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劇《悲慘世界》分析

2021-07-12 11:21高源
劇作家 2021年6期
關鍵詞:表演者原著音色

高源

《悲慘世界》改編自維克多·雨果同名小說,故事背景為巴黎共和黨起義,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刻畫生動的人物形象,旨在揭示法國封建專制社會丑陋的一面。本文通過分析音樂劇《悲慘世界》,以期為深入體會《悲慘世界》的藝術魅力提供參考。

一、音樂劇《悲慘世界》的主題思想

音樂劇《悲慘世界》是根據原著改編創作的。原著格局宏大,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如《馬呂斯》《芳汀》等,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侗瘧K世界》主要以人與黑暗社會的不懈斗爭為主題。雖然主人公冉阿讓遭遇坎坷但卻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他本是一名勞動者,在黑暗社會的殘害下逐漸變成“猛獸”,犯下后悔終生的錯誤,在悔恨中他覺悟了,這成為他精神人格升華的動力。冉阿讓出獄后的遭遇貫穿始終,深刻反映出社會問題,描寫了勞動人民遭受不公待遇的悲慘命運,用以揭示法典與秩序的殘酷且抨擊了社會制度。所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愛情讓人動容,整部劇旋律簡單,氣勢恢弘磅礴,具有史詩般的色彩。

二、音樂劇《悲慘世界》的人物形象

針對音樂劇《悲慘世界》進行分析的價值如下:其一,為研究臺詞、歌曲等元素對角色塑造的影響給予支持;其二,將名著的中心思想與音樂劇藝術表現關聯在一起,使音樂劇的改編更加合理,同時可從名著中汲取表演養分,達到增強音樂劇共鳴的目的;其三,通過分析音樂劇《悲慘世界》積累研究國外經典藝術作品的經驗,為國內外文化交互及文明互鑒奠定基礎。

在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每個人物均個性鮮明,作曲家依據人物特點打造主題音樂,旨在用音樂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展現音樂劇的獨特魅力。冉阿讓是《悲慘世界》的靈魂人物,他是生活在底層社會的窮苦農民,因饑餓偷了面包且判刑19年,出獄后他遭到人們的鄙夷,受盡人間疾苦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公待遇。他曾一度自暴自棄,直到遇到米埃里,使他感受到了仁愛的力量,至此改名換姓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工廠主,他正義、無私、仁慈的品格值得人們學習。為塑造冉阿讓這個人物形象,音樂根據劇情發生變化,以《帶他回家》為例,基于聲與情的關系突出本唱段的宗教意味,表演者將深情、無奈、虔誠視為情感基調,使人物融入戲劇情境,并刻畫冉阿讓正義、善良的人物形象,繼而達到立足音樂劇有效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目的[1]。

三、音樂劇《悲慘世界》演唱風格分析

音樂劇《悲慘世界》通過聲樂演唱塑造人物,表演者要通過歌唱駕馭角色并抒發思想感情,這亦是音樂劇成功表演的關鍵。以《我曾有夢》唱段為例,為刻畫出芳汀的人物形象,表演者合理把握語氣,從對愛情的向往到生活的絕望,演唱者氣息需連貫,在唱出輔音后隨即帶入元音,在情感濃烈之處則加大輔音演唱力度,確保聲音洪亮,為輸出思想感情給予支持。通常英語通過輕重音的變化表達語氣,許多單詞的重音在詞頭,還有些多音節詞匯重音位于第二音節,《我曾有夢》質樸簡單,在演唱時應在把握英語發音規律的前提下注重語氣變化,同時善用響度、音調、音色,使情感表達更為完整?!段以袎簟氛w為次高音,演唱者的音色要寬厚并注重抒情,旨在保留人物絕望悲傷的戲劇格調,需要注意的是本曲前半部分為芳汀對美好愛情的追憶,演唱音色應較為柔和,為的是與后半部分情感變化形成對比,在音色明暗轉變中展現出主人公波動的情緒狀態,加之音量的控制及保證旋律線條流暢,與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繼而落實音樂劇角色塑造的演唱目標[2]。

綜上所述,《悲慘世界》是音樂劇領域的經典名作,依托原著設計創作并刻畫鮮明人物形象,值得后人賞析、參考、學習、研究?;诖?,人們需在了解原著的前提下深入分析音樂劇中的人物,根據人物的境遇明確演唱風格,旨在有效塑造人物角色,繼而提升音樂劇表演水平。

注釋:

[1]高楊宏:《音樂劇〈悲慘世界〉作品分析》,《北方音樂》,2016年第20期,第48頁

[2]王剛:《〈悲慘世界〉經典唱段分析及演唱技巧研究》,《黃河之聲》,2021年第5期,第103頁

(作者單位:哈爾濱文學創作院)

責任編輯 岳瑩 王巍

猜你喜歡
表演者原著音色
計算機音樂編曲中音色的復合應用
氣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計算機音樂編曲中音色的復合應用
大偵探福爾摩斯
警察與贊美詩
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素養能力提升
網絡新詞
手稱撲克
2012年龍年網絡春晚節目單
聰明的表演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