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腦血栓形成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2021-07-06 02:05張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關鍵詞:腦血栓護理人員康復

張華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急性腦血栓的發病率在我國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作為一種對患者健康以及安全均產生較大威脅的疾病,急性腦血栓患者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對其預后效果有很大的影響[1-2]。筆者在本文中針對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急性腦血栓患者護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開展了相關研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來我院就診的急性腦血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開展的目標,本次研究開展的起始時間為2018年7月,截止時間為2019年8月,入選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為70例。在開展研究之前,首先設置兩個不同的小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選擇數字隨機分組法將所有入選本次研究的患者平均分為兩組,保證兩組中的患者數量不存在區別,每組35例。在所有被納入觀察組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數量分別為19例以及16例,其中,年齡最大81歲,最小42歲,平均(61.4±2.6)歲;在所有被納入對照組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數量分別為20例以及15例,其中,年齡最大79歲,最小40歲,平均(62.2±2.8)歲。在研究開展之前,保證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時引導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在隨機分組的情況下,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并不存在明顯的一般資料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

在本次研究開展患者篩選的過程中,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腦血栓患者,在此基礎上,對存在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病史或者意識障礙的患者進行排除,以此來為研究的開展做好準備。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在本次研究的開展的過程中,所有被納入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式均選擇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嚴密的觀察,在此基礎上遵照醫囑來為患者提供降壓治療、溶栓治療、脫水治療以及抗凝治療等一系列的常規治療措施,同時對患者的口腔以及皮膚進行常規護理。

1.3.2 觀察組

在開展本次研究的過程中,所有被納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方式均選擇為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說明康復護理以及鍛煉的重要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度。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基礎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避免患者由于病情、環境等因素而產生不良心理。護理人員也可以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分享一些成功治療的案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地為患者樹立起早日康復的信心。

②語言訓練護理:在開展語言訓練之前,護理人員需要首先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科學的了解和評估,在此基礎上,結合評估的結果來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計劃,通過這樣的形式來提升患者語言訓練的效果。護理人員在開展訓練時,可以由張口、閉唇、鼓腮、伸縮舌頭等簡單的動作開始練習,以此來對患者的面部、口部肌肉進行調節;在患者病情不斷好轉的情況下,再逐漸引導患者開始單音節訓練、短詞訓練、短句訓練,最終開展較長和較為復雜的句子,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的護理計劃,更好地保證語言訓練的效果。

③肢體功能鍛煉護理:在對急性腦血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肢體功能鍛煉是非常重要的護理內容之一,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對其癥狀輕重進行科學的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來引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患者在床上的患肢體位擺放進行引導,在此基礎上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避免形成褥瘡等問題,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行可以幫助患者開展一系列被動活動以及主動活動,逐漸增加患者患肢的活動量[3-4]。在患者恢復情況較好時,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早日開展床上肢體運動,通過協助患者進行抬頭、坐起、挺胸、抬臂等練習,以此來有效地促進患者的恢復速度。

④行走訓練護理:在開展患者行走訓練之前,護理人員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進行鍛煉,在充分的鍛煉后再開始行走鍛煉,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提醒患者在行走的時候抬起頭,目視前方,隨著或患者病情的逐漸恢復,護理人員可以逐漸增加患者的互動量,并引導患者在鍛煉的過程中更多地練習原地踏步、抬腿、側方移動等動作,以此來提升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復速度。

⑤上肢功能康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從大關節被動活動逐漸向著小關節被動活動過度,在這一過程中,引導患者進行抬臂、握拳、抓拿以及拾物等鍛煉,為了更好地達到鍛煉的目的,護理人員也可以通過使用鑰匙、使用筷子等鍛煉來有效地提升患者手指細微功能,進而有效地促進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

1.4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開展的過程中,對所有入選本次研究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以及統計,在此基礎上,分別采用Fugl-Meyer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評分來對患者的運動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進行評分,并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所有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在治療效果評估的過程中,共設置顯效、有效、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

2.2 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對比(±s, 分)

表2 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對比(±s, 分)

組別 n運動能力 生活能力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5 61.33±6.76 89.73±7.42 42.46±5.42 80.31±5.42對照組 35 61.36±7.32 75.36±7.43 41.32±5.32 60.22±4.43 P>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急性腦血栓也可以成為動脈硬化性腦梗死,患者的發病原因主要在于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生的變性,其血管壁出現病理性變化[5-6]。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更多地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的中心,綜合患者情況來開展各項干預,因此不但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同時對于保證患者滿意度,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幫助[7-8]。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之后,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活動能力、生活能力以及護理滿意度都明顯更好(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臨床為急性腦血栓患者開展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通過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方式,能夠為患者的護理效果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時促進患者的康復,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腦血栓護理人員康復
康復??漆t院康復設備維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討
疏血通注射液與奧扎格雷納聯合治療腦血栓臨床效果觀察
歡迎訂閱2022年《護理與康復》雜志
體感交互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
分析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