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醫院開展肺段切除術的效果探討

2021-07-06 02:04張勇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關鍵詞:肺葉胸腔鏡出血量

張勇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 外三科,湖北 武漢)

0 引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為肺癌,其是起源于肺部支氣管黏膜、氣管或腺體的一種肺部原發性惡性腫瘤。會導致患者出現咳嗽、痰中帶血或是咳血等臨床表現,對其生活質量產生極大影響[1]?,F如今臨床針對肺癌多使用手術方式展開治療,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對于肺癌早期患者可以達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目前,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已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于早期肺癌治療。胸腔鏡手術就是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為微創胸外科新技術手段的一種。該手術方式利用現代化的攝像技術手段與高科技手術所配備的設備,在人體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輔助。本研究從我院選取接受的肺癌患者74例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詳細內容如下文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我院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74例為實驗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齡40~78歲,平均(64.4±10.9);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齡40~78歲,平均(64.4±10.9)。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對比,P>0.05,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亞臨床診斷標準的研究》臨床肺科雜志(2004)中關于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2];②所有的患者參加本次實驗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合作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心腦血管和嚴重的肝臟腎臟方面的疾病還有免疫系統疾??;②合并認知障礙、糖尿病或對實驗無法積極配合的患者;③參加其他實驗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一般開胸肺葉切除術展開治療,指導選擇體位,雙腔氣管插管,行全身麻醉、消毒鋪巾。定切口,查看胸腔內部狀況,對肺門及縱膈位置的淋巴結行清掃,切除肺葉,放入引流管。

觀察組采取全胸腔鏡下手術,指導選擇體位,用氣管插管,通過其身體一側的肺(不是手術使用側)進行通氣,行全身麻醉。定切口、操作孔。查看患者胸腔內具體狀況,處理支氣管、血管等使用超聲刀等儀器,切除肺葉。對患者肺門、縱膈位置淋巴結行清掃,摘除干凈,將切除的肺葉送檢。清掃后查看患者狀況,確認無誤后放入引流管,將胸腔閉合。

1.4 分析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術中及術后。術中包括出血量、切口大小、清掃淋巴結數及手術耗時;術后包括胸腔引流量、拔管、切口拆線及住院等用時。

1.5 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資料用SPSS 22.0統計軟件做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術中狀況

觀察組患者在術中手術耗時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切口大小、出血量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清掃淋巴結個數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

表1 對比術中狀況(±s)

表1 對比術中狀況(±s)

組別 出血量(mL)切口大?。╩m)清掃淋巴結個數(個)手術耗時(h)觀察組 212.8±86.2 47±7 17.4±7.4 4.7±1.07對照組 289.5±155.2 235±47 20.2±5.5 2.86±1.09 t 2.628 24.066 1.847 7.328 P 0.011 0.000 0.069 0.000

2.2 對比術后狀況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的拔管、切口拆線、住院等天數胸水引流量均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

表2 對比術后狀況(±s)

表2 對比術后狀況(±s)

組別 胸腔引流量(mL)拔管(d) 切口拆線(d)住院用時(d)觀察組 418.2±242.8 4.1±1.1 10.3±1.5 10.5±2.0對照組 892.2±266.2 5.8±1.5 13.5±0.9 18.9±18 t 8.002 5.559 11.127 2.821 P 0.000 0.000 0.000 0.006

3 討論

目前肺癌在全球范圍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比較高,且呈持續上升趨勢。根據2018年全球統計數據表明,男性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為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發病率則為惡性腫瘤的第3位,該疾病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現如今臨床多使用手術方式治療早期腫瘤,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往的開胸手術方式對患者所造成的創傷較大,導致出血量較多,術后發生并發癥幾率較高,手術結束后產生的疼痛感劇烈,不利于康復。全胸腔鏡下手術方式治療早期肺癌有根治性,臨床治療效果確切良好,對患者所造成的創傷較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胸水引流量少,促進康復,安全性可靠性較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3]。

本研究觀察組術中手術耗時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切口大小、出血量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清掃淋巴結個數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在術后的拔管、切口拆線、住院等天數胸水引流量均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全胸腔鏡下手術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切口大小,使創傷較小,促進康復,有助于減短住院時間。但因使用器材的特殊性所以費用較高。手術過程中配合儀器行鈍性游離、清除淋巴結,可有效減少術中、術后出血量,有助于恢復。

劉詩富等[4]通過32例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分析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在基本醫院的可行性,經研究發現基層醫院實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早期患者,安全性較高,可行性強。植華德等[5]對68例肺癌患者展開研究后發現所有患者的手術均順利完成,且無嚴重并發癥發生。行全胸腔鏡下手術組的住院時間、術后切口拆線均短于傳統開胸肺葉切除組,認為胸腔鏡手術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進身體其他功能快速恢復,提高運動耐力,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提高有較大幫助?;颊叩呐R床治療效果良好,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對肺癌患者應用胸腔鏡手術治療方式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患者生存率,促進康復,從而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施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臨床治療效果確切良好,有助于縮減住院時間,減短切口長度,緩解經濟負擔,提高生活質量,適用于基層醫院大量的推廣和使用。

猜你喜歡
肺葉胸腔鏡出血量
不同肺復張方法應用于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稱重法和升級容積法并用對產后出血量的估算調查
快速康復外科在胸腔鏡肺葉切除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CT肺葉血流分布造影在診斷肺栓塞中的應用價值
綜合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評分的影響
奈維用于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后防止漏氣的療效觀察
應用氨甲環酸對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的影響
胸腔鏡胸腺切除術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轉開胸的臨床研究
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應用氨甲環酸灌注關節腔以減少術后出血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