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外治法治療青少年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分析

2021-07-15 07:14蘇雪榮
中國實用醫藥 2021年18期
關鍵詞:血塊前列腺素經期

蘇雪榮

青少年是主要的痛經發病人群。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原發性痛經發病率高達36.06 %,約13.55%的患者嚴重影響到工作及生活[1]。中醫認為,本病屬“經行腹痛”范疇,一般于月經前后出現下腹疼痛、墜脹、腰酸、經血不暢有血塊等癥狀,嚴重者會劇痛暈厥,臨床辨證以寒凝血瘀證最為常見,伴隨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惡心嘔吐等癥狀[2]。西醫治療多以經期口服止痛藥物為主,如非甾體抗炎藥,但單純止痛治療的療效短暫,難以持久,無法根治,患者仍需承受較大痛苦。中醫認為,寒凝胞宮、沖任不暢、氣血受阻、不通則痛是其主要的病機特點,治療當以溫經散寒、調補沖任、化瘀止痛為主[3]。中醫外治法對本病的治療有獨特療效,撳針耳穴療法通過選擇特定的耳部穴位,直接針刺,能夠調節生殖軸功能、平衡內分泌、鎮靜鎮痛等,調整臟腑及沖任、胞宮功能,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4]。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中醫外治法治療青少年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10 月在本院中醫婦科門診治療的60 例青少年原發性痛經,患者的中醫辯證為寒凝血瘀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4~18 歲,平均年齡(16.2±1.5)歲;病程6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4±0.6)年。對照組30 例,年齡13~18 歲,平均年齡(16.1±1.4)歲;病程6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3±0.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月經前后出現下腹部疼痛,婦科B 超、直腸-腹部診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確診為青少年原發性痛經,中醫辨證屬于寒凝血瘀證,癥見經期前后小腹疼痛、腹痛明顯、得熱痛減、經期伴有血塊、坐臥不寧、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可伴隨惡心嘔吐、腰部酸痛、肛門墜脹等;排除合并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合并嚴重軀體疾病、治療依從性差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服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藥方組成:當歸15 g、川芎15 g、黃芪15 g、丹皮10 g、赤芍10 g、桃仁10 g、紅花10 g、元胡10 g、五靈脂10 g、枳殼10 g、烏藥10 g、香附10 g、甘草6 g,1 劑/d,水煎2 次,早晚溫服150 ml[4]。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撳針耳穴療法治療,取神門、內生殖器、艇角、內分泌等耳穴;疼痛劇烈者配合心、肝;伴惡心、嘔吐配合賁門;伴頭痛配合額、顳;于月經前1 周開始,每次選擇單側耳穴進行治療,每3 天治療1 次,每次選對側耳穴治療,直至既往痛經結束日[6]。1 個月經周期為1 個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血清激素及前列腺素相關指標。采用中醫證候積分評估證候變化,包括經期小腹疼痛、經血不暢有血塊、坐臥不寧、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每項0~3 分,得分越高則證候越嚴重。治療前后在外院檢查血清激素及前列腺素相關指標,包括E2、P、PGF2α、COX-2,評價內分泌及疼痛改善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經期腹痛及伴隨癥狀完全消失,經期無自覺不適癥狀,停止治療后3 個月經周期未復發;顯效:經期腹痛明顯減輕,伴隨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無需服用止痛藥仍能正常工作;有效:經期腹痛有所減輕,伴隨癥狀有所好轉,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所影響,但服用止痛藥后能堅持工作;無效:經期腹痛及伴隨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服用止痛藥后仍不能緩解,需要進一步治療[7]??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n(%)]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經期小腹疼痛、經血不暢有血塊、坐臥不寧、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經期小腹疼痛、經血不暢有血塊、坐臥不寧、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激素及前列腺素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E2、PGF2α、COX-2、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E2、PGF2α、COX-2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激素及前列腺素相關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激素及前列腺素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青少年原發性痛經屬功能性痛經,主要與內膜管型脫落、子宮屈曲、子宮發育不全等因素造成子宮局部解剖結構關系異常而發,也與精神、心理等因素有關。其發病機制復雜,由多種生殖內分泌表達增加所致,引起子宮平滑肌及子宮壁螺旋動脈收縮,引發疼痛[8]。西醫缺乏特效治療手段,多依靠口服止痛藥物或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根治效果較差,總體療效不能令人滿意。

中醫認為,寒凝、氣滯、血瘀等客于沖任、胞脈,導致子宮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通過虛實辨證,以寒凝血瘀證最為多見[9]。中醫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法較多,除了常規的內服中藥外,還有很多中醫特色外治方法,如針灸、耳針、穴位貼敷、拔罐、刮痧等。撳針耳穴療法將針灸與耳穴相結合,選擇特定穴位,可達到調控生殖內分泌、抑制致痛物質的表達、改善子宮動脈血流等作用。臨床研究顯示,撳針耳穴療法能夠下調E2、PGF2α、COX-2 表達,上調P 表達,改善月經前后的疼痛程度[1]。研究表明,P 能夠拮抗E2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釋放,而 PGF2α被認為是前列腺素中的主要止痛物質,其表達下降,可減少子宮平滑肌痙攣收縮,緩解疼痛,甚至治愈痛經[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經期小腹疼痛、經血不暢有血塊、坐臥不寧、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E2、PGF2α、COX-2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在服用膈下逐瘀湯加減的基礎上使用撳針耳穴療法,能有效提升青少年原發性痛經的治療效果,緩解疼痛,調整內分泌及前列腺素水平。

綜上所述,中醫外治法治療青少年原發性痛經的臨床效果確切,中醫證候明顯下降,并有效調整了機體生殖內分泌及前列腺素水平,提升了整體療效,值得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血塊前列腺素經期
前列腺素聯合舒洛地特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系統評價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經期不適需調養,準確辨證藥食療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經期如何穿衣
搶救呼吸系統急危重癥患者中床邊纖維支氣管鏡的應用
經期綜合癥來襲需要多喝水嗎
前列腺素藥物知多少
磕掉了牙齒
來例假不能洗頭?經期洗頭到底傷了哪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