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岡山精神對國有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啟示

2021-07-26 07:20雷豪陽彪
經營者 2021年12期
關鍵詞:井岡山力量革命

雷豪,陽彪

(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0000)

一、井岡山精神形成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敗,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并領導了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根據形勢發展,毅然率領部隊進入羅霄山脈,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革命根據地先后打破了國民黨四次“進剿”和兩次“會剿”,“星星之火”逐步成長為“燎原之勢”,為革命保存實力的同時產生輻射效應,贛南閩西、湘鄂西、海陸豐等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起來。

井岡山的斗爭先后歷經一年半(1927年10月—1929年1月),是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取得全面勝利”的開端,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典范,期間進行的系列探索、變革與創新奠定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基礎。系列探索、變革與創新舉措以邏輯圖梳理如下。

井岡山斗爭期間基本舉措梳理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一系列的變革舉措大多有原創性的突破,按照企業管理的表述方式,我們可以做如下的總結。

思想突破——系統分析當時革命面臨的內外部形勢,以事實說明了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的可能和紅色政權存在的價值意義,在反“左”傾、反“右”傾錯誤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統一了思想,堅定了理想信念。

思路突破——實事求是總結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總體思路。

戰略突破——不再簡單復制俄國“十月革命”經驗,改變直接攻打中心城市的策略,開始執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戰略路線。

戰術突破——改變打大規模戰的策略,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作戰原則,開創游擊戰術;以時間換取空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運動中消滅敵人;在局部造成以強勝弱,集中優勢力量各個擊破,最終實現由小勝積大勝。

治理方式突破——推行“支部建在連上”措施,繼續實施黨代表制度,突出政治訓練,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管理方式突破——以士兵委員會為載體,實行軍隊內的民主管理;嚴格軍隊作風紀律,提出最初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優待俘虜,通過政治教育、民主管理對俘虜兵進行改造,轉化為紅色政權的力量。

基礎力量突破——進一步擴大統一戰線范圍,更加重視農村農民力量,通過土地革命、普及政治教育等方式加大宣傳、組織、武裝群眾的力度,增強軍隊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組織一切力量鞏固根據地。

經過歷代領導人對井岡山斗爭先進經驗和優良傳統的提煉升華,形成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绷暯娇倳涥P于井岡山精神的重要論述,是我們理解認識井岡山精神深刻內涵的根本指導。對于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而言,這一精神內涵更具新的時代價值和意義,特別是要傳承弘揚敢闖敢試、創新突破的精神。

二、國有企業推進現代化管理的建議

國有企業為什么要創新突破?從定位來看,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理應走在前、做表率,更加突出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實現企業在規模、產品、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快速突破;從現實來看,國有企業面臨新的競爭環境,有國際政治博弈的威脅、有技術封鎖的威脅,也有本身管理僵化、技術落后、效率效益低下的威脅,一旦放開市場競爭,國有企業能否一如既往引領發展,能否更加扎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如果沒有創新突破,回答這樣的問題是不會有底氣的。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有企業必須進行一次由內而外的大轉變,從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的角度來講,這個轉變意味著不是改良、小修小補,而是再次突破、再次創業,是立足自身,為適應發展形勢的全面重構與重塑。

第一,注重創新的常態化、持久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不僅是對軍隊的重組與壯大,更重要的是對政權建設、基礎力量、組織方式的全面重塑,在持續的資源重組運用過程中鞏固根據地力量。創新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離開現有基礎憑空造出一個從來沒有的產品或模式,創新更多的是對資源的有效組織,對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等路徑依賴的突破。當前形勢下的創新更要做好持久性的準備,因為內外部競爭是長期的,產品的創新是常態化的,只有把創新的路走好,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注重戰略和戰術的協調性?!稗r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貫穿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始終,過程中雖然有根據地的變化,政治、軍事策略的變化,但總的方針是沒有變的,它一直指導著革命行動,直到取得最終勝利。戰略是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積聚力量,對于企業而言,一個時期的戰略必須是明晰的,至于如何統籌、如何協調、如何組織力量進行落地實施,就交給戰術。戰略是目的,可以很宏大,但一定是具備指導性、引領性的;戰術是手段,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舉措,能夠用成效佐證、支撐戰略的正確性。只有戰略與戰術實現充分協調,才有可能實現最想要的成果。

第三,突出關鍵核心。井岡山斗爭的核心是鞏固紅色政權,而鞏固紅色政權的核心力量是武裝,所以是“槍桿子里出政權”。圍繞強化武裝,我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其中有對軍隊本身的,也有對相關支撐力量的戰略、管理措施、基礎條件變革,最終都指向一條——增強武裝。武裝強,“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才能逐步實現。企業的關鍵核心是什么?是產品。在新的競爭環境下,能夠直接打敗對手,取得市場優勢的就是產品,如果這個“武裝”不夠強,乃至于沒有核心,其他舉措就站不穩,就會因外部環境變化而產生“左”傾、“右”傾的風險。企業的建立大多是由于業務的需要,即業務先于產品,當企業正常運轉并且要參與到競爭中去時,產品的地位和價值就凸顯出來了,此時業務就要圍繞產品來開展,為提升產品的質量、產品生產的效率效益而配套相關的業務。國有企業推進現代化管理,要首先將業務與產品調換一下順序,落實“產品第一”的理念,先看產品,再推業務。

第四,重視問題。解決問題是“破”與“立”的關系。井岡山斗爭時期,逐步解決了“左”“右”兩種聲音的問題,革命的理想信念便樹立起來了,分析清楚當時復雜的內外部形勢,紅色政權存在的價值和方式便立起來了。企業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從一定意義來講是企業運轉的一種積極表現,它意味著企業正常運轉遇到了阻塞,需要進行階段性的調適。有效解決了問題,企業的運轉就會重新好起來,甚至會運轉得更好。在企業內部,重視問題、解決問題要摒棄三種錯誤態度:一是認為問題就是麻煩,以規避為主;二是認真找問題、分析問題,但落實舉措避重就輕;三是熱衷于找問題、解決問題,把解決問題當成政績,問題解決在表面,有一點效果就行。三種態度集中反映的是管理的官僚化。重視問題更多是看到解決問題后產生的積極效果,或者是以結果為牽引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是要系統地解決,換句話說,解決關鍵性的問題,是國有企業更好推進改革發展的一條捷徑。

第五,積小成大,從局部突破積累到全面突破。企業的創新與突破之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全面的突破必然是從量變的積累開始。以產品為例,在不具有絕對優勢,自身產品還不能有效戰勝對手的時候,就需要找準應對策略。對于那些能夠影響企業改革發展大局的重點產品,企業要敢于舉全體之力攻克,在技術攻關、高效投放、質量保證等方面首先取得優勢,造成局部的以強勝弱;在整個積累的過程中,企業除了獲得市場、經濟效益外,更多的是積累了人才、團隊、技術、資本、公共關系等資源。任何一點小的突破都孕育著全面突破的可能,重點在于企業能不能看到“星星之火”有這個“燎原之勢”的可能,能不能推動并守住這個可能。

三、結語

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不斷實踐中迸發出新的火花。作為國有企業,弘揚井岡山精神的重點在于傳承和弘揚,在于深耕優勢領域,不斷做強做大做優國有資本;對標科技自立自強,在新的領域、新的模式方面敢闖敢試,以實實在在的創新突破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猜你喜歡
井岡山力量革命
百年大黨壯闊歷程《井岡山會師》
走進革命圣地:井岡山
星火燎原的井岡山記憶
中國的出行革命
麥嘜力量 (一)
孤獨的力量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懷疑一切的力量
顏色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