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直播視角下的泛娛樂思潮研究

2021-08-03 21:03荊奧棋
今傳媒 2021年7期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網絡直播

摘 要:在資本助推與新媒體技術的協同作用下,娛樂開始逐漸越界于娛樂之上,超越其核心限度,逐漸滲透在社會各個層度,成為影響青年學生思想的重要因素。網絡直播,作為泛娛樂化視閾下新興的一種娛樂方式,依附網絡文化開始高速、蓬勃興起與發展。大學生作為網絡直播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心理狀態與價值觀取向變化,一定程度上能夠在直播中得以體現。因此,本文從大學生觀看網絡直播的現狀以及其對于當下網絡直播中存在的各種現象入手,探究泛娛樂化思潮對大學生群體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消除策略。

關鍵詞:網絡直播;泛娛樂思潮;大學生群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1)07-0024-03

“泛娛樂化”,也可以通俗地被理解為“超限娛樂化”,即在應該嚴肅與應該娛樂的場合,均采取娛樂的方式,來取悅觀眾,進而提升媒體生產效益的一種趨勢。當下以網絡直播為代表的新興娛樂方式充溢,促使娛樂超過娛樂邊界,全面攻陷與滲透社會生活。新聞、社科等類型的節目也開始趨于娛樂化,這種思潮迎合了資本,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當代青年的基礎認知,不利于其形成正確完善的價值觀,剖析泛娛樂思潮,能夠謹防大學生從“娛樂”變為“愚樂”。

一、長春市大學生網絡直播使用情況

(一) 問卷設計及制作

針對大學生網絡直播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問卷,其制作與發放采用紙質與電子版并行的方式,在學校主干道等地,研究組隨機進行電子版問卷發放,而在教室等地則采取統一的紙質版問卷發放的形式。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專業、性別等基礎信息,還包括其使用網絡直播的頻率、用途、時間,同時還調查了其在使用網絡直播之后出現的心理與習慣改變等內容。力求最大程度收集網絡直播視角下的泛娛樂化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具體影響。

(二)問卷發放與回收

本調查以長春市某高校大學生及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了網絡直播對大學生生活及學習產生的影響,進而通過問卷情況,來研究網絡直播對學生價值觀、思維習慣及學習習慣等的深層次影響。本次調查選取學校的不同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圖書館、教室、學校主干道等),發放了500份調查問卷,共計回收問卷474分,其中有效問卷462份。被調查者主要集中于低年級階段,畢業生年級相對較少。

(三)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

據調查顯示,在被調查者中看網絡直播的學生人數占受調查總人數的70%,共計323位學生,其中男生226人,女生97人。而針對受訪學生利用網絡直播所涉獵內容,本文進行了集中整理,結果如圖1所示。

經調查顯示,男大學生運用網絡直播平臺,主要是用于游戲直播以及興趣直播,尤其以游戲直播為主,因此,其與男性看直播總人數呈現出了一定的相關性。而女大學生則傾向于用直播軟件觀看明星綜藝、電商帶貨,其中電商帶貨的直播用戶比例相對較高。而一些受訪女大學生也表示,對于網紅帶貨或明星綜藝都是其日常主要的娛樂手段,因此,此兩項也表現出與女性受訪者數量呈相關性的特征。此外,興趣直播以僅低于游戲直播的人數位居第二,筆者對投選這一選項的大學生進行了跟蹤采訪,其中大學生們表達了多觀看包括但不限于手工、繪畫、樂器、攝影、球鞋分類等興趣直播。而受訪的部分大學生也將直播應用于學習中,如考研學生參加考研課程直播等,由此可見直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

二、網絡直播視角下的泛娛樂化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分析

(一) 消極影響分析

1.理性思考空間壓縮,二次思維產物泛濫

在泛娛樂化思潮下,全民可參與到事件的評論當中,無論是惡性的社會案件,還是嚴肅的新聞事件,評論區不乏出現一些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言論,久而久之,大學生在被動接受大量的觀點類信息后,逐漸會產生思維惰性,本應該引發理論思考的空間被擠壓與剝削,而經過他人或“大V”二次加工的產物開始充斥市場,例如,一些直播軟件常常以誘導性別對立作為視頻制作的核心,來煽動用戶不良情緒。大學生還未接觸社會環境,受到不理性聲音的不斷影響,其價值觀自然易潛移默化地被改變。在大學生思想意識薄弱的關口,“拜金主義”“奢靡主義”等一些腐朽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想趁虛而入,使得大學生逐漸深陷價值泥淖之中,如“精致窮”等風氣就曾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1]。

2.時間沉沒成本增加,學生自制力下降

互聯網誕生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娛樂方式的改變,以抖音等短視頻軟件的發展與繁榮為例,APP設計者利用算法與大數據原理,讓用戶能夠在數十秒內完成多個視頻內容的接收,讓其不斷沉迷于直播視頻的持續刺激當中[2]。而大學生正處于奮斗的關鍵時期,承載著國家發展的希望,決定著國家的未來,泛娛樂化思潮下,大學生在網絡直播上消耗的時間成本增加,促使學生自制力出現松懈。一些網絡上的惡俗、暴力內容,極容易影響到大學生看待社會的方式,大學生也是極容易在網絡世界里迷失自我的群體,這不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燃起青年人應有的斗志。一些大學生隨著沉沒成本逐漸增加,從焦慮轉為麻木,最后人生目標也被束之高閣,僅僅只能留下頹廢的靈魂,最后一蹶不振。

3.多元化內容造就偏執,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擔當

當下,快餐式的生活節奏在網絡高速發展下成為一種普遍,在調查研究中,半數以上的大學生也認可網絡直播下的泛娛樂化思潮對自身生活方式及習慣的影響與改變。在資本介入與技術發展下,軟件開放商能夠通過一個人在網頁上瀏覽的內容定位一個人的習慣、愛好、偏向,其在根據收集的數據,定點對相關人群進行內容推薦[3],這就造成了處于思維漩渦的人,只能接收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長時間定點推薦機制類似于人體的正反饋機制,在一個人的價值觀出現問題時,并不能通過網絡及時矯正,反而還會由于網絡深化其錯誤認知。同時,媒體為了賺取流量,用迎合人類劣根性(包括但不限于惡俗、夸張以及獵奇內容)的方式,博取眼球,吸引用戶,使得網絡常常被低俗化的內容、謠言等充斥,加之網絡實名并未完全普及,自然讓虛假的網絡娛樂氛圍愈加濃厚。在筆者看來,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娛樂至上”,其未來是沒有希望與光明的[4]。

(二) 積極影響分析

1.學習資源共享,社交突破空間限制

在受訪者中,有35個大學生稱其通過網絡直播課程,在短時間內能夠了解一門課程的難點與重點,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習效率。還有136位受訪者稱其日常將網絡直播用于興趣培養當中,能夠在較低的成本下,掌握一門擅長的技能。網絡直播這種方式,雖然表現出泛娛樂化思潮,但是也造就了興趣的蓬勃發展。在網絡時代,區分群體不再以一個年齡層段來進行,而是衍生出了“圈層”的概念。市場依照圈層自發形成了不同的圈層,這也成為當代年輕人豐富日常生活、交友社交的重要方式。通過網絡直播,想要學習一門學科或技能的學生需求能夠充分得到滿足,交友社交也不再局限于空間的障礙。

2.購物經濟發展,刺激經濟消費

在日常運用直播軟件的97名受訪女生中,有90名都表示其會運用直播軟件觀看購物直播、網紅帶貨以及明星帶貨。其表示直播間能夠幫助自己進行同類商品的選擇,還擁有比電商平臺更低的價格與優惠。隨著資本不斷涌入直播市場,當下,大學生的購物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被改變。這對經濟消費具有刺激作用,也能讓用戶的需求更大程度地得到滿足。從長遠來看,人們網絡購物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新一輪的市場變革會隨之興起。

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策略分析

(一) 健全落實網絡直播法律法規

政府對于平臺的管理與控制,是凈化網絡、引導青年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核心措施之一。當下,網絡充斥著不利于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的觀念與言論,一些具有主導話語權的平臺、個人和賬號,在發表不當言論后,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而一些媒體平臺,把嚴肅的內容“娛樂化”,來吸引用戶目光,從而達成為平臺引流的目的,促使網絡環境娛樂化問題嚴重。為了讓網絡環境適宜青少年成長,政府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平臺內容的審核與監督,并且及時對違規平臺提出警告,勒令其進行整治。此外政府還應該加強網絡技術管控,對于極少部分的不當言論,應予以精準打擊,以儆效尤。

(二) 以家庭為基礎,創新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同樣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關鍵環節,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讓其逐漸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自身也應該減少移動設備的使用時間,將生活重心向網絡之外的現實生活傾斜,盡可能地減少在線上娛樂損失的時間成本。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應該將生活中主要的時間放在學習與提升自我之上。一個人自控力的強弱,決定其未來發展之上限。此外,家長同樣需要起到監督與管理作用,對學生的心理及生活狀態積極關注,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只有以家庭為基礎,促進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的形成,才能讓大學生逐漸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進而使其不會受到不良西方思想的影響。

四、結 語

大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黃金階段,如果沉迷于泛娛樂化的思潮中,必然會影響到自身后續的發展。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這也必然會使得中國夢的實現受到影響,不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政府、家庭以及學生個體都應該積極參與到網絡直播的規范化建設之中,讓網絡發揮其積極優勢,成為大學生成長的基石,而非阻礙。本文針對某高校大學生對網絡直播的看法調查研究結果,從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提出了網絡直播視角下的泛娛樂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并提出了消除消極影響的措施,望予同行以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雨,夏佳良,樂佳欣,等.泛娛樂化時代網絡直播平臺熱潮下的大學生心理特征——以武漢市大學生為例[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33):17.

[2] 張淑惠.網絡泛娛樂化思潮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其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0):202-203.

[3] 李晨晨.泛娛樂類直播平臺的運營模式研究——以“酷狗”直播平臺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9(11):13-14.

[4] 孫立春,張曉丹.網絡流行語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3(4):82-84.

[責任編輯:楊楚珺]

收稿日期:2020-08-28

基金項目:2020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課題:“網絡直播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GJX2020D616)。

作者簡介:荊奧棋,女,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生工作處老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大學生群體網絡直播
人文關懷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搭建思政教育網絡平臺 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大學生微博使用動機實證研究
網絡直播的發展研究
網絡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運用探析
媒介時空觀下的網絡直播研究
從新媒體藝術角度淺析網絡直播的娛樂創新
淺析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