曲教工人唱。這些通俗易懂的革命道理,如星星之火,開始在工人的心底燃燒起來。

1921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在鄧中夏的指導下,長辛店工人第一次舉行紀念“五一”大會,并宣告成立工會?,F場一片歡騰,工人們又是舞獅,又是擊鼓。鄧中夏也被現場工人們的革命情緒所吸引,當晚住在一個工人家里。那一天夜晚,他激動得徹夜難眠,于是起來寫詩,那首《游工人之窟》的長詩就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李寬油畫作品《中國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

1919年5月2日,鄧中夏剛剛從外面回到北大,其同學許德珩就匆匆找來,把從蔡元培那里獲悉的巴黎和會上的事告訴他:英、美、法三國通過私底下的交易,竟然將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排斥在外,秘密議定了一個和約,聲稱“所有在青島至濟南鐵路之德國權利”,“均為日本獲得,并繼續為其所有”。

“這是屈辱和約,我們中國堅決不能答應!更不能在和約上簽字!”鄧中夏一聽,義憤填膺,當天下午即與許德珩一起邀集《國民》雜志在各校的代表召開會議。校長蔡元培不僅參加,而且首先發表演說:“巴黎和會的情勢,對我國極為不利。列強對日本要在山東奪取我許多權益之無理要求,有認可之意,而我政府將被迫在和約上簽字。倘不幸而如此,國家前途不堪設想?!睍h通過了鄧中夏的提議,決定于3日傍晚在北京大學法科禮堂召開北京大學全體學生大會,另邀請北京各大中專學校代表參加。

3日晚的學生大會,其實就是五四運動的一次“預備會”。

會上,鄧中夏站到臺上,慷慨激昂地揮動著手,說:“我們要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要求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我們要抗議!我們要拿實際行動反對帝國主義!我們要立即組織游行示威!”

“對,我們要游行示威!”

“拿實際行動反對帝國主義!”北京大學學生和北京其他各校的代表紛紛響應。也就在這個會上,鄧中夏、許德珩等倡議第二天即5月4日(也正好是星期天),到天安門廣場舉行北京學界大示威游行。

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學學生游行隊伍開始向天安門進發。游行隊伍的總指揮是傅斯年,鄧中夏是走在最前面的先鋒隊旗手和領隊,許德珩和另一位學生代表黃日葵負責中段的隊伍。途中,游行隊伍遭到北洋教育部次長和北洋政府派出的軍警阻攔。鄧中夏、傅斯年、黃日葵等出面與教育部代表辯論,最后隊伍沖破軍警阻撓,抵達天安門。15時30分左右,北京各學校的學生都已到達,3000余人的游行大軍會聚在天安門廣場,鄧中夏等紛紛站出來演講,聲討帝國主義列強和北洋反動政府。頓時,天安門廣場上口號聲此起彼伏……

革命的口號聲,就是反帝的行動和心聲。在震天動地的口號聲中,學生們的游行隊伍開始按計劃線路向東交民巷的美、英、法使館和中國外交部進軍,后來就有了“火燒趙家樓”、痛打賣國賊章宗祥等事件。而在這些場景里,都有鄧中夏的身影。這也證明了鄧中夏是五四運動無可抹殺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沖在最前面的先鋒隊員之一。

“五四”當天,30多名學生被捕。鄧中夏等當晚再次召開北京大學學生大會,決定全體罷課,營救同學,同時成立全國第一個學生組織。由此,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的烈火熊熊燃起,勢不可當,席卷全國,震驚世界。

五四運動中,鄧中夏始終沖鋒在前。后來,他在營救北京學生的游行中被敵人逮捕。出獄后,他被北京學聯派到上海指導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在他的指導下,上海成立了全國學生聯合會,聲援北京的學生運動。

1919年的那個夏天,鄧中夏成為中國青年運動中的重要旗手而在京滬兩地乃至全國的學生中影響廣泛。鄧中夏火熱的革命熱情,使他得到陳獨秀、李大釗的賞識與重用,成為他們的得力助手。

五四運動之后,北京的各種進步組織蓬勃興起。在蔡元培的鼓勵下,北京大學學生組織遍地開花。

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國學會正式宣布成立,發起人是李大釗和王光祈。它吸收的對象一為向往俄國十月革命的進步學生,二是因反對日本侵占山東而回國的一部分留學生,三是從事愛國運動的國內一些受到政府及少數學校排斥的進步學生。顯然,李大釗有保護青年學生之意。鄧中夏詳細了解情況后,應李大釗之邀加入少年中國學會,并很快成為該學會實際領導者。根據李大釗的建議,學會宗旨確定為“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學會信條為:“一、奮斗;二、實踐;三、堅忍;四、儉樸?!?/p>

少年中國學會是由李大釗發起、鄧中夏實際領導的一個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誕生的全國性進步青年學會,在當時影響很大,人數也多,北京設有總會,在成都、南京及巴黎等地都有分會,并且有自己的學會刊物《少年中國》。在李大釗、鄧中夏的努力下,學會團結了一大批進步青年才俊,毛澤東、張聞天、蔡和森、向警予、惲代英、李達、趙世炎、黃日葵、侯紹裘、繆伯英、許德珩、高君宇、朱自清、楊鐘健、舒新城、田漢等都是其中的成員。

鄧中夏一直在革命的一線忙碌。李大釗領導的秘密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活動,也經常需要鄧中夏出面和具體操辦。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在北京,李大釗原本是想在教員中發展成員的,后來發現有些問題。據后來成為周恩來入黨介紹人的張申府(時任北大講師)回憶:“從上?;鼐┖?,我把和陳獨秀談的情況告訴了李守常(李大釗——編者注)。當時北京只有我和李守常兩個黨員。我們一致認為要發展黨員?!?/p>

不久,李大釗就發展了張國燾,后來又發展了鄧中夏、羅章龍、張太雷、何孟雄、劉仁靜、高君宇等。

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之前,在李大釗的領導之下,鄧中夏等便積極參與了建黨的工作。

1920年4月,仲春時的北京氣溫仍然很低。一天下午,李大釗把鄧中夏等學生叫到自己在圖書館的辦公室,告訴他們“北邊”來人了,是蘇俄派過來的,想與我們討論建黨的問題。平時,李大釗常在這個辦公室接待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成員。那些圍繞在他身邊的進步青年,經常在此秘密分享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經驗體會,同時討論中國社會形勢和革命的出路。

鄧中夏和其他進步同學在這里見到了一位卷發的俄國人,他叫維經斯基,據說是共產國際遠東事務的負責人,是受列寧委托來到中國的。

“先生,這俄國人怎么找到您的呀?”對這位突然從俄國來的“陌生人”,鄧中夏有些擔心,悄悄問李大釗。

“是我們學校的俄文系教授柏偉烈介紹的……”聽李大釗這么一說,鄧中夏和幾個同學就放心了。因為俄籍教授柏偉烈是他們都熟悉的,而且也知道此人與李大釗關系不一般,許多馬克思主義讀物,包括那本李大釗要求鄧中夏他們都要讀的《共產主義ABC》英文本就是由柏偉烈帶到北大圖書館來的。既然是柏偉烈介紹的,大家自然便放心了。

維經斯基在會見鄧中夏這些五四運動的骨干前,首先與李大釗談了他此行的目的,認為中國在五四運動之后出現的社會形勢和革命情況,已經具備了成立共產黨的條件,建議中國成立共產黨組織,早日加入共產國際?!斑@是中國革命的當務之急?!本S經斯基這樣對李大釗說。

會見鄧中夏等五四運動進步青年學生代表也是維經斯基提出來的。

在與維經斯基見面后,包括李大釗在內的這些馬克思主義追隨者,才第一次真切地知道了俄國十月革命和列寧領導的社會主義及共產國際等的真實情況,而這對在黑暗中自我尋找革命方向的中國進步知識分子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鄧中夏興奮地對大家說:“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示出達到共產主義社會的步驟、手段和方法,應有盡有了?!?/p>

維經斯基的北大之行歷時一個星期。他每天下午在李大釗的辦公室內與李大釗、鄧中夏等一起開談話會,回答中國同志相關問題。在最后一次座談時,維經斯基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人,只是幾顆革命種子。今后要努力耕耘,將來一定會開花結果?!?/p>

1920年10月,李大釗和張申府、張國燾發起成立了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并很快發展了鄧中夏、張太雷、羅章龍、何孟雄、劉仁靜、繆伯英等成員。這些北京地區早期的黨組織成員,具體的分工是:李大釗為書記,張國燾分管組織與交際,鄧中夏分管學生運動和青年工作,羅章龍分管宣傳。

從五四運動前到參加中國共產黨的這一段時期的鄧中夏,就是一顆革命火種,走到哪兒,哪兒就被他點燃革命火焰。而他本人就是一名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進步知識分子和堅定信仰共產主義的革命者。

楊東莼是跟隨鄧中夏進行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北大學生,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這樣評價和回憶鄧中夏:

“他是李大釗同志最親密的戰友。五四前后,他即不懈地鉆研馬克思主義……”

“他是最健談的,談時熱情奔放,滔滔不絕……他從不驕傲自滿,最樂于傾聽人家的意見,也最善于接受人家的正確意見。他常說,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見聞不廣,沒有大家的力量,任何事情都是不能辦好的?!?/p>

“在長辛店街上北口路東一所房子里辦起了勞動補習學校和工人俱樂部。沒有桌椅板凳,中夏首先倡議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他拿出幾塊錢,許多工人接著也出了一些錢或者拿來幾張破爛桌椅,就這樣把學校和俱樂部辦起來了……他的講話能夠有的放矢,動人心弦,深深地感染和吸引著群眾。在這所學校里,吃的是窩窩頭,中夏同志甘之如飴,我卻難以下咽。晚上躺在土炕上,他睡得很自在,我卻嫌臟怕臭,翻來覆去老是睡的不落實?!?/p>

“他最注意的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比他年齡小些的青年知識分子,他更重視。他從來不以長者自居,也從來不以先知先覺者自居,而是用尋師訪友的謙虛態度,找青年朋友們談心。談話時,他的態度是那么親切和藹,使你無拘無束,并有一見如故之感;他的感情是那么誠摯熱烈,使你不自覺地深深受到他的感染;他分析問題是那么細密和富于邏輯性,使你感到他為你帶來了真理?!?/p>

鄧中夏有記日記的習慣。在入黨之前,他已經寫了12本日記。他這樣說:“日記不是寫給別人看的,而是記載自己的思想變化和工作學習情形的一本賬,既是一本賬,到時候就得算一算,這樣,才能夠督促自己不斷進步。既然為了算賬而記賬,就必須記得真實,就必須不間斷地記?!?/p>

他用“記賬”的方式激勵和要求自己,將革命人生和革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每一天都實實在在地記載在自己的“賬”本上,并且隨時檢查“賬”本。

鄧中夏,一個在五四運動和北京大學時期的學生領袖和青年革命者。他有著自己的鮮明形象:信仰堅定,熱情真摯,努力勤奮,又嚴于律己。

猜你喜歡
鄧中夏五四運動李大釗
李大釗《青春》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百年大黨 壯闊歷程 《五四運動》
李大釗
鄧中夏:“我鄧中夏燒成灰也是共產黨的!”
《五四運動》教學設計
鄧中夏:杰出的工人運動領袖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過五四運動趙家樓》
獄友回憶:鄧中夏的最后時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