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地區大竹蟶增養殖技術

2021-07-21 12:04郝詠芳
科學養魚 2021年6期
關鍵詞:大竹海區白對蝦

郝詠芳

(營口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營口 115000)

遼東灣位于渤海東北部,遼河攜帶大量泥沙和有機物在此入海,故沿海灘涂營養成分豐富,餌料生物蘊藏量大,為大竹蟶等灘涂貝類及其他淺海生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然而,渤海水土交換條件差,海域廣闊但水體較淺,自凈能力差,納污量小,生物資源豐富但生態鏈脆弱,較易遭到破壞。近年來,由于過度采捕及環境改變等原因,大竹蟶自然資源已近枯竭,而大竹蟶市場需求大,因此大竹蟶增養殖發展潛力很大。筆者于2016-2019年連續3年在遼寧地區進行了大竹蟶增養殖技術研究,現將其中的技術關鍵總結如下。

一、增養殖區域選擇

選擇潮下帶至20米水深的海區,沙底或泥沙底,海底平坦、開闊,歷史上有大竹蟶資源,餌料資源豐富;底質表層≥20厘米為細沙底或細沙含量≥70%的沙泥底,適合捕撈作業,無污染,敵害生物較少;水流以沿岸往復流為主,最大流速≤0.43米/秒。海水池塘要求池塘平整,提前清塘消毒,保持水深1.5米以上,進排水方便。

二、增養殖苗種規格及運輸方式

采用本地野生原種大竹蟶繁育的稚貝,要求殼長3毫米以上,最好殼長≥5毫米;苗種大小均勻、活力強,貝殼光亮、色澤好,無破損及雜物附著。大竹蟶苗種瀝去水后稱重,按苗與海水(0.5~1)∶10的比例(質量比)放入裝有沙濾海水的水產苗種運輸專用袋,充氧置于泡沫箱中,氧氣和水的體積比為(1~1.5)∶1,箱中放入冰袋。根據潮汐特點選擇在早晨或傍晚裝車運輸。運輸至增養殖海區后,再裝船將苗種均勻播撒于指定區域。增養殖底播時間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選擇風力5級以下、水域浪高1米以下的天氣。

三、增養殖密度的確定

增養殖播苗密度根據海區的底質狀況以及底播區的原有資源量適當調整,近幾年的經驗表明,密度控制在20~30個/米2,池塘增養殖密度可略微增大。

四、混養方式

大竹蟶與南美白對蝦或中國對蝦在海水池塘進行蝦貝混養,合理控制放養密度,在改善水質同時可提高產量;池塘利用率高,可實現低投入、高產出。海水池塘連續兩年進行了大竹蟶與中國對蝦、南美白對蝦混養模式的實驗,結果表明池塘水深1.5米以上,大竹蟶放苗密度控制在20個/米2左右,南美白對蝦和中國對蝦放苗密度為正常海水池塘單養放苗密度的1/2即可。

五、增養殖期間管理技術

大竹蟶增養殖區域要做好明確標識,禁止漁船進入捕撈以及在增殖區域內傾倒有害雜物,最好在周邊設置誘捕籠,誘捕有害生物。定期(每隔1~2個月)進行定點取樣、跟蹤監測苗種密度及存活、生長、發育情況。海水池塘混養,日常管理中根據池塘水質等實際情況加大換水量,少量投喂餌料,適時肥水;對蝦出池后,冬季加大水深,加強越冬期日常管理,基本可實現三者產量最大化。

六、病(敵)害防控技術

放苗前提前清除海區中池塘雜物及敵害,苗種投放后實行綠色、生態增養殖,不使用藥物。池塘增養殖要定期監測水質,勤換水,注意控制水草的生長。

七、采捕

2~3齡大竹蟶的殼長≥8厘米、肥滿度好時可收獲上市。近幾年的研究表明,海區大竹蟶增養殖回捕率可達10%~20%。采捕時間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海區增養殖通常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建議手工采捕。裝運時避免機械損傷,防風干、日曬、雨淋。

海水池塘實行蝦貝混養,最少也需1年才可上市,研究表明大竹蟶的成活率可達25%以上,但管理成本較高。對蝦一般采用拉網捕撈,大竹蟶可排干水進行人工采捕。

猜你喜歡
大竹海區白對蝦
北方海區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基站自定位精度研究
河套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驗
南美白對蝦養殖孢子蟲病頻發,實戰派專家的五點預防建議
高密度養殖南美白對蝦或者更容易成功
淺談南美白對蝦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大竹農商行向貧困村捐贈圖書
不要輕易辜負曾真心對你的人
黃瑜航??《年年有余》
大竹農商銀行掛牌開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