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誡子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2021-07-16 10:15楊琴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關鍵詞:子書對聯諸葛亮

楊琴

[摘? 要:從儒家文化到道家文化,從梅蘭竹菊到詩詞歌賦,從漢字到對聯,從書法到國畫……智慧的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中華傳統文化經過千年的傳承,已經滲透進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部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認識到加強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它系統融人到課程和教材體系中。]

一、對聯書法,彰顯文化魅力

導入新課:出示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請全班同學齊聲朗讀。追根溯源,這幅對聯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所編撰的《淮南子》中,經過諸葛亮的拓展和完善,出現在《誡子書》中,成為婦孺皆知的千古名句。

書法,就是文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是以漢字為載體,以筆墨紙硯為工具抒發感情的一種藝術門類。歷代書法家游刃于筆墨之間,縱橫有象,書為心畫,在書法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他們的學問、才能和志向。

對聯書法,既暗示了《誡子書》的影響力,又于無意中進行著美育教育,導入彰顯了語文課的文化味,這個導入,成功的帶著學生進入了對聯和書法的文化殿堂。

二、一詠三嘆,讀出古文韻味

第二板塊:讀出古文的韻味。設計了多種巧妙的朗讀形式:

1.讀準字音和停頓:關注虛詞還原古文原貌,引導學生關注“夫”“也”兩個虛詞,來體悟家書的意味深長和文言的停頓勾連,培養七年級學生的文言語感。

2.讀對稱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 這些對稱句的上下句結構相同,意思相近或相關,在朗讀這些對稱句的時候,上下句的停頓、節奏是相同的,要讀出一種上下對稱的感覺。

3.比較朗讀:靜以修身;靜修身。儉以養德;儉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淡泊無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寧靜無致遠。通過對比朗讀,學生們能體會到應該用平和舒緩的語氣來朗讀。

這一環節,不做過多理論分析,重在感知,落腳在誦讀。文言文語言簡潔,富有節奏美和韻律美。有的平實質樸,有的含蓄雋永,有的清新明麗,有的婉約細膩,還有的慷慨悲壯、曠達灑脫。不管是什么風格的語言,都適合朗讀。通過一詠三嘆的多種形式朗讀,感受古文韻味。

三、追形溯文,探尋文化命脈

第三板塊:讀出訓誡的理味。諸葛亮在這封家書中,想要告誡兒子哪些道理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并思考??梢钥圩∥闹械囊痪湓拋砀形虻览?, 建議把你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用毛筆以對聯的形式寫下來,然后拿著你的書法作品來跟大家講講你的理解與感悟。

漢字構造獨特,許多漢字見形知意,甚至是一幅逼真的畫面,一個生動的場景,在文言文學習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環節中著重抓住重點字詞,如靜、儉、君子等詞語,尤其是“靜”字解讀,對學生解讀來說有難度,本文中“靜”是“寧靜專一、純潔專注”之意,與平時生活中“動”的反面意義有很大差別。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靜”的文本含義,理解文版深邃的思想,我舉重若輕地使用拆字法,突破了難點,左邊是“青”,表示純凈; 右邊是“爭”,表示全力以赴; 合起來就是:力爭讓自己保持內心純凈 。諸葛亮所說的“靜”,實際上是精神的寧靜專一,是心靈的純凈專注。讓語文課展現“文味”。

四、分時知人,汲取傳統文化

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一定時代歷史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認識、品格精神等。有時了解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背景對理解文本主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文言文本背后蘊藏的背景文化予以分析和闡明,引導學生汲取傳統文化精髓,提升其人文素養。

《誡子書》一文中,“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是君子,同樣他也希望兒子能成為君子。君子是什么呢?我們就需要去了解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背景了。

屏顯補充資料:中國文人儒士歷來注重“修身”。 儒家經典《大學》中強調:“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君子的理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追問:同學們,你們認為諸葛亮能不能稱作是君子呢?諸葛亮活了54歲, 27歲前的諸葛亮在隆中靜心研讀、博覽群書,修身養性、靜觀天下,他的前半生是他人生的準備階段;后27年,他積極入世、輔佐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的后半生是他人生的奉獻階段,也是他理想的實現階段。

諸葛亮是正宗的君子。諸葛亮去世之后,魏國鄧艾出襲陰平,諸葛瞻率軍抵抗,后退守今天的綿竹。鄧艾派人來勸降,意欲封諸葛瞻為瑯琊王,結果被諸葛瞻大罵,斬除使者,并與兒子諸葛尚繼續率軍抵抗,后英勇犧牲。因為有諸葛亮這樣的長輩影響,因為有這樣的優良家風,他的兒子諸葛瞻和他的孫子諸葛尚也成了卓越的君子。

讀著這封家書,眼前浮現的是一位儒雅、智慧、影響千年的智者形象,耳畔回響的是智慧、理性、嚴謹的諄諄教導。

五、尋章探幽,感悟文化內涵

“章”指字、詞、句、段落、篇章等外在顯性的結構形式;“幽”指文章的主要內容、整體思路,事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原理,作者的基本觀點,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在文中傳達的思想與情感等隱性內容,同時還應包括蘊含在顯性結構與隱性內容中的“文化”、“文學”、“文章”等。我們在文言文教學時要做到尋章探幽, 要避免枯燥的說理和繁瑣的字詞解釋。

《誡子書》中開篇就提出了修身養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養德的具體途徑。如何才能修身養德呢?方法就是“靜”與“儉”兩個字;接著明確“靜”與“明志”“成才”的關系,扣住“淡泊”“寧靜”兩個詞;最后又殷殷叮嚀要惜時勤學,奉獻社會,強調“馳”與“去”兩個字。

六、結束語

于漪老師曾指出:“語文和文化不是兩個東西,而是一個整體”,二者應該“溝通交融、互滲互透”。在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靈活的過程,講求不牽強不附會,不露痕跡地做到潛移默化。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多種多樣,只要我們有了自覺的文化意識,爭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就一定會有更多樣、更適宜的方法幫助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挖掘和滲透傳統文化,這必將大大促進中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格精神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語文教學通訊》.

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 213000

猜你喜歡
子書對聯諸葛亮
柳佳瑋作品
諸葛亮喂雞求學
“傳承非遺——平湖鈸子書”倡議書
諸葛亮沒看過的書
巧出對聯
諸葛亮隆中決策
《誡子書》解讀
貼對聯
解縉二改對聯
周子書:地下室里的設計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