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服飾與臉譜出發探索川劇

2021-07-16 09:13唐雅茹顏冬趙娟稅慶鈴鄧潔宇程月瀅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唐雅茹 顏冬 趙娟 稅慶鈴 鄧潔宇 程月瀅

[摘? 要:本文將從川劇的臉譜與服飾出發,以川劇的局部反溯整體,深入探究川劇的臉譜意義與服飾意義。同時通過對川劇的臉譜與服飾的發展與演變情況,追尋川劇元素在現代市場下與其他元素的融合、創新、發展情況,既抓住川劇整體的導向,也不忽略作為莖葉的川劇元素發展的獨立性。

關鍵詞:臉譜程式化;川劇服裝;現代服飾]

第一部分川劇概況

川劇產生于西南地區,是融合了高腔、昆曲、胡琴、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等五種聲腔藝術形成的劇種,分成小生、須生、旦、花臉、丑角、五個行當。起源于唐代,明清時持續發展,一直延續到現代。川劇在西南地區可以分為眾多流派,如川西派,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壩調為特色;資陽河派,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嚴謹為特色;川北派,受秦腔影響多,以彈戲為特色;川東派,戲路雜,聲腔多樣化。川劇除了眾多派別外,自身內在元素也很有特色如川劇的變臉,噴火,還有如川劇臉譜與服飾也是極有規定與要求的,服裝樣式有講究,川劇服裝色調上的選用也有不成文的規定:黃色多用于皇生,綠色多用于紅生,白色多用于武生,藍色多用于正生,黑色多用于凈,紅色常用于丑。了解了川劇穿衣訣竅,以后再看戲,人物一出場,他的身份你也能八九不離十地猜得到了。劇臉譜也是如此,不是死譜,而是很有靈活性的活譜。"詩譜""詞譜""曲譜"等譜中常常有所謂"又一體"云云,且會運用臉譜要根據具體人物作適當的增減或改動。本次我們就將從川劇的服飾與臉譜出發探索川劇。

第二部分川劇臉譜與川劇服飾

一、川劇臉譜的“程式理論”特征

從20世紀上半葉開始,在歐洲斯拉夫學者帕里·洛德對南斯拉夫英雄史詩的研究中逐漸形成了理論體系。在當代又有許多的學者諸如:邁爾密·弗里的研究中得到了發展,并以此形成了著名的“口頭程式理論”。它是指一些主題、敘事形成了獨特的韻律,并通過口頭形式表現出來的理論。

《荀子·致士》有言:“程者,物之準也?!背淌襟w面對的是整個戲曲舞臺中的每一個部分,而借用這個理論的共性我們似乎也能看到在川劇的發展中作為“根”與“靈魂”出現的臉譜,其實也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由彼及此,川劇臉譜的“程式理論”特征就可以概括為“形”、“色”兩個方面了。

從形的角度出發,就可以窺見其臉譜的結構與涂畫手法,進而發現不同的規則與結構,也能看出臉譜所象征的含義,這既是單獨某個部分能表現出來的,同時也是整體展現出來的意義。正所謂“粉墨青紅,縱橫于面”,臉譜藝術博大精深,尤為講究章法將點、線、面、手法等有規律地組成了具有特色的圖案造型,因此才產生了川劇臉譜各樣的格式與規則,其實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形成了一定的程式。

從“色”的角度出發,我們能在演員表演時就在心里為這個角色打上了標榜,他究竟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或者是處于中間地帶的人。這也能看出臉譜的配色起著關鍵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這些都自然而然地為觀眾提供了去想象故事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引導觀眾長久耐心地進入戲劇,并檢驗自己為此劇段做出的某種假設。

二、臉譜與服飾的融合

無論是“形”還是“色”,它們都始終服務于“象征”,顯然,服飾也屬于這個范疇。臉譜中經常會取一些充滿著自然氣息和生活寓味的東西,借此來象征。比如說:京劇魯智深的臉譜里,有一對螳螂眉,這樣極富自然氣息的螳螂圖案,一方面用魯智深的憤怒粗壯的眉具象化,另一方面也將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貫穿其中,將魯智深這個梁山好漢,狹義又英勇,粗狂又豪爽的性格表達得淋漓盡致。再如,歷來被大家所熟識的“黑臉斷案神公”——包青天:方正的烏黑帽,額頭大面積的黑色嵌著月牙圖案,顯示著包公的主要形象特征: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中庭以紅色為主表現出忠貞、勇毅的包公形象;蟒袍的服飾更增加了官家的威嚴。

總之,在戲曲的舞臺上,只要人物一出場,他的臉譜和服裝就會告訴人們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身份、地位,將觀眾盡可能的置于清楚明了的位置上,專心欣賞戲劇演員的表演呈現,有助于觀眾與演員之間共情橋梁的構建。

第三部分 戲服元素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一、川劇服飾的特點

(一)款式特點

川劇服裝的基本款式主要分為蟒、靠、褶、帔和衣五種類型,此五類服裝以不同的剪裁和圖案來展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蟒袍有金銀線鑲邊、麻襯打底、袍長袖大,是為王公貴族所穿;帔袍帶有大袖和寬領,在酒宴聚會中較為常用,是為官吏豪強所穿;靠衣僅在前胸后背點綴金屬,上身披甲、下身圍裳,是為武將元帥所穿;褶子本為明代便服,各種材質均可,是為百姓官紳所穿;衣便是其他所有類型服裝的總稱,根據其長短不同又有更為細致的劃分。

平面結構是川劇戲服的總體特征,以“片”為單位的服裝層層疊疊地交織在演員身上,穿戴方式為一片衣服蓋住另一片衣服。這樣的疊穿方法將平面性與立體性相結合,類似于玫瑰花瓣的遮蓋形式,使下面的衣服在層疊中只露出一部分。這種“一片式”的服裝,川劇戲服能在視覺上形成更為復雜的空間切割關系,同時,由于衣片的面積單位較小,有多種多樣的組合搭配方式,其可塑性和變化性也更為豐富。

(二)花紋特點

川劇戲服上的裝飾元素極為豐富,手巧的繡娘能將各種飛禽走獸、蟲魚花鳥“畫”在戲服上,這些元素除了起到絕妙的裝飾作用以外,往往還蘊含著帶有美好寓意的意象價值。例如龍鳳紋和牡丹紋代表權利和富貴,是皇家貴族的象征;月季紋和桃花紋代表美麗和嬌弱,是溫婉女子的象征;仙鶴紋和麒麟紋代表智慧和地位,是諸侯高官的象征。演員需要華美的戲服為表演增光添彩,戲服也在舞臺上顯露其精致的一面。

不同的色彩搭配是川劇服裝的另一個特點,由于戲服的平面疊加穿法,使得設計者可以通過上下層之間的遮擋關系來控制不同顏色的表現面積。設計者們在無限的搭配中利用有限的色彩,營造出舞臺美妙絕倫的舞臺效果。服飾的細節特征往往也能對應人物的情感態度,這便是以細節決定細節,以有限創造無限的川劇服裝。

二、現代服裝中的川劇戲服元素

(一)日常便服

川劇戲服對日常服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打破空間格局上,以不同層次衣物的疊穿對服裝來對整體進行重新的組合搭配,既有現代審美觀念,又促進了設計師設計靈感的迸發。例如“一片式”的衛衣打底,主要特點是作為內搭的系腰打底長于衛衣,在下擺處形成富有層次的遮擋,營造空間感。

除此之外,還有普通服裝對戲服圖案的借鑒,主要是將刺繡工藝運用到日常服飾之上,多為混搭復古的潮流風格。例如民族風圍巾毛毯的牡丹花紋和祥云圖案,襯衫上的仙鶴紋和龍鳳紋等。這些蘊含著豐富美好寓意的圖案多作為中國風服飾的點綴,深受消費者喜愛。

(二)現代漢服

漢服是以展示華夏禮儀為目的的服裝體系,現代漢服是在傳統漢服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定改良,既繼承了傳統漢服的精華,又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嚴格來說,現代漢服仍然屬于漢服的范圍,其相較于有漢元素的現代服裝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依然按照上衣下裳的形制進行裁衣。所以,近年愈演愈熱的“漢服出圈”活動,亦可看作是由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漢民族傳統服飾復興活動,戲服作為傳統服飾中不可忽略的一環,自然也有所影響。

現代漢服的受眾群體主要為18—30歲的年輕女性,網絡渠道是主要方式的購買方式,但因為現代漢服的結構和面料比較特殊,越來越多的城市相繼出現“漢服一條街”以適應消費者的購買需求,目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有成都文殊坊漢服文化街、西安大雁塔漢服一條街和杭州的南宋御街。

通過調查發現,80%以上的消費者更愿意在淘寶網店上購買漢服,主要的服裝店有“織羽集”“鐘靈記”“漢尚華蓮”等,這些網店立足于互聯網,更能把握潮流動向和消費者的需求,創新設計也更多?!皾h尚華蓮”在12周年慶時推出的“曇化一夢明制刺繡長襖馬面裙”嘗試將繁瑣的云肩簡化,在多層的刺繡云肩上加以人造珠簾和飄帶,減輕云肩的承受重量,避免云肩角被壓變形,以兼顧華美和日常。云肩也叫披肩,多用錦繡彩線織成,是戲劇舞臺上貴族美眷參加宴會時必不可少的服飾。此外,珠簾點綴、飄帶裝飾和纓穗系冠都能在戲服中找到對應。

總體來說,川劇是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瑰寶,值得我們不斷的去研究,探索,繼承與創新。讓川劇的每個因素,每個作用都發揮作用,去蕪存菁,使得結構優化達到最好,也是我們從多角度與多思維出發去了解并且創新川劇。

參考文獻

[1]戴梀.關于川劇臉譜藝術特征的思考[J].藝術品鑒,2020,(02):6-7.

[2]張韻.淺談關于川劇服飾及其道具衍生品的研究[J].明日風尚,2018,(15):294.

[3]趙琳芝.淺談現代漢服的改良方向與市場現狀[J].西部皮革,2018.

[4]劉望微.川劇服裝寬恕特點及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四川戲劇,2010,(2):107–109.

成都師范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