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國公

2021-07-08 05:05凌鼎年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21年5期
關鍵詞:京城皇上邊城

凌鼎年

信使八百里加急,馬不停蹄趕到京城急報:邊境強敵來犯!邊城危在旦夕!

救場尚且如救火,救邊陲比救火更急,急需派大軍馳援。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籌款籌糧,刻不容緩。

皇帝頭都大了,急召大臣殿前商議。

因和親,邊陲已太平了二十多年,雖然未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是長年不打仗,如今的兵士已不知道兩軍交戰,血肉橫飛,尸橫遍野了。那些將領也大都泡在溫柔鄉里,陌生了排兵布陣,戰斗力已大不如從前。

派誰掛帥領兵出征呢?皇帝急啊。

滿朝文臣武將,沒有一個肯站出來勇挑重擔,替皇上分憂。

皇上氣得摔了茶杯。

宰相裴隱峰建議起用已閑居鄉下的老將軍崔西銘。

皇帝不是沒有想過崔大將軍,只是崔西銘將軍在軍中威望極高,門生弟子遍布軍營,一呼百應,民間有“常勝將軍”的美譽。盡管他忠心耿耿,但對皇權來說,能打仗會打仗的將軍手握兵權總是個潛在的威脅,皇帝不能不防。二十年前還是聽取了翰林院編修新科探花裴隱峰的妙計,才卸了崔西銘將軍的兵權。如今又是這個裴隱峰要朕重新起用崔西銘將軍,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算是病急亂投醫,還是聞鼙鼓而思良將?抑或有什么陰謀?

只是,眼下朝中無人有資格有本事掛帥出征,扳著指頭數過來,也只有請崔西銘將軍出山了。

皇帝還有個小九九,他也想趁這機會看看崔西銘將軍到底什么態度,是不甘寂寞,急于重掌兵權呢,還是只想頤養天年,真的不問政事了。

皇帝命太監去鄉下宣旨,任命崔西銘將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兵五十萬,急馳邊陲,抗擊來犯之敵。

崔西銘將軍已料到皇帝會請他出山。他考慮再三,決定婉謝。為什么呢?因為他知道皇上對他始終不放心,如果再度兵權在手,難免又成皇上心病。

崔西銘將軍借口身體不好,說醫囑不宜外出,無法領命。

皇上見崔西銘將軍不戀權,反倒稍稍放了幾分心。

無奈邊陲一日一信使,催得緊,說邊城已頂不住了,再無援兵,就可能兵敗如山倒,一旦屏障盡失,京城就危險了。

皇帝已顧不得崔西銘將軍是否功高蓋主,先救眼前再說,宰相裴隱峰胸有成竹,自告奮勇前去面請。

宰相都親自上門了,多大的面子與誠意,難不成讓皇帝親自上門嗎,崔西銘將軍無法再拒,只能接了圣旨,披甲上馬,領兵出征。

崔西銘將軍打仗真的有一套,調兵遣將,排兵布陣,硬的硬,軟的軟,軟硬兼施,僅幾個月工夫,不但收回了邊城等失地,還斬殺對方數位大將,繳獲牛羊無數。

捷報傳到京城,讓皇帝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皇帝興奮之余封崔西銘將軍為鎮國公。

邊城的百姓都說:崔西銘將軍是戰神!

他們聽說鎮國公崔西銘要回京城述職,都依依不舍,夾道歡送,那場面很是感人。

鎮國公前腳離開邊城,后腳就有民間發起募捐,要為崔西銘將軍建生祠。當地老百姓踴躍捐款,很多百姓愿為建祠做義工。

真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鎮國公生祠也就半年工夫就造好了,供奉了鎮國公的像,雖是泥胎,卻有彩繪,與真人般大小,端莊、肅穆、威嚴,都說有幾分神似,香火還頗旺。

鎮國公生祠造好不久,彈劾崔西銘的奏章已送到了皇上的案頭,說鎮國公膽大包天,竟敢私造生祠,而且壁畫的龍竟是五爪金龍,即便皇家寺廟也只能是四爪金龍,這是僭越,是殺頭之罪。

宰相裴隱峰上奏章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皇上歷來賞罰分明,鎮國公功是功,罪是罪,功罪相抵,貶為庶人。

皇帝準奏。

同時,皇帝賜了崔西銘一座園宅合一的院子,還賜了用人與護院的兵士,讓崔西銘安度晚年。

崔西銘知道自己被軟禁了,也就每天種花、養鳥,打拳、舞劍,修身養性,不問世事。

民間贊譽四起:皇帝真的寬宏大量,仁者仁心。

皇帝很滿意,對宰相裴隱峰很是佩服,覺得裴宰相算無遺策,城府深不可測,只是從此對宰相裴隱峰也有所提防了。

后來鎮國公崔西銘獲悉,造生祠是有人推波助瀾的,畫金龍壁畫的是來自京城的一位畫師。有人看到畫師曾經多次出入過宰相府。

選自《金山》

猜你喜歡
京城皇上邊城
邊城
找皇上
皇上的煩惱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關于遼上京城營建的幾點淺見
大庸邊城的蠻與嬌
冗文乏味
京城:請聽雕塑家進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