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方法

2021-07-28 17:11王一卓
速讀·下旬 2021年5期
關鍵詞:節奏感樂器節奏

王一卓

音樂是一門藝術,能給人們帶來視聽享受。節奏是一個重要的音樂要素,隨著節奏長短、高低、強弱的變化來構成音樂。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通過節奏訓練全面展開音樂教學,將節奏作為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使學生融入音樂氛圍中,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利用身體律動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

為了達到較好的音樂節奏訓練效果,教師可利用語言、聲音、動作等展開節奏訓練,豐富音樂表達形式。達爾克羅茲認為人具有天生的節奏感,在音樂的伴奏下,身體的大肌肉能夠做出律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音樂節奏下,自然放松狀態,隨著音樂做出律動?!恫菰褪俏业募摇肥且皇變让晒琶窀?。教師先播放蒙古生活圖片,引導學生領悟蒙古風情,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然后播放歌曲,帶領小學生做出動作。教師發現小學生沉醉在音樂中,身體也會不自覺發出律動,跟著音樂搖頭、點頭、拍手、跺腳、聳肩。通過肢體動作表現音樂,讓學生在放松自然的狀態下感受音樂節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音樂,同時還能促進音樂對學生的熏陶,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二、以游戲方式進行節奏訓練

小學生好奇心強,提高節奏訓練課堂趣味性能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保證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如在教學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樂器進行演示,之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節奏模仿。游戲開始時,教師說“二分音符”,學生要用手掌打出拍子“×—”;教師說“四分音符”,學生要用手掌打出拍子“×”。通過模仿游戲,能促進所有學生的參與,使學生在輕松課堂氛圍中學習枯燥的音符知識,并有效掌握音符知識。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想象力,通過身體活動帶領學生進行節奏訓練。身體帶動節奏訓練的方法不受時間、場地等限制,既簡單,趣味性又強。如在教學《歡樂頌》時,教師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畫出不同形狀,每種形狀又代表身體的不同位置。如三角形代表拍手,圓形代表拍腿。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帶領學生邊唱邊做動作,以感受節奏。之后教師指揮,學生根據游戲規則做出相關動作,速度由慢到快。最后,教師播放《歡樂頌》音樂,學生跟著節奏進行表演。這樣訓練,效果非常好。

三、引導學生感受實際生活中的音樂節奏

一直以來成功的作品創作都是從真實生活中獲取靈感的,并在融合生活要素后提高作品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音樂家普遍注重生活細節,經常聆聽日常生活或自然界的聲音,將其結合音樂作品中。因此,在音樂節奏教學中,應利用簡單的事物加強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使學生能自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音樂知識。教師要多為學生創設感受生活音樂節奏的活動,如引導學生傾聽雨天的雷雨聲、風聲,小鳥的啼叫聲等,讓學生通過生活理解音樂節奏,體驗音樂來源于生活。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節奏形成更形象的認知,加強學生對節奏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對生活的音樂節奏進行模仿,如借助動物走路情境讓學生模仿公雞“咔咔”走路,馬匹“嗒嗒”走路。教師根據學生的模仿進行樂器演奏,以讓學生通過聽和實踐對節奏形成更深的認知。教師也可以利用節奏模仿生活中的象聲詞,如用咚咚、咚咚(× ×|× ×||)模仿人的心跳聲,用嘀嗒(× ×)模仿鐘表的走針聲,用咚咚咚(× × ×)模仿敲門聲,目的是強化學生對節奏的理解,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知。

四、通過樂器培養音樂節奏感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音樂課程要培養小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節奏是樂器演奏發出的,所以,把樂器引入到音樂課堂中既是音樂教學的要求又能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首先,教師通過演奏樂器,讓小學生把握節奏。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演奏樂器,親自感受音樂的節奏。在教授《月亮月光光》時,教師播放歌曲并讓學生熟悉歌詞。接著,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跟唱。學生一邊唱一邊體驗歌曲的節奏。教師提醒:我們可不可以用樂器來表現這首歌曲呢?小學生紛紛拿起了蛙鳴器、三角鐵等打擊樂器,體驗歌曲的節奏。最后,教師提醒:我們可以通過易拉罐、牛奶罐、豆子等制作環保樂器。學生在課下開始探究環保樂器的制作,然后在課上用自制的環保樂器再次演奏《月亮月光光》。本課教學中教師先用樂器演奏,讓學生通過聽覺,把握音樂節奏,然后自己動手演奏,親自體驗節奏。通過自制樂器演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小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

五、通過音樂創作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音樂課程要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創編能力。所以,音樂教學中都會有音樂創編環節,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音樂創作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上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要通過音樂作品的傾聽然后進行節奏創作。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自行創作,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重要促進作用。音樂知識的學習是基礎,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節拍是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小學生年齡小,但是思維卻天馬行空。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小學生理解音樂,從而更好地創編音樂?!秳游锸澜纭纷屝W生從動物的叫聲中體驗到“X”“XX”“X—”三種長短不同的節奏,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想象動物的動作并表現出來。上課開始,教師播放很多動物的聲音,然后提問:你喜歡什么動物,能模仿出它的聲音嗎?小學生紛紛模仿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叫聲。聆聽歌曲《在農場里》,體驗歌曲節奏,想象歌曲中動物的動作。然后,教師唱上半句,小學生唱下半句,模仿動物的叫聲。最后,教師提示:把你喜歡的動物編到歌里唱一唱,并做出動作。小學生活潑好動,立刻開始行動,課堂氛圍非常高漲。最后,教師評選出最佳創作獎和表演獎。小學生先通過聽音樂把握節奏,然后自己創編音樂,進一步鞏固對三種長度節奏的把握。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樂器,使學生將生活中可用的素材,在發揮想象力的基礎上變成樂器,使學生體驗音樂學習的樂趣。如利用空礦泉水瓶,裝上沙子,制作成打擊樂器,模仿沙錘的聲音。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的聲音不同,學生在制作樂器的實踐中可以加強對節奏的感知,提高音樂學習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合理展開節奏訓練教學,才能發揮節奏訓練價值,實現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將節奏訓練作為重點部分,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來加強訓練效果,逐步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猜你喜歡
節奏感樂器節奏
花有自己的節奏
學樂器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樂器
論節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節奏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于節奏感的培養
淺談小學低段學生節奏感的培養——以《調皮的小鬧鐘》一課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