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2021-07-04 02:15吳曉越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美育小學數學

吳曉越

摘要:不可否認,數學中存在美。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數學學科中蘊含的美學思想能夠推動人類思維的進步與發展,進而誘發人無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時在提高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因此,數學課堂便是在小學階段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美育

一、前言

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觀念則認為數學課程應該是一門帶有顯著邏輯性和應用性的課程,其知識展現的形式往往具有顯著的規范性。因此,教師在數學課上的教學過程中就往往忽視了美育。而真正的數學課堂,其教學內容、知識探究的方式、知識應用的形式與手段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數學之美,如果教師能夠真正的理解數學之美的含義,在數學課堂上有效地運用好美育這一策略,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們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中的實際獲得也比單純地學習知識要有意義得多。

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數學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例1《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內容為例,從數學的圖形美、數學的簡潔美以及數學的符號美這三個角度,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進行美育教育淺談自己的觀點,以期為數學教學中美育教育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對教材的分析

《認識幾分之一》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屬于數與代數的領域。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數學德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蘊含著豐富的美……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知識進行審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喚起學生對美的感受,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學會欣賞美、升華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2因此,本課重在教學過程中抓住課上生成的資源,鼓勵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嘗試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展數感,從數學的圖形美、數學的簡潔美以及數學的符號美這三個角度體會數學之美。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理解幾分之一的分數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能借助圖形比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自主思考,動手操作及小組合作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推理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3、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數感并感受數學的圖形美、簡潔美以及符號美。

四、教學過程(節選)

(一)談話導入。

談話導入: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認識了很多的數。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學過了哪些數呢?(自然數)其實我們認識的這些數就在我們身邊時刻陪伴著我們?,F在,在我們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數呢?(30名同學、3位老師、我得到了3顆小蘋果、我有4支筆……)

(二)探索新知,創造分數。

1、創造分數表示“半個”,感知并初步認識。

出示:4塊月餅、1塊月餅、半塊月餅。

追問:半塊也是一小塊,也用1來表示,可以嗎?

(1)主問題:我們可不可以創造一個數,用來表示生活中這種“半個”的情況,今后我們一說半個也能用一個數來表達。你要怎么創造呢?請把你的想法在這張白紙上表達出來。

發現資源,展示學生作品

預設:畫圖、發明創造、0.5、

(2)小結:通過交流我們發現雖然同學們表達不一樣,卻都有道理,你們可真棒!但要是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可行嗎?對這樣就不能讓所有人都能看懂了,看來我們需要統一方式,以便交流。如果讓你選你選哪一個?

2、通過語言和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的分數意義。

(1)學生展示并匯報是怎么來的。

(2)請大家觀察黑板上這些圖形的,你有什么疑問嗎?

明確:不管分的是什么,只要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表示。

(3)我們剛剛借助不同的圖形認識了一個分數,你還能聯想到什么?還想再研究點兒什么?大家想都很合理,有的我們以后會學到,如果再給你一個圖形,你還能創造出其他的分數嗎?

預設:正方形紙的不同折法表示同一個分數。(雖然折法不同,但都能用同一個分數來表示)

六、教學效果

古代數學家拉普拉斯曾經說過:“哪里有數學,哪里就有美?!币虼?,認真鉆研教材,發掘小學數學中廣泛而豐富的審美內容,就成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前提和關鍵。本節課是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生積極參與,以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提高審美情操為主的課程。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發現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美育,不僅不會妨礙數學教學,相反能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促使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數學的教學中絕不僅限于符號美、圖形美等直觀的美的形式,在多數情況下,更應該強調教學上的“藝術美”,即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講解、巧妙的啟發、優美的板書等內在美的形式,去創設一個美好的教學情景。只有在美的教學情景中,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欣賞能力、想象及創造力和感情的陶冶同時活躍起來。從本課的教學過程不難看出在數學中實施美育對于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是多么的重要。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設計了兩類實踐活動,一類是在數的認知的真實沖突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還有不能用自然數表達的情況,給學生機會進行創造一個數來表示“半個”的活動,帶領學生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二是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圖形進行動手操作,認識自己想認識的分數,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又拓寬了對知識的認知角度,即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在感悟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同時,直指教學目標: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數感并感受數學的圖形美、簡潔美以及符號美。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感受數學美的力量。并根據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處處創設美的氛圍,寓美學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

[2]《中小學數學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試行版)

猜你喜歡
美育小學數學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美育教師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