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與探索

2021-07-19 23:42楊陽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實踐課程服裝

【摘? 要】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擔負著建設社會,為社會各領域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作為一個實操性很強的學科,高校在培養服裝與服飾設計的人才時,應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區分開來,著力培養適合服飾行業發展的優秀人才。為此,眾多高校根據傳統服裝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課程的建構體系、實踐方式等方面提出新的教學路徑。

【關鍵詞】服裝;服飾設計;實踐課程;改革與探索

引言

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改革,服裝產業經過不斷的調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服裝設計專業作為藝術類專業的一大類別,為適應服裝產業的經濟發展,所培養的學生應具有服裝與服飾創造的研究能力、動手創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多元化才能。開展實踐課程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服裝與服飾創造專業的教育體系,較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仍存在很多不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問題。

1.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模式單一,與其他學科聯系低

目前我國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缺少與其他專業學科的聯系的問題。服飾行業是一個與時尚潮流聯系密切的行業,尤其是服飾設計方面,設計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決定著服飾的流行趨勢,別出心裁的設計往往是產品流行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服裝、服飾的時尚與否,不僅與設計版型有關,更與產品所用的面料、產品的色彩有著很大的關系。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很多人造合成的服裝材質具有傳統服飾材質所不具備的優勢,在相同性價比下更能引發人們的獵奇心理,從而引領時尚潮流。服裝與設計專業涉及眾多學科領域,包括纖維的形態結構、各種面料的材質性能、服裝的舒適程度、安全衛生、搭配與保養,尤其是關于纖維材料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發生的變化,這就涉及到服飾與化學的關系了。但我國眾多高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單一,很少與其他學科聯系,尤其是服裝設計偏藝術類的教學領域,與化學、美學、商學,甚至是心理學、衛生學的聯系微乎其微,很不利于服裝與服飾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1.2教學體系落后,缺乏實踐課程

服裝與設計專業是一個與社會聯系密切的專業,與社會的發展變化,時尚潮流關系緊密。我國眾多高校目前的教學體系仍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為輔,缺少對實踐課程的安排。服裝與服飾專業涉及類別廣泛,存在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現象?,F有的服裝服飾課程模式單一,教材大篇幅的概述服裝織物的性能,對服飾設計教程安排不夠具體,與其他學科的關聯少,實踐類別籠統,大多數學生對服裝面料的認知停留在教材的介紹和實際的了解之中,但對不同服裝面料的剪裁、設計沒有新奇的想法,不同材質的服裝有自身不同的特點,無法根據自身特點切實設計,很難呈現出完美的作品。學校應根據專業的課程方向,成立多個教學實踐工作室,如設計工作室、版型工作室、模型工作室、制衣工作室等多個實踐場所。開展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經過大量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切實了解服裝服飾的類別和特征,并幫助學生熟悉掌握具體的服飾生產流程。

2.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探索

2.1加強高校與社會的聯系

服裝與服飾設計作為動手能力極強的課程,不能只停留在系統的理論教學之上,更應該加強與社會的聯系,開展更多切合實際的實踐課程。高??梢耘c知名企業合作,派遣優秀學生到企業學習交流,帶領學生到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學習,掌握一線服裝崗位新技術,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豐富學生的技術經驗。對服裝服飾具體的生產流程、實際操作、銷售環節、崗位職責進行深入的觀察和體驗,與企業探討每一時段社會的主流趨勢,不同服飾種類消費群體的喜好,以及產品的接受程度、購買特征。除此之外,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的教學核心應以高端審美為主,培養學生對審美的敏銳覺察能力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學團隊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服裝、服飾設計展,通過對新穎高端的服裝、服飾的觀賞,多個環節的互動,引導學生感受服裝、服飾的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

2.2豐富教學的文化內涵

服裝與服飾是人類基本的生活需求,從皇帝發明衣服起服裝就與人類一同發展演化,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中服裝有著豐富的內涵,不同的服裝種類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當代高校對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應融合在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尤其是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關系的專業,更應該從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建立民族自尊自信入手。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出席外交活動時,所穿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衣服,完美的呈現了中國特色文化自身獨特的魅力,除此之外還吸引了眾多跟隨的潮流。民族服飾的文化內涵豐富而繁雜,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體系中,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適用于今天的優秀文化。開展相關的實踐課程是豐富文化內涵重要途徑,傳統民族服飾中很多具有特色風格的服飾是現代機械制造業仿制不出來的,即使仿制成功,也缺少其中的韻味。這就要求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生參與大量的實踐操作,才能掌握關鍵的制作方法和文化特色。

3.結束語

實踐是培養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關鍵舉措,是培養能夠適應市場發展的,具有多元化才能的復合型人才的保障,是完善我國高?,F代化教育體系的重要方針。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實操性和應用性也決定了實踐課程的重要程度,目前我國的課程體系缺乏具體的實踐安排,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不足。加強高校和社會的聯系,和企業的聯系,和其他學科的交叉聯系,加強課程的實踐操作是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向和基本要求。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還有助于學校的建設和教師體系的優化改革,是現代化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牛犁,崔榮榮,吳欣.基于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服裝設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紡織服裝教育,2021,36(02):107-111.

[2]張婷.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群教學實踐——以“服飾配件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21(09):202-203.

[3]李祖華.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服裝材料學”課程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6,37(07):134-137.

[4]李俞霏,楊永慶.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產學研聯合培養創新模式研究[J].紡織報告,2021,40(03):105-106+111.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湖北美術學院2019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與探索——以視覺藝術為導向的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思考》,課題編號:201919。

作者姓名:楊陽(1983-),男,漢族,湖南岳陽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服裝與服飾設計。

猜你喜歡
實踐課程服裝
少數民族的服裝
道具服裝
遷徙
對會計專業實踐類課程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思考
智能機器人實踐課程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芻議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創新研究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基于優勢學科的“材料化學實驗”課程改革研究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