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斯瑞潛行

2021-07-29 19:06韓璐
21世紀商業評論 2021年7期
關鍵詞:抗體基因生物

韓璐

2002年,三位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在美國新澤西州,以5000美元成立了金斯瑞生物科技。2004年,金斯瑞在南京注冊時,起步只有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實驗室,以及一張簡陋的實驗桌。

19年后,金斯瑞市值達為600億元(720億港元),高瓴資本剛剛以約70億元的代價,重注了它。

金斯瑞最初從事基因合成,本是生物制藥價值鏈的一小環,通過生物及化學手段合成或者修改出用于特定用途的雙鏈DNA序列,將他們通過載體轉入細胞從而表達出蛋白、抗體等生物制劑。2008年左右,金斯瑞在基因合成的細分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現在的市占率也超過25%。

金斯瑞的不凡之處在于,從核心技術出發,漸次構建了四大平臺:生命科學受托研究機構(CRO)平臺、生物醫藥合同研發生產(CDMO)平臺、細胞治療平臺(傳奇生物)及工業合成生物產品平臺。

2015年上市時,金斯瑞收入只有5億多元人民幣(8670萬美金),CRO貢獻了88.7%,2020年,公司收入達到25億元,CRO占比降至64%,傳奇生物也在納斯達克分拆上市,市值350億元人民幣。

目前,金斯瑞首位參與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癌癥患者,無病生存期正式超過5年,也就是理論上的“治愈”狀態,在生物醫藥界,這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2019年,公司規范了公司治理,制定了輪值CEO制度,按年輪值。柳振宇本是金斯瑞歐洲地區部總裁,2020年8月回國,成為第一位輪值CEO。

《21CBR》記者獨家專訪柳振宇,這位海歸科學家,科普了所從事的業務,復盤了其持續生長的生意邏輯。

“定制”突圍

2009年,我加入金斯瑞,在美國做博士后,主要從事生物基礎研究,想嘗試生物產業的機會。

那時,生物制藥領域尚未形成產業化。國內很少有人敢做創新藥,也找不到投資?;貒蛢蓚€選擇方向:去醫藥公司的研發中心,或者進入生物技術領域,比如生命科學相關的試劑、儀器設備公司以及技術平臺,包括CRO、CDMO產業。

接觸金斯瑞時,公司CRO業務在美經營了7年,在中國也5年了。一位圈內朋友有和我說,要更大挑戰,不妨考慮選擇CRO企業,我就決定加入。

早期,金斯瑞以基因合成為核心,我們接收客戶訂單,按照一對一定制,完成客戶需要的基因合成或其他相關服務,例如合成蛋白、抗體、多肽等。

2008年左右,我們成為基因合成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公司,很多人好奇,怎么做到的?部分是模式差異。

CRO的客戶群多而廣,學術界和工業界客戶均有,我們服務過的客戶數量超過20萬,單個項目小、周期短。

大部分外國公司采用目錄產品制,提前備好貨,產品一上市,有規模效應,前期資金與市場調研投入成本大;金斯瑞采用現代工廠式的生產模式,“定制化”按需生產,只是單一訂單的金額不大,業務穩定性弱些,但兼顧響應速度與個性化。

起初,基因合成昂貴,每一個堿基對要數美元,一條基因定價幾萬美金,金斯瑞憑借自主開發的技術,直接將其價格大幅下調,直接將每個堿基價格降至零點幾美元,合成一條基因的單價降至幾百美金,且一周內交付。最終,我們贏在了高效率、低成本。

2004年,金斯瑞在南京設立建立研究中心及生產基地,定制蛋白和抗體服務進入中國。

回國有三個考慮:第一,國內CRO行業相對早期,順應國醫療大健康產業的發展,CRO一定是增量市場,空間大。第二,大量科學家回國發展,行業有人才儲備。第三,資本關注CRO了,只是沒有現在那么火。

向下游走

我加入金斯瑞有2個重要契機,2008年,公司計劃引入投資,有意從CRO向CDMO延展,擴展更下游的服務,內容涉及藥物臨床前的研發外包服務。

剛開始的生物藥相關業務,金斯瑞主要聚焦在單克隆抗體藥物開發,10多年的積累,建立了一系列抗體藥開發技術平臺,于是,從抗體發現業務自然延伸到更下游的CDMO業務。目前,已與國內外數百家客戶建立數千個項目的合作關系。

之所以向下游走,因為CRO客戶有需求,希望金斯瑞有一個一站式解決方案,一起完成臨床申報的各環節。單從利潤率來看,CRO業務的毛利更高,可藥物臨床前研發市場規模更大。

那時候,各地生物產業園區不斷興起,一批生物藥公司正在成長,特別抗體、蛋白類藥物,大量開發、生產外包的需求出現,CDMO為他們提供用于臨床生產及商業化生產的服務,是一個重要且持續增長的賽道。

我加入時,所在的部門是新藥篩選部,做一些生物藥的早期研發以及相關藥物的篩選。除了新藥篩選部門,金斯瑞當時組建了好幾個新部門,都是從蛋白、抗體、多肽、基因等業務延伸出去的,多為客戶做生物藥開發或者負責臨床前的某些環節。

我們CRO業務起步早,轉向CDMO也趕了早集,現在諸多知名的同行,那時處在醞釀期。

向CDMO延展不太容易,企業要建立起一個能力平臺,包括廠房、設施、儀器、設備、人才、內部流程,要兼顧生產、研發、商務、客戶管理等能力。

CDMO工業客戶為主,客群數量上比CRO小不少,業務特色是要求高、項目大,從談判到交付所花費時間更久,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會更高。對于團隊來說,既要有商務能力,也要懂藥物開發。

醫藥工業領域講究口碑,客戶看中既往案例,加上在抗體、蛋白等有開發經驗,慢慢從初創型生物藥公司,升級到中大型客戶。

另外,CDMO涉及GMP和廠房建設,投資規模動輒數億美金,相對重資產。金斯瑞2015年港股上市后,才在鎮江建立CDMO生產基地。

2020年,CDMO已從獨立事業部,升級為“GenScript ProBio/金斯瑞蓬勃生物”品牌,蓬勃生物也是國內mRNA疫苗界最大的上游平臺。

金斯瑞的CDMO業務有其獨特性,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對于生物大分子,無論是DNA還是RNA,還有蛋白和抗體,金斯瑞都有積累。

近幾年,金斯瑞將GCT(細胞與基因治療)提升至戰略高度。子公司傳奇生物聚焦于GCT產品,蓬勃生物則將GCT的CDMO作為重要方向。GCT行業發展迅速,既給傳奇以機會,也給CDMO提供更多空間。

如果以抗體為參考,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有重磅抗體藥上市,一些生物藥公司選擇自己做,一些選擇外包,形成了巨大CDMO市場;GCT甚至有更強的外包趨勢,因為工藝更加復雜,外包給專業CDMO公司是明智的選擇。

另外,GCT產品價格高,專業化的CDMO外包可降低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價格。

GCT的一個關鍵是質粒和病毒,金斯瑞是最大的基因合成服務商和分子生物學供應商,質粒是基因合成的下游,金斯瑞有深厚長期的積累。另外,金斯瑞和傳奇在開發CAR-T過程中積累很多GCT工藝經驗。

2020年,CDMO業務收入增長78%,達到4040萬美元,其中基因和細胞療法CDMO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48%,抗體藥增長78.2%,國際客戶的收入增長超過150%。截至去年底,共有25個臨床前開發項目,6個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臺(SMAB)共同開發項目和2個臨床期項目正在進行中。

先人一步

金斯瑞也交過學費、踩過坑。

我們做蛋白能力很強,別人要什么做什么,心想做成產品應該很賺錢,毛利率非常高。這種屬于長尾產品,它放在那,就像有一個成品,你只能開發給一個客戶,如果做成一個產品,可以做一百份,別人來買,成本低,效率高。

我們開發了很多產品,商務、生產各方面一度感覺不錯,對比眼下的標桿公司,甚至技術參數更優秀,嘗試了近兩年,結果是不怎么成功。后來反思,本質上沒有在商務端理解透,沒找清楚業務特點。

做產品,講究品牌優勢。如果有人長期占據市場,一個后來者想獲得成果,要花費比想象中多很多的代價,甚至還不一定成功??蛻粜枨笠坏┍粷M足,不是因為做得好就行,你甚至都沒有機會展示給客戶。

我們只是單純地認為別人能做,自己能力夠強,也可以去做,事實證明這不行。

現在,金斯瑞發展快速的業務,都有“先人一步”的優勢,不論CRO、CDMO或細胞治療。

2014年,金斯瑞進入CAR-T領域,成立傳奇生物(時為細胞治療事業部)。

當時,全球做CAR-T的公司不超過20家,臨床項目只有10來個,金斯瑞幾乎可以與它們齊頭并進。

在體量上,CAR-T不如抗體藥物,因為可能完全治愈癌癥,前景更好,增速更快,細胞治療領域關聯基因合成和分子生物學技術,金斯瑞有基礎,又能順勢而為。

到今天,全球至少有200家公司在做CAR-T,臨床項目可能有500個。我們的1類新藥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于今年5月獲得美國FDA優先審查。

我們現在的四大板塊,階段各不相同,CRO接近20年,行業成熟度高,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發展非常穩健,去年收入為2.5億美元,同比增長44.4%,高通量基因產能增長約60%,成本上會更具優勢。

其他新的業務,盈利性沒有那么強,市場大,增速快,后期會有規模效應。

對于CDMO業務,我們會加大在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的投入,利用在質粒方面多年的積累,擴展到病毒單抗相應的CDMO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競爭。

總結金斯瑞的業務發展,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一定結合自身背景、外部環境思考現在和未來的增長點,比如同賽道的競爭狀況,業務的可持續問題?;谶@些思考和業務,再考察周邊的市場,看看產業鏈上下游或者橫向的周邊市場,有沒有更深的機會。

每一次業務延伸,都是基于戰略定位及業務主航道,對公司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和戰略再定位,包括資源積累、外部競爭、團隊能力等等。

我們每年有戰略會議,每年是一個小循環,每三年是一個中循環,每五年是一個大循環,不斷去探尋,慢慢地,選擇會變得很多。真正做的時候,根據資源、資本、團隊,可以來決定做哪些,等到下一年,可能有微調,也可能開始新的東西,甚至放棄部分業務,以保證在主航道上永不迷航。

總結過去20年,金斯瑞競爭力的形成,可以有4個方面:一是重視創新,長期積極投入研發,在基因合成方面做到全球第一;二是在運營和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提升運營效率;三是重視人才,在全球員工總數近5000人,其中39%以上的員工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最后,清晰的全球化布局。

猜你喜歡
抗體基因生物
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的臨床意義探討
第12話 完美生物
修改基因吉兇未卜
生物趣多多
全國唯一人源化抗體小鼠 進入藥物開發應用階段
一種用于抗體快速分離的嗜硫納米粒子的制備及表征
基因事件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