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媒體導向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2021-08-01 07:03李旭
教學博覽 2021年7期
關鍵詞:價值觀新媒體大學生

李旭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科技的進步,新媒體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代大學生作為一種新生力量,其接受能力更強,可以進一步感受到新媒體環境的魅力,并因此受到了各種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影響。本文從新媒體的概念及其環境的特點出發,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各方面影響,并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為例,深入分析現今由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帶來的優劣點。并提出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出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建議及其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價值觀

現今,新媒體的影響已經成為不可扭轉的時代潮流,任何一名在校大學生都會受到新媒體導向的影響。新媒體的優點具體體現為加快了信息的傳播與交流,這無疑為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其價值觀形成帶來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小覷。本研究通過分析新媒體導向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雙向影響,從多方面分析消極影響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提出對策,從而達到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目的,對大學生在新媒體導向下養成健康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方法

1.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督和管理

雖然新媒體的魅力及其使用率的高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開放性和門檻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流通越來越便捷,不及時加強對新媒體的規范,首先受到迫害的就是以當代大學生為首的青少年們。雖然我國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相關法律法規[5],但是這樣的制度還不夠全面,力度也尚且有欠缺,既容易讓有心人士鉆法律的空子,造成很多不良信息的再次流通。所以政府應該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只有現在把網絡的規章制度編纂完善,不給有心人留下一點可乘之機,未來才好以逸待勞,享受一個平靜祥和,美好便利的新媒體網絡環境。

2.不拘泥于形式,培育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利用新媒體創新來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改進方向,因為針對現今的形式來看,新媒體具有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強大的生命力,又被大學生所喜愛,這就提供出一條很好的引導方向和引導手段,方便學校從領導階層做起,改變觀念。在智慧校園流行的現今,并不應只局限于把數字化平臺應用于教師講課方式的改進上面,而是要多層次地挖掘新媒體的功能和魅力,從管理層就開發其功能和作用,并發動師生對這方面的重視,多把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傳送到大家看的官方微博和公眾微信的平臺上,讓這些觀念在平時就深入人心。與此同時,教師們也應當與時俱進,創新教育方法,使得自己的課堂可以更加的豐富豐滿,從而受到學生的喜愛和贊同,并進一步得到提升學生價值觀及思想政治水平的目的。長此以往,新媒體就可以與對大學生的教育緊密貼合,最終將新媒體環境作為一種機遇和挑戰,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新媒體素質培養教育

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新媒體素質的培養工作,更明確地來說,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教導大家如何分辨信息的真偽,更加理性地對待新媒體信息。這就需要當代大學生先明白自己的定位,不能過度自滿,自以為在網絡上開闊了視野、見識了很多就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從而被有心者利用,上當受騙。而大學生的定位要建立在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本身的社會經驗太少,而現今獨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保護也過度,讓他們缺少社會實踐的經驗,從而不能認清自身所處的困境,也就無法分辨哪種才是有用的信息。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開設相應的課堂,幫助大學生辨識和學習各種錯誤的信息,在充分了解新媒體這個特性之后,主動判斷、規避風險,形成一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4.強化對大學生的引導,走出“宅”模式

所謂的“宅”,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一種懶的狀態。而更改這種模式的首要條件,是要讓當代大學生學會動起來。所以,從學校的角度上來說,不僅要教書育人,教會大學生一種正確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更是要多組織一些新鮮的、有價值的、互動性強的社會實踐性活動。如此一來,就可以從強化大學生的社交關系入手,讓大學生走出自己的空間、走出網絡世界,多與人交流,這樣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在豐富生活的同時也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改進、自我創新。在擁有一個健康的學習模式之后,擁有一個健全的、積極向上的人格。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取向的建議

1.高校方面要發揮主體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取向。高校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平臺、學校宣傳欄、校園廣播站等,把握好對社會輿論的主導權,關注時事熱點話題,發布帶有引導意義的內容,吸引大學生群體的目光,調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建設的積極性。另外,高校各相關部門要強化對網站平臺的管理,定期舉行與熱點類話題相關的主題活動,邀請相關領導及老師對學生的不當言論進行針對性引導。

2.政府方面發揮監管作用,為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好外部環境。一方面,政府通過建設完善的法治體系,盡快出臺有關法律條文,強化公民道德意識,打造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另一方面,政府要保證對大學生群體所關注的信息及時且公開。反觀近年來爆發的社會性群體事件,正是因為信息沒有做到及時公開,導致輿論擴大,政府應及時粉碎謠言,引導大學生群體辯證的對待事物,解決信息盲點問題,擴大大學生群體對公共信息的獲取渠道。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王龍,李二娜,武志杰.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及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5-10

猜你喜歡
價值觀新媒體大學生
我的價值觀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