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中日經濟合作研究

2021-07-11 23:28張詔友
今日財富 2021年17期
關鍵詞:中日關系區域世界

張詔友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國際關系之間重要的發展趨勢,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世界的多極化發展趨勢。中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不斷深入發展,由全面發展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日兩國之間貿易額增長迅速。本文主要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中日兩國關系的發展走向,首先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其次闡述了中日經濟的發展歷程,之后列舉了中日關系的影響因素,并給出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未來中日兩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一、研究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大進口國家,第二大出口國家,同時也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日本是位于亞洲東部的太平洋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島,四國,九州島四大島及近7000個小島組成。日本是發達國家,他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世界居于前列。中日的交往史最早追溯于漢朝,隨后遣唐使建立了中日友誼的橋梁。但隨著近代時期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淪為了次殖民地。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中日關系亦降到了冰點。

從現代來看,中日已經成為重要的合作伙伴,日本已經連續11年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經濟的合作也推動著中日政治和文化關系的發展。中日經濟合作關系如何穩定持續發展成為了當今政治和經濟領域研究的重大課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推動中日經濟合作發展的最大動力。本文主要對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政治以及經濟合作進行研究,探討中日合作的意義以及中日順利合作的原因。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概述

(一)基本理論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今國際經濟關系的主要趨勢之一,是國際經濟關系的重大發展潮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前進。經濟全球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特定區域內的國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通過進行經濟合作來構建合作組織,在區域內進行聯合,修改各自的經濟政策使其在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上保持協同一致,進而促進雙方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當今社會是經濟全球化社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國家競爭的主要方式逐漸轉變為經濟方面,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是為經濟競爭所服務的。各個國家的主要目的就是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在解決經濟問題時,要倡導國際之間的合作。合作過程中共同協商調整各國的經濟政策,來實現共同的利益,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產業的發展。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經濟一體化最早體現的是戰后形成了兩個“平衡的市場”,是由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分別統領的兩大陣營。其中,社會主義國家是以蘇聯為代表,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代表。歐洲的各個國家為了擺脫蘇聯和美國的控制,加強同美蘇抗衡的能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歐洲各國開始走向了區域經濟聯合發展的道路,建立了歐洲經濟聯合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的發展。因此,也激勵了其他國家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各個國家之間生產要素進行流通,增加了進出口貿易,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在上個世紀50年代,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達到了高潮。后來隨著蘇聯的解體以及美國的日益衰落,大大降低了世界貿易壁壘,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在歐洲,隨著歐盟的誕生,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推向了高潮。亞洲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東南亞、東亞合作方面。例如:1967年成立的東盟,以及2020年11月簽署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其中中日兩國皆在RCEP中,日本也成為世界GDP總量前十的國家里,首個與中國簽署FTA的國家。

三、中日經濟合作歷程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日兩國之間經濟合作開始迸發出萌芽。上個世紀80年代,中日經濟進入了快速穩定發展階段,到2011年中日兩國經濟發展已經超過了3000億美元。在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歷程中大體出現過 4 次投資高潮,即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 2005 年以及 2012 年。但2012年發生了釣魚臺購島事件,導致中日關系急劇下滑。此時,中日經濟進入了負增長階段,時間長達五年。直到2018年,中日關系才得到改善。2019年,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與此同時,日本也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后,中日開始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早先是中日韓以及東盟的十國簽訂了“10+3”的合作政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型經濟體之一,截至 2019 年 12 月在華外商企業總數突破了 100萬家,累計使用外資金額高達2.29萬億美元。其中,日本對華投資占據著重要位置,累計設立企業52834家,累計實際投資金額1157億美元,排在第三位。2020年11月RCEP簽署, RCEP包括了世界GDP總量第2名的中國、世界GDP總量第3名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是亞太各國尋求經濟快速增長的突破口,RCEP致力于建立一個高水平發展的自由貿易區,有利于亞太區域經濟縱向發展,使得中日的經濟合作更加緊密,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增長。

四、中日經濟關系的影響因素

(一)中國實力的增強

當今世界的格局分為西方力量和非西方力量的對撞。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發展中的份量越來越重,導致西方力量和非西方力量基本出現均衡。美國企圖壓迫中國經濟的發展,采取單邊策略對中國進行壓制,美國將中國作為主要競爭對手,掀起中美貿易戰。中美之間的博弈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然而,美國和日本之間有同盟關系的存在,在中美博弈的歷程中,日本的立場,無疑關系著中日經濟的發展。

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取代日本成為東亞地區的中心國。然而2012年釣魚臺購島事件,導致中日經濟關系降到了冰點。直到2018年,兩國總理的互訪才使中日關系回到了正常的發展軌道,從全球化發展大趨勢來看,中國自身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中日經濟的發展會向對中國有利的一面發展。

(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在中美博弈的長期歷史進程之中,美國勢必會對中國進行不斷的施壓,進而造成貿易摩擦。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之間的紛爭勢必會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因此,中美貿易戰同時影響著美國經濟,日本經濟甚至是中日關系的發展。美國的貿易逆差國主要有中國,墨西哥,日本三個國家,首先美國對中國挑起了中美貿易戰。其次是墨西哥,修改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三個國家是日本,美國勢必會對日本也進行相關的施壓政策,美國企圖讓日本減少對本國進行汽車零部件的貿易輸入。但是此方式會導致日本自身經濟發展遭到嚴重的下滑。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國和出口市場,如果失去了中國這個合作伙伴,那么日本經濟遭受將遭受嚴重的沖擊。因此,中美貿易戰會促進中日兩國經濟向著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五、未來中日經濟發展的走向

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日本經濟的發展以及中日兩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關系都會影響著中日兩國之間經濟的發展。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而言,目前,世界的經濟仍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雖然受到美國單邊主義和“退群”政策的影響,但世界的整體局勢并不會發生改變,世界經濟復蘇的形勢也沒有發生逆轉,增長率仍在持續穩定發展的歷程當中。

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而言,依然是穩中有進的趨勢。對于日本經濟的發展而言,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日本的GDP只增不減,因此也有很好的發展趨勢。同時,作為美國三大逆差國之一的日本也將也極其有可能受到美國政府的打壓,日本如果想維持經濟持續的發展,勢必要贏得中國的支持。并且中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依存度非常高,建立了高度發達的產業鏈和生產鏈,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勢。任何一方經濟的下滑均會影響著另一方經濟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日本也不會放棄中國這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同時,中國也會積極地學習日本先進的科學技術,雙方之間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在競爭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競爭,但合作大于競爭。

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環境保護方面也有了新的認識。而日本在環境治理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日本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因此,中日兩國雙方在環保治理等方面也將會持續的推進合作。

但在全球化經濟大背景下,還有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中日經濟雖然是穩定的發展趨勢,但兩國之間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領土問題,歷史遺留,國民感情問題等。但是有挑戰就會有機遇,總體的趨勢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中日兩國經濟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六、結語

中日關系多年來的發展,使得中日雙方贏得了互利共贏和優勢互補的良好局面。中日經濟關系是中日關系發展的基石,當兩國之間政治關系緊張時,經濟關系可以成為兩國關系發展的根本保障。當政治關系發展穩定良好時。經濟關系可以成為兩國關系發展的推動力量。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動蕩不安,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國際經濟貿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局勢。加強中日兩國的合作,不僅對兩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整個東亞地區區域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中日兩國之間經濟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是兩國之間關系發展的首要問題。

(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

猜你喜歡
中日關系區域世界
分割區域
擦桌子
中日關系的內在動能應大于外部干擾(社評)
區域發展篇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中日關系進入 “后摩擦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