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大地藝術與政治紀念碑雙重文化符號的“大唐中興頌”

2021-07-16 09:43王雪瑩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顏真卿天人合一

王雪瑩

[摘? 要:本文通過對《大唐中興頌》的創作原境進行解讀與剖析,探究其作為具有政治紀念碑與雙重文化符號意義的大地藝術,所具有的獨特意義,并結合顏真卿的生平往事,分析《大唐中興頌》與唐代由衰轉盛的原因。

關鍵詞:《大唐中興頌》;顏真卿;大地藝術;天人合一]

1《大唐中興頌》的創作原境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石刻記錄功德事跡的傳統,摩崖石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這種將書法與銘刻藝術合二為一的創作方式在國內許多地區都有出現。石刻作品無論從藝術性還是文化性角度而言都是相對以北方質量為高。但南方的摩崖石刻也不在少數,例如福建漳州仙字潭石刻、廣州肇慶七星巖石刻等等,但其中被稱為“南方摩崖第一家”的當屬湖南祁陽的浯溪摩崖石刻。南方作為古代官員貶謫或是逃避戰亂的地區,能孕育可與北方摩崖藝術成就相媲美的石刻是相當難得的。

1.1地理環境成因

南方地區山林連綿,多瘴氣走獸,因而多走水路,這也就促成了文人們多走水路,并駐足于浯溪這方土地,造就浯溪摩崖石刻群這一偉大的人文景觀。浯溪匯入湘江的口岸邊,有三座山峰矗立,尤其是中峰,拔地約30米,連綿78米,巍峨險峻的石壁為石刻創作提供了絕佳的場所,《大唐中興頌》即誕生于其中。

《大唐中興頌》被稱為摩崖三絕,即“字奇,石奇,文奇”,石奇就指的是浯溪石崖的石質優良,石崖少裂紋,結實致密,平坦入削,刻出的字跡清晰并且不易風化,為石刻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1.2歷史人文成因

公元761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元結率兵鎮守九江,待戰亂平息后,元結寫下了展望大唐美好未來的《大唐中興頌》,并由摯友顏真卿用榜書寫成,刻于浯溪石崖。顏真卿為人剛正不阿,并且開創了二王之外的書風,成為繼王羲之之后書壇的又一巨星,后人無不推崇備至,上元二年撰寫,大歷史六年刻的這幅《大唐中興頌》吸引了眾文人親臨浯溪,一睹風采。

2《大唐中興頌》的文辭書風

《大唐中興頌》全篇字數不多,共332個字,書寫所用的字體較大,每個字直徑約為15公分,占據了中峰的大部分面積,共約十平方米,整篇文章仿照秦始皇時期的四字頌文體例三句一韻,共十五韻。

這篇頌文是元結在江西九江擔任上乘興時創作的,那時的“安史之亂”基本平息,作為憂國憂民的一代沙場元勛,元結內心十分欣喜和激動,于是為了紀念大唐走向中興態勢,并且寄托自身對于未來的美好愿景,他揮筆寫下了《大唐中興頌》這篇頌文。

在機緣巧合下,同在江西擔任刺史的顏真卿收到了元結的邀請,親自寫下了這幅作品。顏真卿的書風在中唐時期獨樹一幟,他恢弘有力的筆勢給書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寫下《大唐中興頌》一文時正值顏體書風的成熟時期,整幅作品大氣磅礴,氣象恢弘,有廟堂之氣,字越是碩大越可見雄渾,與中唐時期的審美風格趨于一致,展現了中唐時期人們博大雄偉的胸襟氣度。并且結字寬博,端莊方正,與初唐時期流行的結字緊收有所不同,盡顯顏真卿為人的剛正不阿與浩氣英風。

3《大唐中興頌》作為大地藝術與天人合一理念

3.1大地藝術與書法的完美結合

大地藝術通過利用自然界的景觀,結合藝術家的創造性理念,將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的物象合二為一。中國古代的摩崖石刻藝術也正是利用了自然界懸崖峭壁的空間,將書法藝術永久的保留于這一方天地。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摩崖石刻藝術歸屬于大地藝術范疇,是書法藝術與大地藝術的完美融合。

《大唐中興頌》作為中國摩崖石刻藝術的代表,其創作過程必定是先對浯溪巖壁進行了縝密細致的篩選尋找最佳的篆刻位置,繼而通過顏真卿渾厚遒勁的筆勢以及雕鑿工匠的高超技藝,才得以將如此偉大的藝術創作永久留存在這一方天地間。

3.2天地人三才:地理與人文的交融

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曾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被列為三才,且天地居于人之上,人須學習與遵從天地間的法則,人道可以與天道、地道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知常達變,以開物成務,建功立業。所謂“三才之道”就是弘揚人與自然休戚與共、和諧發展之道。

《大唐中興頌》作為摩崖藝術的代表,展現了地理與人文交融的獨特藝術形式。雕刻工匠在完好保留地理景觀的全貌基礎上,以高超的功力進行細致地雕鑿,讓字符像原生一般與石壁融為一體。整個創作過程展現了人力遵循自然的法度,工匠們也必定滿懷著無比的敬畏之情來進行創作。

由此可見,在我國古代通過藝術創作來傳達這種理順、整合、協調人與天地即自然環境關系的理念已經十分成熟完備?!洞筇浦信d頌》字里行間有金戈鐵馬之氣,拳拳報國之志,并映射著時代的進取精神,然而在這文辭背后流露的更是一種對天地法則的敬畏,歷經劫難王朝希望扭轉乾坤,必須反思自身,順應天地之道方能重回巔峰。想必《大唐中興頌》成為摩崖石刻藝術,也是出于顏魯公希望后世能夠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4《大唐中興頌》作為政治紀念碑的符號功能與天人合一理念

著名詩人文天祥曾這樣評價顏真卿:“公死于今六百載,精忠赫赫雷行天?!鳖佌媲涞囊簧荚跒閲颐褡宓奈磥矶疾▌诼?,以至于最終為國慘烈殉身。顏真卿曾輔佐于唐朝四任皇帝,因魯公天性剛正不阿,不容奸相權臣,數次被貶至蠻荒之地,然而無論在怎樣的疾苦環境中為官任職,顏真卿一直保持著清正廉潔的品質,他體恤百姓,竭力發展地方經濟。在安史之亂期間,顏真卿不懼安祿山的威脅挑釁,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對惡勢力的奮力抵抗。

作為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亦通過紙筆來抒發愛國之志,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是他的代表作,整幅作品字字流露真情,不加掩飾,悼念其侄兒顏季明這位在安史之亂中英勇抵抗安祿山勢力的將領。顏真卿一家滿門忠烈,源自于家族血脈里的忠貞氣節和拳拳報國之志,令人為之動容。

《大唐中興頌》誕生于這樣一位為國家效忠,為生民立命的忠臣之手,彰顯了顏真卿對大唐走向復興的欣慰及對未來宏偉藍圖的期許,這座充滿歷史意義的摩崖石刻既有藝術性上審美價值,也作為政治紀念碑般的存在吸引人們親臨浯溪碑林瞻仰。

參考文獻

[1]佚名.浯溪碑林之《大唐中興頌》[J].中國書法,2014(4):61-63.

[2]張同標.《大唐中興頌》新訪[J].中國書畫,2007(02):113-115.

[3]周鑫暢.淺析顏真卿晚年書風的轉變——以《大唐中興頌》為例[J].東方收藏,2021(07):60-61.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 青島? 266000

猜你喜歡
顏真卿天人合一
顏真卿拜師
顏真卿拜師
顏真卿拜師
勸學詩
論太極拳拳義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唐.顏真卿《勤禮碑》集聯
唐.顏真卿《勤禮碑》集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