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房護理質量保證的實施與評價

2021-07-06 02:05于雪萍郭建波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關鍵詞:產房產婦護理人員

于雪萍,郭建波

(山東省青島平度市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0 引言

產房是產婦自然分娩的重要場所,也是醫院中的高??剖?。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產婦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壓力,若處理不好,可發生子宮破裂、羊水栓塞、胎兒窘迫等并發癥[1]。對于產房的護理人員來說,每位產婦的情況復雜多樣,產程發展過程中存在多種不可控因素,要求護理人員在繁重的工作量下,迅速做出反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幫助產婦順利生產,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母嬰安全。產房護理質量關系到每位產婦的分娩結局,也關系到整個醫院的服務形象[2]。為保證產房護理質量的高水準以及持續改進,筆者在本次研究中探討了PDCA循環管理法對產房護理質量保證的實施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產房收治的66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3例。實驗組年齡24~35歲,平均(29.5±1.3)歲,孕周36.5~40周,平均(38.1±0.5)周,參照組年齡23~34歲,平均(29.8±1.5)歲,孕周37~40周,平均(38.3±0.4)周。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所有入組對象產前檢查均顯示胎兒發育正常,符合順產指征;(2)均為單胎產婦,且首次妊娠;(3)均知曉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4)本次研究已取得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排除標準:(1)存在意識模糊或溝通有障礙者;(2)合并全身系統性疾病者或器質性病變者[3]。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按照現有的管理模式,監測產婦在產程進展過程中的生命體征變化,指導產婦正確配合生產等。

實驗組采取PDCA循環管理法,包括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4個環節,主要實施內容如下。

(1)計劃:科室成立專門的產房質量管理小組,由產房主管護師帶領組員對既往發生的護理質量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和經驗總結。影響產房護理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護理人員工作態度不佳,缺乏責任心;②護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在遇到突發情況時,無法及時作出應對措施;③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欠缺,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④預防感染工作不到位;⑤護理人員因工作量大,出現護理疏忽;⑥護士與患者家屬溝通不佳,引起護理糾紛。小組針對以上因素制定改善方案。

(2)執行:①科室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培訓。在職業道德方面,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提升工作責任感,強化護理意識,培養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的技巧;在專業技能方面,要求護理人員掌握3個產程的觀察和護理,了解產婦分娩前后的情況,熟練產科接生的常規操作技術,在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夠協助醫師做好接產準備;②安排年資高的護理人員帶教年輕護士,在臨床護理中對其實際操作進行指導,糾正錯誤操作,并加強培養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③要求護理人員規范文書書寫,字跡工整,詳細客觀地記錄產婦在產程發展中的狀況;④護理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好手衛生,加強產房設備以及相關物體表面的消毒;產婦分娩后,對有感染傾向的產婦加強生命體征監測;限制家屬進出產房的次數和人數;⑤主管護師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量,特別是在交接班、就餐的時候,易發生護理疏忽,適當增加值班人員[4]。

(3)檢查:產房質量管理小組每日巡視產房2~3次,了解改善方案的實施情況;定期安排護理技能考核;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對于操作不規范或考核不通過者,落實明確懲罰的措施。

(4)處理:產房質量管理小組對改善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討和總結,將有效的措施納入到管理規范中,使其標準化;同時,將檢查階段發現的不足以及問題點提出,并納入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進行持續改善[5]。

1.3 護理評價標準

(1)觀察兩組分娩結局,統計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褥期感染情況;(2)采用問卷形式調查產婦對護理的滿意情況,對護理技能、服務態度、護理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產婦對產房的護理工作越滿意;(3)統計兩組收到的投訴件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實驗數據,以(%)的形式表達計數數據,用χ2檢驗;以(±s)的形式表達計量數據,行t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分娩結局比較

從表1可知,實驗組在PDCA循環管理下,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褥期感染情況明顯好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分娩結局比較[n(%)]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投訴情況比較

從表2可知,實驗組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更高;實驗組收到的投訴件數明顯少于參照組(P<0.05)。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投訴情況比較[±s, n(%)]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投訴情況比較[±s, n(%)]

組別 n 護理滿意度評分 投訴件數實驗組 33 93.24±1.95 1(3.03)參照組 33 87.65±1.42 8(24.24)t/χ2 13.3122 6.3041 P 0.0000 0.0120

3 討論

產婦即將分娩時,往往情況緊急,產房護理人員需要立即采取護理措施,做好接生準備[6]。在復雜的分娩過程中,產婦的生命體征隨時可能出現波動甚至惡化,具有諸多不確定性,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護理技能和高度責任感應對突發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產婦安全分娩。若處理不當,可導致產婦出現多種并發癥,引起預后不良,甚至危及到母嬰生命安全。產房護理質量保證對產婦安全分娩意義重大,提高產房護理質量是產婦以及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7]。

為提高產房護理質量,產科實施了PDCA循環管理法。PDCA循環管理法作為質量全面管理的方法依據,被廣泛應用于多個生產領域。在本次研究中,科室成立產房質量管理小組,根據影響產房護理質量的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改善方案。通過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在實際工作中重視細節,做好與產婦及其家屬的溝通,避免護理糾紛,同時,專業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服務于產婦,減少分娩并發癥,改善分娩結局質量管理小組。在檢查階段加強日常巡視,有利于發現方案執行中的問題點,并及時糾正。通過考核和明確的獎懲制度有利于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加強團隊凝聚力。最后,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將有效的措施標準化,使產房護理系統更加完善,并將新的問題納入新一輪的循環管理中,保證了產房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8]。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分娩結局明顯好于參照組,且產婦對護理質量的評價明顯好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產房管理中,實行PDCA循環管理法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重要舉措,能夠改善分娩結局,緩和護患關系。

猜你喜歡
產房產婦護理人員
宮底按壓助產法在產房助產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自然分娩產婦的產房心理護理及實施對產婦不良情緒的改善探討
分娩活躍期產婦應用分娩球助產的效果及對產婦滿意度的影響
孕期運動對產婦分娩有好處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生孩子的時候能在產房吃飯嗎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產房外的此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