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成因與防范

2021-07-11 23:44章若一
今日財富 2021年17期
關鍵詞:管理人員國有企業工作

章若一

隨著新時期社會經濟深入發展,國有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市場多變的環境形勢,就需要從自身內部管理與風險控制方面加以改革和創新,科學有效地對企業內部資金運營成本加以控制,盡可能降低國有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問題?;诖?,筆者主要圍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形成的原因及其防范策略展開了研究和探索。

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國有企業也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發展形勢。在此社會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注重自身的內部控制工作,嚴格防控風險,以創造一個優良的發展環境。就總體上來說國有企業都對內部控制予以了高度關注,但是仍有部分國有企業沒能做好內部控制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引發了內部控制風險,制約到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所以非常有必要探討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成因與防范措施。

一、探析國有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從國有企業的角度來看,其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通常會受自身技術水平、產業政策、營銷情況以及財務資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同時這些因素也對企業財務工作質量和水平的發揮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當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等發生變化時,企業應收賬款與營收總量均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另外,企業的整體營銷質量同樣也會對企業財務狀況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企業產品供不應求時,企業的資金鏈和財務狀況會較為松弛;而當企業產品存在滯銷問題時,企業的整體資金回籠速度就會變得緩慢起來。而與此同時,倘若企業存在新增項目,那么資金投入就會增多,相應的財務費用也會不斷增加。所以,企業在運營發展過程中應當從運營戰略的視角看問題,切實對企業財務風險問題展開全面、充分有效的分析和判斷,不斷強化企業內部控制能力,并對自身風險控制制度做進一步完善,切實落實好內部控制體制建設,從而確保企業財務風險得以實現可控目標。因此,國有企業應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自身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切實從根本上科學合理地規避政策、市場以及項目等多方面的風險問題,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試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的形成的原因

(一)管理人員缺乏內部控制意識,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

在我國,還有部分國有企業由于受到長期宏觀調控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員工思維還是工作模式上面都已形成一種固有模式,缺乏自主思維,致使員工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按照領導相關指示來開展工作;還有一些管理人員沒能真正關心國有企業的發展,并未真正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的意義和內涵,導致其認為內部控制與自己無關。所以,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部分國有企業難以有效地適應當前市場環境,這就需要企業做進一步的革新與轉型。然而一些國有企業雖然形式上實現了轉型,但企業領導者并沒能對內部控制風險真正重視起來,再加上企業內部監督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以上這些問題均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風險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造成極大的阻礙。

(二)內控風險控制過于形式化

對于國有企業的日常運營發展來講,其中的危機公關與風險控制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內容,其需要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并要求能夠靈活有效地進行運用。但就當前來看,國有企業的內控風險評估流程過于形式化,企業管理人員往往只注重企業眼前的發展利益和成果,而極易忽視企業發展的過程,從而致使企業在實際經營管理中沒能及時有效地排除相關風險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與進步造成了阻礙。如企業在生產、采購以及銷售的全過程中,如果企業內部缺乏科學有效的評估,又或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自我約束能力,則會導致企業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如出現管理人員挪用公款、私自牟利等現象,進而對國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風險分析不到位

在國有企業中,風險控制是其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不過就現階段看來不少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出現目標不清等問題。部分國企在制定與落實內部控制過程中,并未將風險控制貫穿始終。不但沒有全面細致的進行風險分析,而且也并未將相關風險控制方式列入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從而致使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內部風險敞口,影響到了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監督管理存在缺失

這里說的監督管理既包含了企業自身內部質量的監督管理,又包含了企業與外部的項目往來中的項目評估、檢查以及驗收等有關內容。但隨著長時間以來的人情來往等關系網的變化,致使企業監督管理形同虛設;再加上企業內部不具備科學高效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措施等,進而致使企業難以會對自身實際情況做出科學有效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缺乏健全的企業治理結構。正是由于受到這些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而導致企業內部缺乏危機防范意識和有效的應對措施,致使一些資源不能有效地投入,資金和人員得不到有效地支持,無法有效地減少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

三、強化國有企業內控與防范企業風險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內控意識,強化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就當前我國國有企業來看,想要進一步提升自身內部控制水平,切實落實好內控風險防范工作,就需要切實從企業各職能部門著手,不斷調整和優化各部門間的聯系。與此同時,企業各部門管理人員還應當積極構建與自身部門相適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以便更好地規范和約束國有企業全體上下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真正讓企業員工主動參與到內部控制建設中來?,F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決策機制還不夠完善,各部門工作不夠集中,進而致使整體工作效率不高。所以,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內控意識,切實從基層員工著手,不斷強化內控思想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增強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努力創設良好的內控環境和良性工作競爭氛圍。

(二)強化內控風險控制工作

第一,加大內部控制程序的執行力度。在企業內部財務工作人員是直接負責管理財務、資金流通和重要人員,同時,也是在這一環節中最容易發生漏洞的。所以,國有企業務必強化財務工作的監督管理以及審核,盡可能降低內控風險的產生。因此,國有企業應當進一步強化財務人員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同時,還應當積極組織或聘請專業的審計機構對企業財務工作加以核算。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有強大的內部控制程度的執行作為支撐。對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加以規范,可以很好地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問題加以監督,切實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落實。

第二,努力構建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與風險評估體系。企業風險評估應當以企業自身內外環境為基礎并加以分析,并結合相關經驗實施科學合理且具有針對性的預估,進而不斷增強企業的控制水平。對于企業來講,無論是在制定政策、措施前,還是在項目開展以前,均需要對其風險加以評估,對其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預測,并具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而這一過程中,不得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成為形式化的虛假表象,應當積極聘請專業的評估和審計機構來開展該項工作。

第三,制定完善的風險處理機制。評估完風險后需要采取有效的預防與轉化措施,以降低風險對國有企業的影響。通??梢圆扇∪缦滤姆N方法進行風險的處理:第一,風險回避。一旦部分項目超出了企業的安全防護能力或是技術水平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暫時回避的方式,待條件達標后再開展項目建設。第二,風險轉嫁,可以將部分項目承包給具有相關資質的公司,將自己的責任降低。第三,接受風險。在了解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情況下合理編制應對策略,如若真的發生風險也能夠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第四,風險分散,企業可以采取購買不同類項保險,如第三方責任險等來將風險分散。

(三)做好風險分析工作

首先,應當要進行對風險實施全面分析,具體表現在多角度、全環節與全過程,將且所面臨的風險的各個部門與環節都列入到分析內容當中,禁止出現忽視或遺漏的情況。其次,要做好風險深度分析工作。不單單要分析當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類型及其可能會產生的影響,還要分析不同風險的關聯性,為后期風險應對措施的聯動打好基礎。

(四)強化責任追究,構建責任約束機制

在國有企業內部依舊存在任人唯親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國有企業應當積極構建責任約束機制,不斷強化責任追究,切實將各項工作責任全面落實到各個人員頭上,全面保證各項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開展,確保企業資金得以保持順暢流動。特別是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推諉、腐敗等問題的,應當嚴肅處理,努力構建公平、客觀和民主的責任追究制度,切實保證國有企業得以健康、穩定地發展。除此之外,企業管理人員還應當切實從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獎罰機制來規范和約束員工的思想和行業,充分激發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升員工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結語

總之,在新時期環境形勢下,國有企業受到宏觀調控和現代技術發展的影響,致使企業內控風險產生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管理人員真正認識內控風險并對內控風險切實重視起來,積極構建完善的內控和評估體系,努力創設良好的運營環境,盡可能規避內控風險,促進國有企業實現健康、穩定和持續性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浙江中通通信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管理人員國有企業工作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不工作,爽飛了?
我國成人教育管理人員專業化建設問題探討
國有企業每5年至少審計1次
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72170.9億元
選工作
5年前的選擇決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