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

2021-07-04 05:45田娥
數理報(學習實踐) 2021年6期
關鍵詞:師生思維英語

田娥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創新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那么我們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要培養創造型人才,就必須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在課內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勵性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注意發現其閃光點,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如:你的發音很準確;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響亮;你說得非常好;等等。美國心理學家阿瑞提對個人創造力提出了十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與集體活動相補充的“單獨性”,與緊張學習工作狀態相對比的“閑散狀態”,與理性思維相反的“幻想”,以及擺脫禁錮的“自由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關愛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師生間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使學生身心愉悅,有安全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斷創設這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思維才會不受束縛,他們才會自主學習,才可能去探索、去創造。

二、培養自立探究,巧設創新探索機會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能力。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的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銳意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

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其次,要加強課堂討論,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將英語游戲引入課堂,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參與意識。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的碰撞,新信息的獲取。課堂上開展各種教學活動,要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獎勵為評價依據,師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評價、啟發、激勵,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

四、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需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為了養成學生有一輩子自學的能力”。因此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有:開辦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晚會等形式。通過這些形式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意向,訓練和培養創新能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造能力. 我們教師也要不斷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總結,不斷創新。

猜你喜歡
師生思維英語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讀英語
麻辣師生
酷酷英語林
曹雋平師生書法展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