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國情懷燴一面

2021-08-05 08:21時兆娟
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燴面食品廠同樂

時兆娟

2020年的春天,遍野春花在空曠的原野上寂寞地開著。2020年,這注定載入史冊、不同尋常的庚子之年,新冠病毒肆虐,舉國按下暫停鍵。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勠力同心參與抗疫。在病毒節節敗退、曙光已經初露的2020年3月12日,一封來自疫情中心——武漢的紅色感謝信,送抵南陽盆地最北端的小城方城。當消息從方城縣委、縣政府傳出,120萬顆淳樸、熱情的方城人民的心,瞬間便翻起了沸騰的熱浪。

這封飛馳而來的感謝信和援鄂醫療隊員幸福地吃面的視頻,第一時間顯示在方城縣燴面故事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城縣同樂食品廠廠長劉同舉的手機屏幕上?!巴瑯肥称窂S工作群”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咱河南醫護吃的是咱生產的燴面?!薄拔錆h抗‘疫,全國抗‘疫,也有咱燴面故事一份功勞?!薄爸灰t護人員喜歡吃,再熬仨通宵我也愿意?!薄惺苤鴨T工熱情的歡呼聲,劉同舉堅毅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若有戰,召必回?!弊鳛橐幻麅炐愕耐宋檐娙?,劉同舉雖然已經脫下了軍裝,但是鏗鏘有力的誓詞言猶在耳。他數年來夙興夜寐、上下求索,砥礪奮進、不忘初心。如今,在武漢抗疫的特殊戰場上,他用家國情懷燴就的一碗面,在國難當頭時節赤誠捧出,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價值。

都說“十年磨一劍”,對于劉同舉而言,這碗凝聚信念與夢想的燴面,他何止奮斗了十年?

魂牽夢縈為碗面

1989年,來自方城縣二郎廟鄉劉莊村的熱血男兒劉同舉應征入伍。遠離家鄉,吃著南方的大米粽子,他開始想念蘊含家鄉味道的那一碗面??梢哉f,方城人就是被各種各樣的面食養大的。方城地處中原腹地,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小麥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方城人就地取材,衍生出種類繁多的面食吃法。其中,用高筋粉和山羊肉為主料做成的羊肉燴面,更是讓每個方城游子魂牽夢縈。為解鄉愁,訓練之余的劉同舉就鉆進炊事班幫廚??墒撬仓?,人間至味的方城燴面雖好吃,卻“跳不出碗,走不出城”?!暗任姨接H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方城羊肉燴面,大碗,要半斤的!”他只好砸吧砸吧嘴,咽下一口唾沫,暗下決心。

小荷才露好碗面

1992年,退伍的劉同舉,和同為退伍軍人的妻子李建新,在縣城南郊化纖廠門口開了家名為“同樂燴面館”的夫妻店。

劉同舉一頭扎進廚房,親自掌勺,晝夜琢磨、實踐。面粉加水加鹽的比例,和面、醒面、提面的溫度和時間,骨頭湯的熬制,辣椒油里中草藥的配比,撈制羊肉臊子的火候……不斷地操作,反復地實踐,準確地記錄,用心地探索,多方地征詢。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和改變,在食客那里可能只是幾分鐘味蕾的享受,而對劉同舉而言,都要經過無數次地試驗和調整。

隨著方城經濟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燴面館開始滿城開花,競爭也愈發激烈??墒撬麄兊牡昀镆廊幻刻煳鮼砣镣?,座無虛席。不止是上下班的工人、附近的居民,就連南來北往的司機、幾十里外進城趕集的農民,也會慕名而來,要一碗“劉同舉味道”的燴面,直到吃得滿頭大汗,才心滿意足。臨走時,有的食客還要買個火燒,或掏出煙盒外包裝用的塑料紙,夾上點獨一無二的辣椒油后,才在頻頻回望中意猶未盡地離開。樸實厚道的夫妻,用誠信和精益求精,把“同樂燴面館”打造成了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當然,這金字招牌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扎根異鄉擴碗面

劉同舉的姐姐在南陽油田做生意。每次她回娘家,就和當年劉同舉探親一樣,第一件事就是先美美地吃上一碗燴面。有一次,劉同舉的姐姐偶然提到“油田里的人來自天南海北,很多人都很愛吃面,那里卻沒有一家像樣的面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爱斈?,自己是怎樣魂牽夢縈那碗面!”劉同舉感同身受。他想讓從天南地北來到這里、參與祖國大建設的油田人,也能美美享受一碗地道的方城燴面。

于是,他把店交給妻子,開始深入油田角落街巷,尋找合適位置的店面。不久,“方城燴面”的招牌便出現在了南陽油田。油田人奔走相告,“方城燴面”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火爆場景。1994年的油田街頭,最晚打烊的那家店,一定是劉同舉的印著紅色招牌的方城燴面店。

之后,便如雨后春筍一般,新野、鄧縣、鎮平……劉同舉把一塊塊“方城燴面”的招牌掛了起來。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燴面端上來,一張張單子飛過來,一條條商業鏈串起來。對于食客而言,吃的是一份痛快,一種滿足,一種營養;對于劉同舉而言,做的是一種情結,一份信念,一個理想。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劉同舉像一匹駿馬,在面食的賽場上縱韁馳騁,他要在這里創造自己的燴面王國。

花樣翻新變碗面

將燴面館開到鄭州的劉同舉,有點嫌棄自己了?!叭胫ヌm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人類的味覺具有求鮮求奇的特性。作為一家紅火的餐飲店老板,劉同舉高度清醒,心存危機。當時的方城燴面,都是用高湯煮面,臊子澆頭。他試著爆炒新鮮羊肉,采用熗鍋面的工藝來制作燴面。本來只是嘗試,誰知一炮走紅,“生熗羊肉燴面”在鄭州街頭又一次爆火。鄭州市民爭相品嘗這碗擁有新鮮元素的實惠燴面。2009年,掛在鄭州市花園路與三全路交叉口的“南陽劉同舉生熗燴面”招牌,成了中原人面食記憶里難以忘懷的記憶。

勇立潮頭提碗面

走南闖北后,劉同舉還是想要回歸方城。

當時,方城遍布城鎮鄉村的燴面館有2000來家。雖然貨真價實,味道濃郁,可毫無例外都是簡陋低端的店內環境。幾張低矮的桌子,一排油膩膩的凳子,幾種簡單的小菜,黑黢黢的操作間,衣著隨便的廚師……這些年的餐飲管理,讓劉同舉積累下豐富的經驗,也讓他敏銳地意識到,要繼續發展方城燴面就需要提升燴面,檔次,把燴面做成一種高大上的餐飲。

回到方城的劉同舉,奔走于方城有影響力的燴面館之間,不厭其煩地和各店老板溝通、商談、碰撞、融合……在劉同舉的動員下,最終成立了方城燴面協會,并制訂了統一的行業規則,對燴面的食材、配比、服務、管理等提出了統一的標準要求。他以一個軍人的敢作敢為、大刀闊斧,大步行進在方城燴面的改革之路上。

2015年,裝修一新的“方城燴面故事”餐飲旗艦店在方城縣七峰大道開門迎賓。裝修雅致舒適的房間,著裝整齊的服務團隊,快速有序、貼心周到的服務,琳瑯滿目、口味齊全的菜品,給習慣了地攤消費的方城人極大的震撼。大家紛紛感慨:“原來燴面還可以這樣吃!”“燴面可以配菜,燴面館里也可以招待貴賓!”“燴面不是永遠的丑小鴨。褪去粗糙的外衣,配上華美的裝飾,燴面原來也可以是雍容精致的白雪公主!”

“走,到燴面故事,嘗嘗俺正宗的方城味道?!狈匠侨俗院赖卣f。日子一天又一天,越來越多的方城人已經習慣了在“方城燴面故事”里招待貴客。

夙興夜寐靚碗面

經常接待四方來客的“方城燴面故事”餐飲店里,迎來了一位從東北回來的食客。酒足飯飽出門之際,這位客人頗為遺憾地說:“咱方城燴面這么好吃,為啥就跳不出碗,走不出城呢?要是能有辦法儲存運輸,讓外地人也能隨時隨地吃到,該多好??!”

一句不經意的感嘆,劉同舉又上了心,這何嘗不是自己的遺憾?這噴涌而出的念頭,就像掀開了蓋子的沸水。其實從創業之初,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燴面再好吃,如果不打破地域的局限,又有多少人能有機會吃到?但如果沿襲方便面的做法回水重泡,就會失去燴面的口感、味道和靈魂。要知道,方城燴面的靈魂,就在于面條和羊肉的鮮香??!他苦苦地思索、實踐,仿佛在黑暗的隧道里茫然四顧,卻始終不愿放下心底那份執著與渴望。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在一次參觀食品廠時,看著流水線上做速食餃子工人手中的那團面,劉同舉靈光乍現:如果能夠在30分鐘之內處理好面條,把燴面做成冷鮮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味,不就保留住了燴面的靈魂嗎?

天南地北地考察,個性化定制機器,找場地建廠房,開工生產,一家一家實體店去推銷介紹自己的產品,請不同群體的人品嘗,從線下到線上……

劉同舉不記得,轉身撲進工廠,自己究竟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他似乎是一架不會停頓的永動機,也是一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巨型鏟車。在別人看來,似乎沒有什么能為難到他。掛在他嘴邊的故事,永遠是一往無前,永遠是希望無限。只有他的愛人知道,躺在床上,48歲的他會發出老人一樣疼痛的呻吟聲。對病痛云淡風輕的他,當聽到“一位隨兒子定居上海的方城籍老人,在吃到煮熟的燴面后放聲大哭”時,眼里閃過了轉瞬即逝的薄霧。

大愛抗疫捐碗面

2020年除夕之夜,武漢封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陡然將春寒無限拉伸。毗鄰湖北的河南南陽,也是疫情的重災區。疫情初始,120萬人口的方城,商戶關門,全城寂然。只有逆行的勇士們,在方城縣疫情指揮部的統一協調、安排下,穿梭在空蕩的街道?!胺匠菭Z面故事”因為疫情關店,損失慘重,但是依然向堅守防疫一線的勇士們捐贈了一批盒裝燴面物資,為抗疫盡了綿薄之力。

不久,一場更大的考驗到來了。

奔忙在抗疫腹地的醫護人員,以超大的工作量,透支著極度疲憊的身體時,武漢的物資供應卻極為短缺和單一??挂呷藛T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碗熱乎的家鄉燴面。為達成這一心愿,時任方城縣委書記褚清黎、縣長段文漢親自協調。作為方城歷史上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燴面生產企業,同樂食品廠責無旁貸承接了生產任務。原材料高度短缺,工人們被困家中,短短的3天時間,要生產出正常情況下需要一周才能出廠的200件燴面。劉同舉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吃住在辦公室,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讓同樂食品廠如期將2000件燴面交付到縣委、縣政府領導手上。

2020年3月7日,滿載方城燴面的大貨車穿云破霧,直抵武漢。在捐贈現場,鮮紅的橫幅上寫著“武漢熱干面感謝河南燴面”。河南省援鄂醫療隊前方指揮部總領隊、省愛衛辦主任劉延軍代表受贈方,對方城縣委、縣政府、同樂食品廠等單位及個人表示高度感謝。1200余名援鄂醫務工作者在第一時間,吃上了思念已久的家鄉燴面,這為他們增添了無盡的力量。大家表示,一定不負家鄉人民的深情關愛,堅決打贏抗疫之戰。

2020年3月12日,方城縣委、縣政府收到了一封紅色的感謝信。人們在贊揚河南人、方城人抗疫擔當時,就會提到“方城燴面故事”,會提到心懷家國的劉同舉,同時,忍不住高高豎起了大拇指:“好樣的!”

志在千里大碗面

武漢抗疫,2000件帶著方城人愛心、祝福和溫暖牽掛的方城燴面,讓同樂食品廠、讓“方城燴面故事”、讓劉同舉這個名字飛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2020年國慶,方城燴面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國慶期間,方城縣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同吃家鄉燴面,共祝祖國繁榮”國慶愛國周主題活動?;顒臃错憦娏?,這讓方城燴面再一次美名遠播。

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歷史也將對方城燴面、對劉同舉提出新的要求。作為農業大縣、全國小麥生產百強縣,方城的農產品深加工亟需更大的發展。方城縣委、縣政府對劉同舉和他的燴面深加工企業寄予極高的期望。為了擴大生產,最大程度地發揮龍頭作用,帶動下游的種植、養殖等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方城縣擬在毗鄰許平南高速公路方城入口處擇建新廠。新廠區一期工程占地49畝,將生產包括牛羊肉加工、調味料加工、燴面加工等多個系列共數十個品種。目前,新廠已進入緊鑼密鼓的推進階段。

穿梭于“方城燴面故事”旗艦店、同樂食品廠和新廠遷建工作的劉同舉,依然是三更燈火、晝夜忙碌。他永遠記得,在方城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時任縣委書記的褚清黎同志深情勉勵他:“劉同舉啊,把方城燴面當作一生的事業來做,做好、做大,讓方城人為有方城燴面而幸福、自豪!”

一路走來,那些深情凝望、殷切期待的眼神,匯成一束明亮的光,照耀著劉同舉的奮斗之路。

每當想到這些,劉同舉總會不自覺地握緊拳頭,放在心臟跳動的地方。那里,有著不息的熱情,有著滾燙的家國情懷。又一次,他向祖國,也向自己宣誓:“若有戰,召必回!做好方城燴面,時刻準備著!”

責任編輯/張美子

猜你喜歡
燴面食品廠同樂
人鷗同樂
食品廠低溫區域排煙風管冷凝水問題探討
老少同樂
“愛心燴面”十二年
河南燴面
“哈氏”食品甜蜜的味道 溫馨的回憶
兔猴同樂
在釋疑中分享 在合作中成長
不正宗燴面館
貸款人違約使用貸款 擔保人不擔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