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向偉大時代,以影像謳歌脫貧攻堅精神

2021-08-06 08:04范雪嬌
藝術交流 2021年2期
關鍵詞:田野攻堅攝影

文本刊記者 范雪嬌

大幅攝影作品中孩子們放飛的色彩斑斕的紙飛機“沖出畫面”,飛向展覽現場裝置的金燦燦的“麥田”;832個脫貧縣的竹簡造型墻錯落有致,宛如一座座脫貧攻堅成果的豐碑;以青山綠水與田野為背景,異地扶貧搬遷新舊對比照片為前景,透空柵欄展墻中是攝影人捕捉到的動人畫面……4月9日,在象征著朝氣蓬勃的綠色基調的映襯下,由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攝協主辦的“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In the large-scale photography works, the colorful paper airplanes flying by the children "break out of the picture", and flying to the golden "wheat field" installed at the exhibition site; like a monument of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bamboo and slip modeling walls of 832 poverty alleviation counties are scattered orderly; With the green mountains, clean waters and fields as the background, the old and new contrast photo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in different places are the foreground, the moving picture in the exhibition wall of the open fence is captured by the photographer... On April 9,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gorous green tone,the "Field of Hope-Poverty Alleviation, Sharing Well-off Nati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hosted by the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and the 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pened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2018年10月16日,云南大姚縣鐵鎖鄉中心小學學生在新建成的宿舍里。該校為寄宿制小學,有700余名學生,90%都住校。在社會力量幫扶下,學校辦學條件和住宿環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陳路 攝

這是生機勃勃、活力盛大的田野。絕對貧困已成歷史記憶,幾千年所遙望的小康已成現實,從生活方式到生產方式,從日常經驗到個人命運,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嶄新道路在田野上豁然敞開,每一個村莊、村莊里的每一戶人家,都感受著新時代的溫暖和激勵,滿懷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跋M奶镆啊撠毠?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正是參與、見證這場可歌可泣之戰的藝術結晶。凝視這一切、記住這一切,這是新時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在人民中間傾聽大地心跳,用鏡頭記錄時代,這是中國攝影家們的堅定信念。

本次展覽恰逢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與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共展出近150名攝影家的近180幅作品,均是多年來全國廣大攝影人和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親身參與扶貧助困具體工作中拍攝的優秀作品。展覽共分為“攻堅”與“圓夢”兩個部分,包含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等內容,兼顧不同民族、地域、群體的廣泛性。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著重突出黃文秀、白晶瑩等奮戰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先進人物,以及十八洞村、閩寧鎮、懸崖村等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展覽彰顯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

展覽形式設計力圖實現多元化、多維度的視覺呈現,更好地促進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融合。展廳設計了金黃的麥田實景,脫貧攻堅口號鏡面廊道、透空欄柵展墻和832個脫貧縣的竹簡造型墻等,既豐富了空間層次,也增強了展覽的表現力。展覽同時加入了動靜結合的互動元素,將觀眾現場沉浸式體驗互動與線上全媒體傳播相結合,通過紀錄片《出山記》、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家溝村扶貧書記張飛的視頻等,生動反映各地扶貧工作內容。展覽還增加了脫貧攻堅數據統計多媒體互動項目,便于觀眾直觀了解脫貧攻堅戰在收入、就業、醫療、教育、居住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2020年9月20日,新疆喀什地區浩罕鄉,幸福大院各民族群眾載歌載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李舸 攝

廣西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1989年4月18日—2019年6月17日)主動請纓一線,立志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為扶貧獻出生命。黃文秀先后被授予“時代楷?!薄叭珖撠毠钥!钡葮s譽稱號。陳名持 攝

2018年8月15日,十八洞村村民施?。ㄓ叶┮患以诩议T口合影。除了82歲的奶奶,施家七口人原本均在外打工。自從十八洞村打造旅游扶貧產業后,村里旅游熱火了,他們全家人陸續回鄉創業,開農家樂,當講解員,在銀行營業點辦理扶貧貸款業務等,日子越過越紅火。居楊 攝

“全國脫貧攻堅楷?!卑拙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國田、陳路也來到了開幕式現場。他們有的是攝影展中展現的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有的是發揮攝影特長助力鄉村扶貧工作的攝影人。展覽中,蘇丹的攝影作品展現了內蒙古科右中旗人大常委會主任、科右中旗刺繡扶貧產業帶頭人白晶瑩在當地的刺繡扶貧車間為繡工進行技術指導的畫面。作為畫面中的主角,白晶瑩告訴記者:“這個展覽主題明確,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全國各地通過各種方式取得的方方面面的脫貧成果,我們科右中旗脫貧攻堅的場景在這次展覽中展出,也能夠讓社會各界關注到我們是如何擺脫貧困、獲得美好生活的?!?/p>

中國攝協理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總監、山西省武鄉縣五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張國田拍攝的作品表現了駐村工作隊以影像助力脫貧攻堅、挖掘文化旅游資源的場景。張國田說:“2017年3月,我被派往五村擔任第一書記兼山西省委宣傳部駐武鄉縣五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我們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的環境,依托我20年來從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相關工作積累的經驗,對五村進行了改造和規劃,在五村建成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農耕文化綜合體等項目?!痹颇鲜〕垡妥遄灾沃荽笠h副縣長、上海市攝協會員陳路拍攝了大姚縣鐵鎖鄉中心小學在社會力量幫扶下,辦學條件和住宿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情況。他表示:“在工作之余,我會用手中的相機,從不同角度記錄拍攝詩情畫意的大姚鄉村自然風光,呈現少數民族群眾的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作品題材涉及扶貧紀實、云南風情、援建成就,謳歌大姚縣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取得的工作成效?!?/p>

猜你喜歡
田野攻堅攝影
希望的田野
在希望的田野上擔當作為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田野風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
WZW—bewell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攝影42℃展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