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演奏教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

2021-07-15 16:12李美霞
錦繡·上旬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實踐探討理論研究二胡

李美霞

摘要:二胡是我國傳統樂器,其沉郁的情感和優美的音色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深受大眾喜愛,《二泉映月》、《賽馬》、《良宵》等經典二胡曲目流傳至今。但是,在民樂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二胡與其他弦樂一樣有較高的學習難度,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基礎因材施教,教學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科學、深入的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二胡教學實踐中,不僅夯實學生二胡演奏的基礎和技巧,也注重對學生音樂素養、內心境界的熏陶。抓住傳統樂器源遠流長的優點和特質,在二胡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二胡;演奏教學,理論研究;實踐探討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綜合實力的發展,提倡發展文化軟實力。發展文化軟實力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在音樂教育中加入二胡教學不僅可以達到審美教育的效果,還可以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在二胡教學中,不斷地將新時代的內容融入到理論研究中才能永保二胡藝術的價值,理性與感性相結合,以新的理論指導實踐,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二胡的起源發展及藝術風格

1.二胡的起源與發展

二胡起源于唐朝,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中只是作為戲曲的伴奏樂器,作為主角單獨創作的曲目很少。直到20世紀,以劉天華老先生為代表的演奏者拓展了二胡演奏的發展道路,在他們的努力下二胡演奏在原來曲風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有了四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劉老先生領導的起步階段,由于二胡教育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這一階段的起步非常艱辛,劉老先生在北大傳統音樂研究所開設了二胡專業,后創作了一系列二胡名曲,對我國民族樂器的發展有著劃時代意義。第二階段由劉天華老先生學生帶引,此時處于戰爭年代,樂曲蘊含時代特色,進一步推動了二胡藝術發展。第三階段則是新中國剛成立時,在“雙百分針”的時代背景下文化藝術百花齊放,二胡樂曲創作反應百姓生活,飽含對新時代的期盼。第四階段就是20世紀末期,新生代二胡演奏家創新二胡演奏的思想和風格,二胡演奏技藝和藝術水平更加提升。

2.目前二胡藝術的風格

隨著時代的發展,二胡登上國內和國際化大舞臺,在演奏和教學實踐中為樂曲的創作帶來了更多的理論和實際經驗,曲風更加有個人的風格,更加反應當代的文化藝術生活。二胡演奏家和創作者們根據新的創作理念錘煉技法和風格,使當前的二胡演奏技巧更具考量,曲風飽含情感和哲思,更加體現中國特色主義精神和文化、更加具有民族氣質。

二、目前二胡演奏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模式單一

單一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教學目標,而忽視二胡作為民族樂器的文化藝術價值。目前,大多二胡教師采取的方法仍是讓學生從背樂譜開始,根據學生記憶樂譜的能力再來進行二胡教學。這種方式枯燥單調,雖然學生可以完整演奏一首樂曲,但是演奏質量不佳,學生會在日益被動無趣的學習中喪失對二胡演奏的興趣。另外還有些老師采用一對一教學,這樣的模式雖然具有針對性,教學質量更高,但是教師只專注教學,往往忽略對學生的實踐鍛煉,學生演奏技巧足,理論知識缺乏,舞臺經驗和機會不足,沒有舞臺表演底氣,這樣的教學下的演奏質量達不到聽眾的需求,無法很好起到二胡文化傳承的作用,對二胡的演奏也只停留于表面。教師應該將二胡演奏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演奏技巧的同時教會學生欣賞二胡樂曲的內在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藝術氛圍,綜合的培養學生的藝術涵養。

2.重理論,輕實踐

傳統式的二胡教學中有教師喜歡讓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以應付考試,沒有理解理論知識的真正含義,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同樣快,學習被動沒有積極性,也不愿再利用課外去延伸二胡知識,反而對二胡豐富的音樂特點、樂理、背景知識了解片面。這樣的教學對于我國二胡藝術的發展反而是消極。另外,老師大量的理論知識灌輸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學生只有基礎的理論知識,卻沒有實際的演奏能力。對于二胡知識和技巧本就不足的學生,更無法做到在短時間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導致學生對二胡作品沒有賞析能力,影響學生未來二胡演奏的發展。

三、二胡演奏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措施

1.與時代相適應

教師應該當下教育改革的特點與要求,二胡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活動、二胡學術交流會、二胡演奏比賽等。幫助學生了解最時髦的演奏技巧,引入新的二胡理論知識,引起學生注意力、發散學生思維,在實踐中幫助學生找到二胡演奏的重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真正的愛上二胡。

2.提升學生審美,強化學生民族文化意識

二胡教學不單是樂器演奏教學,也不是理論知識的教學,應該將審美意識包含在二胡教學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時期、不同形式風格、不同題材的作品增強學生對二胡作品內容寓意、內在精神、情緒情感的體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二胡隨想曲《蒙風》時,可以同時播放補充《賽馬》、《草員新牧民》等作品,加深學生對于《蒙風》這首作品的理解。同時,通過一些案例,在二胡教學中將音樂與傳統文化融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民族音樂獨特美感的了解、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可謂兩全其美。

結論:

綜上所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逐步解決二胡教學中一方欠缺的問題,才能在時代的發展中保持二胡藝術永不褪色、繼續傳統。教師在二胡教學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定要多做反思和總結,及時發現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更新教學方案,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提出自身二胡演奏中的不足,形成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以視頻、圖文、音頻等形式在課堂上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保存資料和課件,讓學生可以課余欣賞和學習二胡。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演奏示范,告知學生不同作品蘊含的意義、藝術特點和所含的民族情感,讓學生主動感受學習二胡帶來的樂趣,形成審美和民族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鄭蕾.二胡演奏教學的有效實施[J].藝術家,2020(04):41.

[2]馬小娟.探討如何優化高校二胡演奏教學[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0(03):66+68.

[3]袁晶晶.二胡演奏、教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評《二胡演奏技法與教學新探》[J].領導科學,2020(05):126.

[4]王寒.二胡演奏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陜西教育(高教),2019(08):76+78.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 ?湖北 ?潛江 ?433100)

猜你喜歡
實踐探討理論研究二胡
二胡悠悠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結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新形勢下公司融資技巧的實踐探討
煤礦地質勘探技術的實踐探討
詩的精靈,海的女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