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川縣發展全域旅游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2021-06-30 07:44鄒勇李艷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13期
關鍵詞:北川縣全域旅游發展對策

鄒勇 李艷

摘 要:全域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它既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現實要求,也是旅游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建設性意義。四川省北川縣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也是一個經濟落后的山區縣,但這里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因此特別適合發展全域旅游。北川要發展全域旅游,助推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樹立全域旅游理念、重構旅游發展空間、推動旅游要素升級、實現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加強旅游營銷宣傳。

關鍵詞:全域旅游;北川縣;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3-0131-03

所謂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百度百科)。

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距綿陽市區30公里,距成都180公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雖然給北川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經過全國人民的援助,一個欣欣向榮的新北川正在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北川全境皆山,山地面積占轄區面積的98.8%,是傳統的農業大縣,這里幾乎沒有工業。另一方面,北川又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多山的地形使這里擁有許多山川雋美、景色秀麗的自然旅游資源,它不僅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寨子溝和千佛山)、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竹林溝),還有風景優美的九皇山風景區、藥王谷風景區和禹穴溝風景區。歷史悠久的羌族也讓這里擁有眾多的人文資源,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目前在北川禹里鄉的禹穴溝風景區內,還保存有大量有關大禹的遺跡以及古老的神話傳說。

2018年北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9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1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8.6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14億元,三產業結構比為19.9∶33.4∶46.7。2018年全縣接待游客768.44萬人次,同比增長21%,實現旅游帶動相關收入63.6億元。由此可見,北川縣的旅游已經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1]。

綜合北川的區位交通和社會經濟情況來看,北川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經濟不發達,且工業發展滯后,僅靠農業生產與加工拉動全縣的經濟顯得十分困難,但北川縣的優勢在于其距離綿陽市區近且交通便捷,旅游資源豐富,在國民經濟收入中,旅游經濟是收入主體,具備發展全域旅游的條件,當前要做的就是要在全域旅游理論指導下,推出相關的發展政策,促進旅游和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樹立全域旅游理念,重構北川旅游空間

(一)樹立全域旅游理念

全域旅游模式下,游客體驗成為重點,提高游客滿意度則是景區的主要目標。因此,地方政府必須從上到下,樹立全域旅游理念,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目標來推進地方各項事業的建設。要建設全域景區就需要政府的旅游、農業、文化和交通等部門加強合作,實現多規合一,優化旅游環境、景觀和旅游服務的全過程;在管理上,可以學習其他地方成功的經驗,建設旅游公安局、旅游法庭、旅游市場管理分局,建立健全旅游部門與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在景區建設上走共建共享道路,讓區域內居民樹立主人意識,提升文明素質和服務意識,實現區域的居民由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和受益者[2]。

(二)重構北川旅游空間

北川要發展全域旅游就要首先打破景點圍墻,但并不是不要景點和景區,而是要以這些景點、景區、特色旅游小鎮為節點,以各具特色、主題各異的旅游線路和風景道將這些節點連接起來,實現以點連線,以線成面,打造一個一個的旅游圈,從而帶動整個北川各種經濟的發展。

根據北川旅游資源的特點和各地旅游發展的基礎,可以重構以下旅游空間。

1.研學旅游圈。該旅游區主要包括了老北川地震遺跡、“5·12”特大地震紀念館、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尋龍山地質博物館以及維特斯農業觀光園,在這個旅游區里聚集了地震文化、羌族文化、地質文化和農業科技文化等豐富多樣的特色文化,十分適合發展研學旅游。

2.大眾休閑度假旅游圈。九黃山和藥王谷風景區都屬于國家4A級景區,緊挨九黃東線,交通條件較便捷,景區附近就是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桂溪鎮。

3.禹穴溝羌禹民俗旅游圈。禹穴溝位于北川縣的禹里羌族鄉境內,作為人文始祖大禹的降生之地,至今還保存著大量有關大禹的史料記載、歷史遺跡和美麗傳說,更是留下了顏真卿和李白在此提名“禹穴”的珍貴墨寶。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禹里的羌禹文化特色發展民俗旅游活動,體驗當地羌族民俗。

4.度假探險旅游圈。小寨子溝素有“小九寨”之稱,屬于國家自然保護區,夏季平均氣溫21攝氏度,是綿陽本地有名的避暑勝地??梢岳眯≌訙厦艿脑忌?、遍布的幽深峽谷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探險旅游熱愛者打造小寨子溝內專門的探險旅游路線。

在建設旅游經濟圈的同時,還要加強旅游區的交通建設。除了完善連接旅游區與旅游區之間大的交通道路外,還要具體精細到各個旅游區之間的內部小通道,這些內部小交通道可以由騎行道、步行道、休閑道和文化道等組成,遵循“道路是硬件,節點是重點”的原則,合理地將重要旅游節點納入旅游道路的建設中,為游客構建一套便利的出行體系,并最終形成貫穿旅游區的生態廊道[3]。

二、適應市場需求,推動旅游要素升級

眾所周知,旅游產業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購、娛這六個基本要素,在發展全域旅游時,北川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將這六個要素進行升級,推動北川旅游的特色化和品牌化發展。

在“食”方面,可充分發掘北川的羌族特色,把羌族美食和羌族文化的主題體驗結合起來,比如在羌族人民在迎接尊貴的客人時會唱“砸酒歌”(祝酒歌),借以表達熱情好客以及美好的祝愿,可以讓游客邊品嘗醇香地砸酒,邊學唱爾瑪人家的寓意美好的祝酒歌;在“住”方面,內部設施標準化的基礎上也要結合羌族特色,我們要做的并不是要建成千篇一律的賓館,而是要結合北川羌禹文化特色,適當利用碉樓、羊頭骨和白石等傳達能傳達羌族的精神信仰的建筑和物件作為突破口,讓游客體驗到異地風情,又要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購”方面,要充分挖掘北川羌族的地方特色產品,既要包括已為人所知的北川臘肉、古羌茶、羌山干蕨菜等土特產品,還要充分利用羌族刺繡、草編等手工技藝來開發特色的文創旅游產品來吸引游客的眼球,增加購買行為,刺激旅游消費;在“娛”方面,可以創意一些特色的娛樂活動,例如羌族有個搶婚的習俗,可邀請游客通過羌族特色推桿角力活動進行趣味比賽。另外,還可以通過羌族的一些特色節日,例如羌歷新年、羌族情歌節、轉山會,把羌族舞蹈沙朗、羌族歌曲(山歌、情歌、迎客歌、勞動歌、祭祀歌和茶歌等)、花燈戲、祭祀活動融入其中,讓游客產生想參與其中的極大興趣,才算真正抓住游客的心。

三、發展“旅游+”,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北川要通過發展旅游來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就必須發揮旅游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帶動作用,通過“旅游+”,不僅能推動北川縣域經濟的發展,也能讓當地的農民足不出戶就實現經濟增收。

(一)“旅游+休閑農業”

北川縣全縣的農業生產主要是傳統意義的種植業,且生產水平不高,基本的生產模式以人工生產為主,農民從中獲利有限。針對此情況,可以采用“旅游+休閑農業”的形式進行改善。例如擂鼓鎮、曲山鎮和通口鎮就是北川有名的茶區,再加上這里有一大批特色的羌寨,如擂鼓鎮龍坪羌寨、曲山鎮石椅羌寨等,這些羌寨往往都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可以采用“特色羌寨+家庭茶園”的模式,此種模式下,游客在羌寨旅游時,就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茶文化習俗的體驗活動,如采茶、制茶、品茶等,人們可以與茶農一起去茶園學習采茶,并學習古羌茶的制茶和茶葉沖泡技藝,還可以在茶農家品茶,以及品嘗其他羌族的特色美食,村內百姓則通過參與提供茶旅游服務而受益,增加收入。

(二)“旅游+生態康養”產業

北川縣擁有十分溫和又宜居的自然氣候條件,空氣清新,污染較少,且負氧離子含量高。而依托北川這種獨特的康樂性氣候,特別適宜發展生態康養產業。重點打造千佛山生態旅游區、禹穴溝風景區、九皇山、藥王谷等景區,發展生態康養基地,還可順勢帶動老年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旅游+研學”

北川在2008年的“5·12”地震中損失慘重,為此震后以老縣城為中心建立了地震遺址并在附近建立了地震博物館;為了保護和挖掘羌族的文化,在永安鎮還建立了羌族民俗文化博物館,另外北川縣城附近還有大型的現代農業示范園維斯特、茶文化博物館??梢岳眠@些資源開展以學習地震知識、了解古老的羌族文化和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研學旅游,形成“旅游+研學”的旅游形式。

(四)“旅游+文化創意”產業

旅游商品最忌諱的就是千篇一律,處處雷同,顧客如果來過一次發現并沒有新意且在別處見過類似的產品,必定不會產生二次游玩的想法。在北川發展旅游要吸取這一教訓,利用獨特的禹羌文化,發展自己的IP文創產品。例如:用羌笛和口弦創作歌頌大禹文化的音樂作品集;利用羌族草編對大禹形象、羌族神話傳說文化形象進行創作;把反映羌族民族大遷徙的非遺文學作品羌戈大戰,可邀請其傳承人把它翻譯成通俗易懂的漢語,再把它制作成精美故事插圖集,大人和小孩都可以一起進行閱讀,封面用羌繡進行設計,再輔以精致的包裝和具有特色的伴手禮,讓游客一看就覺得它是自己收藏或送親朋好友的不二之選。因此,做好了文化創意產品和旅游相結合,不光會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更會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收益。

四、加強旅游宣傳,創意全域旅游營銷

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導下,在對北川進行營銷宣傳方面,要改變單一的旅游產品營銷方式,整合北川縣內目前所有的可用渠道,對北川這個整體的旅游目的地進行打包式、系統地營銷推廣。

1.營銷方式要多種多樣,可以借助節日營銷、賽事營銷、主題營銷等營銷方式。北川目前已形成一系列節慶活動,春天有藥王谷和九黃山的“辛夷花節”、彭家山的“梨花節”、新縣城的“風箏節”、莫尼山的“牡丹節”、蓋頭山的“羌茶節”;夏天有禹穴溝的“大禹祭祀”、小寨子溝的“情歌節”、石椅山的“賞花節”;秋天有“羌歷年”、沙朗節、“阿哥阿妹唱羌山”;冬天則有桃龍的“望果節”、片口的“上九會”、九皇山冰雪節等節會活動[4]。逐步形成境內全年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特色鮮明的大型節慶活動,這樣就可以形成持續的推廣效應。

2.采取多渠道的營銷方式,充分發揮網絡及新媒體的推廣作用。首先,要整合利用各種媒體對北川品牌進行傳播,特別是要注重網絡自媒體大V、推手的宣傳推介作用。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大V進行旅游宣傳抽獎活動,引導更多的用戶進行轉發參與,起到預期的宣傳作用,還可以利用新興的短視頻軟件例如抖音,開通北川旅游的話題,舉辦青春北川抖音大賽,邀請抖音紅人,使用創意手法拍攝關于北川的旅游宣傳短視頻,讓大眾更多地了解北川這個旅游項目。

結語

眾所周知,發展旅游是實現偏遠山區和民族地區發家致富的一條快捷、高效和綠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全域旅游更是將這種經濟效益擴大化,因此發展全域旅游對于那些旅游資源豐富而經濟發展滯后的區縣來說,是一條不錯的發展之路。北川縣作為一個民族自治縣,縣內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以及離主城區較近的區位,通過發展全域旅游,不僅能讓已有的旅游經濟更上一層樓,實現民眾增收致富,更能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北川羌族自治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2019-05-02.

[2]? 劉馥馨,王玉海,等.全域旅游理論與實踐[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10.

[3]? 鄢方衛,楊效忠,呂陳玲.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發展特征及影響研究[J].旅游學刊,2017,(11):95-104.

[4]? 葉明超.全域旅游“北川模式” 讓羌鄉換了新面貌[EB/OL].四川新聞網,2017-04-12.

[責任編輯 文 遠]

猜你喜歡
北川縣全域旅游發展對策
基于氣象行業標準的北川縣氣候季節劃分
北川縣金銀花引種栽培規范化生產技術要點
四川省北川縣“2016.9.5”李家灣滑坡特征及成因機制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基于全域旅游產業集群背景下的旅游專業群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