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感恩教育措施與成效

2021-07-23 02:45滕杏美
速讀·上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教學成果應用措施小學語文

滕杏美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時代氣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教師教學中關注的核心創新改革話題。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德育素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教師的引導和教學對學生的德育素養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語文課程教學中,課文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感恩教學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往后相關教學的創新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感恩教學;應用措施;教學成果

感恩是培養學生人文思路的常見方式,在感恩教學中學生要意識到自己所享受的生活條件、教學所得并非理所當然,而是有人在一旁積極地奉獻價值,以此使學生對人的價值產生新的思考和認識,尊重并感念他人的勞動成果。小學階段學生的感恩對象主要來源于自身的家庭和教師,學生需要對家庭和學校教育體現出更多的認同和理解,在行為上做出更積極的嘗試,使自己積極的扮演好自身承擔的角色。

一、感恩教學中忌諱的一些問題

1.三分鐘熱度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的感性意識發揮著主導作用,導致其對一些問題無法做到理性分析和分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集中以某次活動對學生的感恩思想教育,結果可能使學生的狂熱心里迅速消散,對其生活實際的影響作用有限。對此教師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德育感恩教育,鼓勵學生在實際行動上做出積極嘗試,使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善意、愛意等多種基礎素養,促進相關感恩教學更科學有效地進行。

2.專業的“感恩”德育教育。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家長缺乏基本的育兒教育嘗試,學校樂于開展一些專業德育教學工作,導致相關的德育教學日趨“專業”化。專業的教育帶來更富感染力的說辭和震撼的場面,但對學生的實際啟發作用有限,導致其情感認知上幻想和實際生活脫節,使感恩教育帶給學生更多的困擾和逆反情緒。對此感恩教育應該更重視科學的潛移默化地引導,成人作為教育主體應該率先做出表率,再帶領學生更積極地表達自身的情感。

二、小學教學階促使感恩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1.給予學生實踐挑戰。在感恩教育中,最常見的方式應該是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嘗試和思考。例如日常性的鼓勵學生自己收拾飯后餐具,對自己的衣著進行個性化的挑選和整理,鼓勵學生自己整理房間等,都能使學生了解到家庭秩序的維護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并非父母必須承擔的義務。以此使學生認識到家長行為背后的價值,促進學生對家庭保持基本的感恩理念。對此感恩教育實則是對學生家長教育理念的更多考驗,家長要學會“放手”和科學道德教育,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家庭身份做到更積極的認同。

2.培養學生的基本經濟觀念。在感恩教育中,因為經濟問題而引發的家庭矛盾可謂家庭教育中司空見慣的內容,但更多的家長選擇對其忽略,或對學生的行為和情緒進行簡單壓制。這樣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帶來更大困擾,引起學生對父母的不滿情緒。對此教師在感恩教育中,可以對學生的基本經濟價值觀念進行引導,鼓勵學生了解父母的收入狀況,自己的日常開銷等,使學生從現實角度理解父母的難處,促使學生對父母表達出更多的敬意和理解。

3.培養學生的基本文明禮貌意識。在德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基礎的文明禮貌意識是教師和父母的共同責任。良好的文明禮儀意識能夠給使學生更從容的處理自身的交際關系,保持更積極的生活和認知狀態,促進學生情商的發展,促使學生對感恩理念做到更深刻地理解。相反缺乏文明意識,則可能使學生的行為更加封閉,更容易對外界的“干擾”產生負面的看法。對此教師在教學要從更實際的層面,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進行培養。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以訓練學生的語氣、語調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等。

4.鼓勵學生學會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除了父母和教師的主動教學外,感恩活動存在于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對馬路清掃工人心存敬重,對公交司機積極打招呼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做得是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背后付出進行調查和了解,促使學生從生活中習得更多嘗試和積極價值理念。例如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開展生活化教學,鼓勵學生對生活常見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潛移默化的使學生的視角轉移到生活中的細節內容中。

5.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聯系和合作。在德育教學中,家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對學生的行為意識也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傳統教學中“告狀”的溝通思路應該被剔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積極、中肯地評價,讓父母切實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家校之間的“默契”聯系,給學生施加更積極的影響。此外學生作為家校合作討論的主體,也應該參與到家校討論中去,使學生的溝通意識、自主自覺意識有效發展。

三、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感恩教學的一些成效

學生對自己的“所得”做到更多樣思考。在科學的德育教學理念下,學生應該對自己“獲得”東西路徑做到充分了解,進而對給予自己“饋贈”的人保持感激。例如對教師的積極評價和教學關注表現出更強的認同行為。懂得在家庭獲得中更積極的承擔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等。除了學校和家庭,學生也要學會更積極的處理自己的社會關系,如對同學活動的積極參與、對班集體表現出更高的認同,在社會活動中學會積極的組織語言解決現實問題等,使學生的積極價值觀、世界觀得到更有效的塑造。

四、結束語

農村地區因為經濟問題,學生父母、教師在執行感恩教育策略上可能存在更多困難。對此教師要做好在課堂上對學生綜合德育意識的有效教導,在實際生活中嘗試保持和學生家庭更積極的聯系,給出學生家庭教育更多的科學管理建議,促使學生的感恩德育意識得到更有效地培養。

參考文獻

[1]肖漢偉.農村小學感恩教育措施與成效[J].小品文選刊:下,2020(02):68-68.

[2]朱禮仁.農村學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對策[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9(11):6-7.

猜你喜歡
教學成果應用措施小學語文
注重教學成果轉化,拓展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三進入”的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服裝 CAD一體化教學課題論述
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分層教學研究
探析關于儀表編程自動化技術及應用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