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柔”是一劑良藥

2021-07-16 08:43賴清霞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花圃教室班主任

賴清霞

初中,是學生人生的初芽,一切尚待塑造,一切皆有可能。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老師的一個溫柔微笑,一句貼心關懷,都會化為微光照進孩子的心里。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經歷中,沒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更多的是柔風細雨式的滋潤,是在每一個平淡故事中,和學生心與心的觸動。

記得剛入行那會兒,有一天,快放學了,我正板書著今天的作業,突然,一只紙飛機囂張地從我頭發上擦過,飛撞到了黑板上。氣得我怒火中燒,“是誰?!”,教室頓時鴉雀無聲,有幾個班干部眼神急切欲語還休,其他人有的低頭不語,有的表情迷茫,當看到居然還有幸災樂禍的,我更急了:“全班留堂!直到有人出來承認為止!”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依舊沒有看到我希望的“自首”、“指證”情節,反而慢慢聽到了一些小聲的議論,“又不是我們弄的!”“關我們什么事???”,還有一些敢怒不敢言的學生更是頻頻翻看手表。對峙中,教室門口疑惑等候的家長也漸漸多了起來,我的心情也從最開始的暴怒慢慢地冷靜、變涼甚至有點尷尬,最后只得以“別讓家長等候太久”為由,暫停留堂,此事也不了了之。這件事情過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如果當時發現紙飛機的時候我不是被激怒,而是能夠以溫柔、輕松詼諧的語氣跟學生們說:“是誰那么熱情開飛機送老師回家呀?”那么答案就會更容易找到,后續的教育也能夠很自然地進行。我想,有時候我們很習慣用成人的視角去解析孩子的行為,給行為下定義,評判對錯??墒?,教育的前提本是理解,理解孩子的舉動和心理,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把他們帶出無知和蒙昧。作為老師,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質,面對學生的挑釁,要有始終保持穩定情緒的能力,才能更理性地判斷、處理問題。而當時我的怒氣上串加上公開逼問,使犯錯的孩子不敢承認,知道真相的孩子不敢發言,留堂處罰又引發更多學生的怨氣,最后自然只能是尷尬收場。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他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在班主任工作成長中,我漸漸有了更多的韌性;在一次次的經驗積累中,我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三十六計”。在面對學生時候,我沒有了以前的簡單粗暴,而是給自己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溫柔”為良劑,為學生的成長護航。我更有耐心地給孩子的行為找出原因,而不是輕易地貼上“壞孩子”的標簽。因為,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能夠俯下身給孩子傾訴的機會,這個標簽就可能大不一樣。

學年的伊始,班里有一個智力障礙的學生小林,總是喜歡把花圃里的花摘光,遇到人就樂呵呵地笑,上課上到一半有時會跑出教室……在很多人眼里,他行為怪異,又像個定時炸彈,很多學生對他避而遠之。

有一天他跑到我面前仰著臉說:“老、老師,我喜歡你!”

語音剛落,他又突然低著頭往我懷里塞了一把已經被他拽蔫了的不知名的小花。

“謝謝,我很喜歡……”老實說,我有點意外又有點感動,但環視了花圃一圈,發現花圃又被他“辣手摧花”,想好好跟他談談的時候,卻發現他聽完我的回答顯然很高興,然后……抬腿踢了我一腳。之后,就跑回教室了。

我想了一下,跟著走進教室,坐在他身邊。問道:“你喜歡老師是吧?”男孩點點頭,身體又有動作,有再踢一腳的意思。我用手擋著說:“你想踢我一下是嗎?”孩子還是點點頭。

“我知道你肯定喜歡我,所以你剛才就踢了我一腳。但是老師被你踢得好痛,你今后再喜歡我,就跟我拍一下手好嗎,不再踢我了,因為踢我,我很痛的?!蔽疑斐鍪?,孩子一點也沒有猶豫,揚起小手,啪一聲打在我伸出的手上。

我很感慨,特殊孩子的世界真的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世界。在我們大人世界里,踢人一腳是多么不禮貌、多么具有攻擊性的一個動作,但怎么也想不到,在這些特殊孩子的世界里,這是一種表示喜歡的動作。如果我們不懂得孩子這樣的心思,我們就會誤解孩子,就會責罵孩子。對于做學生工作來說,沒有什么比聽學生說話更為重要的了,因為只有他能說出心里話,你才能走近他,了解他。

“我喜歡你所以我踢你一腳”,這顯然不是正確的、合適的情感表達方式。所以我們要教給孩子另一種情感表達方式,但前提是先要理解孩子,然后再來糾正孩子。后來,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小林,耐心地跟他講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并發動全班同學去幫助他,關心他。

慢慢的,小林的行為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因為智商問題,在學習成績上不能對他有所要求,但在生活中,他愿意跟人交流了,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甚至感受到了集體對他的愛,他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助人為樂的事情了。對于特殊孩子而言,他的轉變令人欣慰,我想,他后續的成長也許還會有退縮,有反復,但是我絕不會因此而放棄。我們是每一個孩子生命旅途中的一站巴士,通過一兩次的引導、一兩年的呵護就妄想把孩子培養成材未免夸張,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不提前下車,不偏離航道,自信、快樂地走向下一站追求成功、幸福的巴士。教師關愛和慈祥的目光,會給這些膽小、害羞、特殊的學生以無窮的暗示力量,鼓舞他們努力走出孤僻的怪圈。所以,在班主任的教學工作中,如果我們以“溫柔”為良劑,相信一定能收獲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不是一份工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筑的事業。教師,不是拯救生命的英雄,是孩子成長路上閃爍的燭光。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們身邊的孩子,不要功利地只注意那些領跑的孩子,那些被落下的身影更需要取暖。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那么我們要做的是靜待花開;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棵樹苗,那么我們要做的是留給他們足夠伸展枝丫的空間;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條小魚,那么我們要做的是敞開海一樣寬闊的胸懷,接納他們的暢游、跳躍。教育者們俯下身,認真傾聽、安靜同行,往往能收獲更優秀的孩子。教師的使命,不就是立德樹人,呵護學生成長,喚醒他們的心靈嗎?愿我們共同努力,用“溫柔”做良劑,讓我們的學生在接受教育中學會愛自己從而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李軍鵬 代貝.優秀班主任八項修煉[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35.

[2]劉守棋.班主任教育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53.

[3]劉守棋.班主任教育藝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53.

汕頭市藍田中學

猜你喜歡
花圃教室班主任
不要在教室打鬧
我的班主任①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醞釀睡意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虎伯的花圃
花圃與小路
花圃的面積
我們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