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產程標準指導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2021-07-15 07:25
醫學信息 2021年13期
關鍵詞:切率會陰產程

孟 琪

(天津市第二醫院產科,天津 300150)

產程標準(duration standard)是臨床分娩的主要依據,對分娩階段、時限延長及停滯進行定義,并對界定了相應的產程時限,并對不同的產程進展制定了預見性處理方法[1],對產程的順利進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臨床產程進展及分娩管理模式有了很大變化,傳統產程標準不適應現代產程管理[2]。近年來剖宮產率不斷上升[3]。因此,需要對傳統產程標準進行完善,目前關于實施新產程標準對分娩結局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結合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我院分娩的74 例產婦臨床資料,研究新產程標準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天津市第二醫院分娩的74 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 例。對照組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28.12±4.40)歲;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8.84±1.74)周;孕次1~3 次,平均孕次(1.70±0.94)次。觀察組年齡21~37 歲,平均年齡(27.98±3.65)歲;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8.90±1.33)周;孕次1~3 次,平均孕次(1.63±0.81)次。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孕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行?;颊咦栽竻⒓颖狙芯?,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為單胎;②孕周≥37 周;③產婦孕檢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均為頭位;④存在妊娠合并癥、但病情控制良好,有陰道試產條件。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等嚴重系統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認知障礙和精神障礙者;③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者;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實施傳統產程標準:①潛伏期:規律宮縮,宮口開至3 cm,盡量減少醫療干預,以促進初產婦放松、休息、監測胎兒情況為主[4];②活躍期為宮口開至4 cm,活躍期持續胎心監測,每2~4 h 探查宮頸內口,若宮縮正常,活躍期宮口擴張停止或宮縮欠佳(宮縮間歇期未達到2~3 min 以內)人工破膜給予注射用宮縮素(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994,規格:2.5 u/支)和乳酸林格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488,規格500 ml/支,劑量:500 ml),靜滴,滴速60 滴/min;③第二產程初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屏氣用力分娩,若宮縮欠佳,人工破膜后給予宮縮素2.5 u 和乳酸林格500 ml 靜滴[5]。若潛伏期超過16 h,活躍期超過8 h,第二產程超過2 h,即可診斷為產程進展異常,應給予剖宮產或陰道助產結束分娩。

1.3.2 觀察組 實施新產程標準:潛伏期:規律宮縮,宮口開大6 cm 為活躍期起點。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處理原則同對照組。若宮口擴張6 cm 后停止擴張4~6 h,未實施硬膜外麻醉的初產婦第二產程超過3 h,經產婦超過第二產程超過2 h,實施硬膜外麻醉的初產婦第二產程超過4 h 胎兒窘迫,給予剖宮產或陰道助產結束分娩。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各產程時間(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分娩疼痛評分、會陰側切率、新生兒Apgar 評分、產后母嬰并發癥(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1.5 評價標準

1.5.1 Apgar 評分[6]8~10 分為正常新生兒,4~7 分為新生兒輕度窒息,0~3 分為新生兒重度窒息。

1.5.2 產后出血[7]胎兒娩出后24 h 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宮產分娩者出血量≥1000 ml。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兩兩比較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組間比較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會陰側切率比較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會陰側切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各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產程時間比較(,min)

表2 兩組各產程時間比較(,min)

2.3 兩組新生兒產后Apgar 評分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產后1 min Apgar 評分、5 min Apgar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 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產后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后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傳統產程標準是產科醫務人員處理產程的主要依據,對分娩安全具有重要價值。但隨著分娩年齡增大、分娩鎮痛技術的實施、新生兒體質量的增加以及其他分娩因素的變化,產程也隨著發生變化,傳統產程標準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影響剖宮產率[9,10]。有報道指出[11],初產婦剖宮產的主要原因是產程曲線異常。近年來有學者對傳統產程標準進行完善,提出新的產程標準[12]。新產程標準放寬剖宮產指征、產程異常指標,給予產婦分娩更充分的試產時間,緩解產婦緊張情緒,一定程度可促進產程順利進展。傳統產程標準嚴格控制產程時限,過早會給予助產干預。而新產程標準極大放寬各產程時限,充分試產,減少人工干預,從而可減少會陰側切、產前助產等人工干預,更進一步避免了人工干預造成的并發癥。同時新產程標準不再以潛伏期延長作為剖宮產指征,該定義的改變,使更多產婦處于潛伏期,更多時間進行試產。加之對孕婦難產的檢測,從而一定程度改善分娩方式。但實施新產程標準對產婦分娩方式、分娩質量、產程時長演技對母兒結局的影響尚未完全明確,其是否安全、可行,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81.08%,高于對照組的70.27%;剖宮產率為18.91%,低于對照組的29.72%(P<0.05),提示新產程標準應用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一定程度減少剖宮產并發癥,該結論與李容芳等[1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新產程標準在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優勢。分析認為可能與新標準中試產時間更充分,產婦可得到良好、全面的指導,整個產程產婦放松,得到更好的休息,從而進一步促進自然分娩的順利進行。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提示新產程標準延長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產程時間,給予產程充分的試產時間。觀察組會陰側切率為42.24%,低于對照組的51.35%(P<0.05),表明新產程標準可降低會陰側切率,因為新產程標準增加產婦試產機會,減少產程過早干預及過多干預的發生,可促進產程的順利進展,有效降低會陰側切率,該結論與閆思思等[16]的報道相似。此外,觀察組新生兒1 min Apgar 評分、5 min Apgar 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新產程標準對新生兒Apgar 評分無顯著影響,進一步提示新產程指導胎兒耐受性良好,不會增加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新產程標準的應用不會增加新生兒和產婦產后不良結局,應用安全性良好。

總之,新產程標準指導分娩,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和會陰側切率。雖然會延長各產程時間,但不會影響新生兒分娩質量,增加母嬰產后并發癥,具有良好的應用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是的由于本文研究樣本數量有限,且對遠期預后研究時間較短,今后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究,以得到更準確、更完善的研究結果。

猜你喜歡
切率會陰產程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按摩熱敷會陰對減輕產婦會陰損傷程度的影響
無保護會陰助產術配合分娩鎮痛對促進自然分娩的積極作用
改良式助產手法后降低會陰側切率的臨床研究
無創助產技術降低會陰側切率的效果分析
自由體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產程中的應用體會
無痛分娩聯合縮宮素縮短產程的效果及護理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價值研究
間苯三酚聯合SRL998A型分娩監護鎮痛儀在產程中的應用效果
間苯三酚聯合縮宮素在產程活躍期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