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課堂的延伸

2021-07-16 10:12王愛珍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

[摘? 要:反思數學家庭作業積習已久之弊癥,家庭作業理應內化成學生自身需求,家庭作業的載體需要走向多元格局,家庭作業的評價需要關注過程監控。

關鍵詞: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反思;理念重構;行動重建]

作為課堂作業的有益補充與延伸的數學家庭作業,一直是困擾教師、學生乃至家長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的積弊。本文試圖從現狀審視、理念重建、策略重構三個角度予以闡述。

一、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反思:積習已久的弊癥

其一,從學生的角度分析:“任務型”是主流。

一直以來,部分學生之所以總是拖欠家庭作業,在相當程度上是緣于學生對家庭作業的主觀認識。學生對于家庭的作業的認識與意思都是以“任務型”作為主流,數學學科也如此。審視日常的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學生在家完成的作業僅僅是為了應對明日上學后交給教師的批閱,而且是近乎于一種麻木的狀態——做不好,要挨老師批評、學生嘲諷,最后還得補上,因而大部分學生認為,與其如此,不如在家里乖巧的完成為好。

其二,從作業的自身分析:“文本型”是主流。

導致部分學生拖欠家庭作業的一個客觀原因卻是家庭作業的自身缺陷。即數學家庭作業都源于是課本的延伸或僅僅是為了鞏固當日的課堂教學知識。審視數學家庭作業,不外乎是“練練”或“算算”之類的文本作業。相對的,那種與數學與生活聯系的比較緊密的綜合實踐性作業卻是少之有少。這無疑會使學生對家庭作業的興趣會越來越淡,甚至越來越厭倦。如果此時數學教師若不加以改變,反而用一種強制性的方法去逼迫學生完成,那么,數學家庭作業則完全異化成了師生對抗的一種矛盾沖突所在。

其三,從教師解決策略看:“小灶型”是主流。

當下學生拖欠數學家庭作業的狀況已很普遍,只得開小灶,或在辦公室,或在教室,或在中午,或在放學后,留下這批學生進行補做——大部分以這種崇高的責任感為學生開小灶。然而收效甚微。概而言之,如果僅是想用開小灶的路徑來解決小學生拖欠數學家庭作業的問題,無疑會加劇小學生對數學的厭倦情緒。

二、家庭作業的新理念構想:從“文本”走向“人本”

基于上述的剖析,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道理,數學家庭作業之所以成為一個老生常談卻又無法從根本是予以解決的積習問題,一個核心的誤區在于,教師在對“數學家庭作業”的理論視野過于狹窄,觀念過于陳舊。當前的數學家庭作業首先得在理念上應該跳出傳統固有的那種框架,在比開闊的視野下重新尋求定位。而實現這一重新定位的核心的路線應該是,從“文本”走向“人本”。

其一,家庭作業理應內化成學生自身需求。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把學習上取得成功的歡樂帶給兒童,在兒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這是教育的第一信條。數學家庭作業不能僅僅簡單的理解為是鞏固知識,數學家庭作業在其形式上之所以一成不變,始終是在做一些“文本練習”,主要緣于老師始終把數學家庭作業看作是“第二課堂學習”,即課堂上新知識學習的延伸與補充,這固然沒有錯,然而這不是根本。我認為,數學家庭作業首先應該是學生自我心理的一種需求,這才是根本。學生本身如果認為家庭可做也可不做,那么任何數學家庭作業都會流于教師單向意愿的一種形式而已。如果學生自身認為,今日在課堂里學了新的數學知識后,迫切需要再增加一些相關的習題來加以深化與鞏固,則適時的布置相關的家庭作業,效果就會顯而易見了。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家庭作業,使家庭作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因為成功是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

其二,家庭作業的載體需要走向多元格局。

數學家庭作業載體需要走出傳統的“文本”格局,如果把數學家庭作業簡單理解為教材或練習的延伸,則勢必會讓數學家庭作業始終局限在狹隘的概念范疇內?!白寯祵W走向生活”無疑為家庭作業提供了一種廣闊的視野。

倡導數學家庭作業走向多元格局可以這樣去理解:

其一,家庭作業的資源多元化。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如果把學生的已有的生活閱歷、獨特的生活環境開發成家庭作業的資源,則顯然會促使其跳出傳統的以“文本”為本的局限。

其二,家庭作業的載體多元化。數學家庭作業不一定非得是練練、算算,我們完全可以開辟更多的路徑與方式,比如開展數學“主題式綜合實踐作業”,甚至開發相關的活動手冊,在生活的空間里讓學生去發現數學的元素、去探索數學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奧秘,把枯燥的題式演練演化成豐富有趣的活動,那么學生也就不會視數學家庭作業為一種負擔了。

其三,家庭作業的評價需要關注過程監控。

長期以來,考核評價數學家庭作業一直沿襲著一種古老的做法,那就是第二天上交批閱。,即使讓家長協助監督,事實上更多的家長因忙于生計而無暇顧及,只能是匆匆簽字了事。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說,家庭作業的過程失控恰恰是助長了學生“偽作業”的不良習慣滋長。

三、家庭作業的新行動:構建多元開放格局

基于以上的分析與思考,本文提出現代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在其操作層面上就遵循以下三個原則:其一,開放的設計:聯系生活實際。其二,多元的載體:關注過程參與。其三,靈活的操作:注意分層實施。

(一)動靜轉換——游戲式家庭作業

好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說到游戲,更加具有誘惑力。將數學知識融入生動的游戲之中,使學生從游戲中豐富情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和能力。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2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最為關鍵,筆者認為與其讓孩子整頁整頁地做題,還不如來個親子活動玩撲克。嘗試用動的觀點來處理靜的數量,達到以動求靜的目的。

(二)分合相輔——開放式家庭作業

好奇與探究心理是人類的自然屬性。當一個人被問題所引發,他就有了尋求資源、尋找途徑以獲得結論或答案的內驅力,產生了解決問題的需要,形成探究解決問題方法途徑的內在動機。

(三)數形結合——操作式家庭作業

兒童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還不能脫離實際操作去進行思維活動,動手實踐,目的在于讓學生以更科學的方法學習知識,尤其是強調對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學習態度的培養;重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實驗和思考,以促進學生自主探索。

四、結束語

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最終達到“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目的。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應用的一個重要標準。為使家庭作業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應積極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材料精心設計作業,使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作者簡介

王愛珍(1969.06-),女,漢族,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秋瑾小學數學教師,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