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夜晚的銀河:網絡中的喪親者

2021-07-22 10:43彭聞捷唐蘇勤
心理與健康 2021年3期
關鍵詞:銀河關懷關心

彭聞捷 唐蘇勤

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種認知:對于失去至親的人,安慰是很蒼白的。

在網絡上這樣的感覺更明顯。與喪親者素不相識,更隔著一個冷冰冰的屏幕,我們很想表達支持和鼓勵,可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選擇將自己的傷痛揭開,也不確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種多余的打擾,我們更不知道怎樣的關懷對于這樣一個陌生人是合適的。

其實,這些問題都沒有單一的標準答案。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喪親者愿意在網絡上敞開心扉的原因,體會他們分享的內容,進而學會合理地表達我們的關懷。

為什么喪親者愿意在網絡上分享?

網絡讓他們不那么孤單

國外一項對活躍在網絡留言板的流產女性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最常提到的使用互聯網交流的好處是“認識到自己不是唯一處在喪失和哀傷中的人”—有78%的研究參與者認為,互聯網讓她們感到不孤單。

經歷過喪親的哀傷和痛苦的人更容易在互聯網找到同類,跨越時間、跨越距離聚集在一起,互相溫暖。他們也會更相信自己能夠挺過悲傷,因為網上的其他人已經在這么做了。

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情況的人

當喪親者沉浸在悲傷中,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時,總有人能告訴他們:“這很正?!?。

痛失至愛的喪親者們在現實中常常找不到渡過悲傷的方法。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有許多可供選擇的社會劇本,如從容地節制哀傷、坦然地面對過往的喪失等等,但痛哭和“我還是非常難過”等悲傷的表達不在其中。而在互聯網的共享空間里,他們能找到一個相對安全且包容的傾訴地。

在某種程度上

?匿名表達帶來安全感

喪親者們還提到,在互聯網上將自己的經歷一字一句地打下來,允許他們在變得情緒化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整理自己的想法,別人也看不到他們的狀態,這讓他們感到舒服。

舒服這一點,有時被提煉為“安全感”。在網絡喪親互助論壇或者互助小組中,喪親者們表示他們在互聯網上感覺到自由、安全,因為是匿名的,而且能夠擁有很多不帶評判眼光的觀眾,他們稱這里“沒有評判,只有理解?!?h3>喪親者通常在網絡上分享什么?

研究發現,喪親者在互聯網上最常分享的就是自己的故事。他們回憶著與離世者的美好過往,也不時地敘述離別之后的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偶爾他們還會聊聊家常,分享自己向家人朋友或者專業人士尋求幫助的經歷。這對于分享者來說是個傾訴的機會,對于被分享者來說,他們也能有所收獲,正如一位美國喪親者在喪親互助論壇上的留言:“很高興我找到了這個網站……當我閱讀別人的經歷時,我獲得了一種平靜的感覺?!?/p>

與經歷密不可分的往往是喪親者的情緒,他們為親人的死亡而內疚痛苦,為他人客套的同情而憤怒,也可能會為自己要參與到社交場合而感到局促。

但他們不只是分享消極的情緒,他們也常對其他有相似經歷的人傳遞積極情緒。

有時,人們也會分享能給其他人帶來撫慰的句子、有啟發性的書籍和可以引發共鳴的音樂,推薦心理咨詢、互助小組等其他的支持方式,分享自我照顧的方法。

有相似經歷的人們還會盡可能地互相支持,在一個喪子母親的互助論壇里,人們不吝于表達歡迎,互相照顧感受,在特殊日子里共同紀念與慶祝,隔空取暖。

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書中,意外喪偶的女主人公,在種種經歷后在一個夜晚把憂傷與河燈一起放走,相信河燈會順著小溪流淌到銀河之中,以銀河作為她完成自我救贖的符號之一。

互聯網中的分享或許也是一次“放河燈”的過程,希望失去至愛的人們都能找到漫漫長夜中那一片溫暖亮麗的銀河。

我們在網絡上應如何表達對喪親者的關懷?

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常常會考慮的:想關心喪親者,但又怕冒犯,反而使得對方傷心,該怎么辦?

由香港善寧會編寫的《哀傷關懷及咨訊手冊》指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并沒有那么難。大部分的喪親者心里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支持和關心。表達真誠的關心和實際的關懷,多數喪親者都會接受。

在網絡上的對話也是如此

1面對喪親者的哀傷,想留言安慰又不知道怎么說,不妨承認自己的無力感:“我不知道該怎么說?!碑斎?,這并不代表除此之外真的什么都不說。雖然隔著屏幕沒法用身體語言表達關心,我們還是可以接一句“抱抱你”?;蛘呔蛦渭兊乇磉_認同和祝福,比如:“理解你失去珍視之人的感受,但逝者已逝,望你珍重?!?/p>

2盡量少表達“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避免對感到內疚的喪親者回復“不是你的錯,不要責怪自己”“你也無能為力”等等。這些話雖是出于好意,但喪親者可能很難相信,也起不到什么實際的作用。

3一些善意的、有實質意義的建議更容易被回復和采納。例如,留言“記得把錄音傳到云端,別哪一天手機突然壞了就沒了”善意地提醒一位珍視逝去愛人的錄音的答主保存好回憶,得到了該答主感謝?!按舐暱薨?,不丟人”的留言受到了喪親者的回復和認同。有人根據自己的見聞,提醒喪失伴侶的答主關注子女度過青春期可能會出現的矛盾,也收到了回應。

但提出建議時也需要注意照顧喪親者的感受,不宜對喪親者的生活進行過多的猜測和指導,說太多“你應該”,很容易會引起反感。

4此外,面對喪親者在網絡上敘述的個人經歷,特別是當遇到喪親者分享自己感到后悔或內疚的經歷時,在評論中對喪親者說“你本可以早點發現問題”“你沒有照顧好愛人”,問“他(離世者)到底是怎么去世的”以及爭辯喪親者對逝者做法的對錯其實都沒什么意義,還可能對喪親者造成傷害,理解和接納他們可能是更好的處理方式:“你感到自己做得不夠或認為是自己的錯,其實你正在表達你很愛他,你想為他多做些事情?!?/p>

在互聯網上,當喪親者尋找自己夜晚中的那片銀河時,我們可以去做關懷者,但不必做那個指路人,最好的關懷不過是以善意留言的方式真誠地陪伴著他們走過這一程。

猜你喜歡
銀河關懷關心
古今一脈相承,兼顧現實關懷
關懷理論視角下教師關懷關系的構建
問銀河
銀河升起
你的關心會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問銀河
關心
問銀河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親切關懷 殷切希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