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聯合康復理療治療腦卒中弛緩期癱瘓的效果觀察

2021-08-09 23:19魏學師張紅華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7期
關鍵詞:腦卒中針灸

魏學師 張紅華

摘? 要:目的? 分析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中,應用針灸聯合康復理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78例在齊河縣中醫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收治的時間為2018年1月~2020年1月。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等分為兩組,每組39例。其中常規組接受康復鍛煉方法,治療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接受針灸療法。將兩組治療后的功能障礙情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對比。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運動功能障礙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日常生活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針灸聯合康復鍛煉,明顯降低了肢其體功能障礙的程度,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康復理療;腦卒中;針灸;癱瘓;弛緩期

中圖分類號:R2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7-0049-03

臨床實踐可知 ,弛緩期患者肢體的肌肉肌張力低下,腱反射變弱或者是消失,早期出現肌萎縮,也可見肌束震顫、無病理反射等情況,通過肌電圖檢測可顯示傳遞速度明顯減慢,并產生失神經電位[1]。一般而言,腦卒中初期給予患者各項康復鍛煉方法,加之針灸治療,不僅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效用,還能即刻改善組織微循環,繼而改善腦卒中弛緩期患者癱瘓的情況,明顯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2]。臨床上一般給予藥物治療,但是不利于身體功能的迅速恢復,故而給予其中醫治療方案有著重要的意義,中醫針灸療法的歷史久遠,其作用于人體后可以迅速通經活絡,運行氣血,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F就針灸聯合康復鍛煉在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78例在齊河縣中醫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收治的時間為2018年1月~2020年1月。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等分為兩組。治療組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52~85歲,平均(65.23±2.66)歲;發病時間13 h~7 d,平均(3.36±0.89)d;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2例,大專以下學歷27例。常規組中,男23例,女16例;年齡53~84歲,平均(65.11±2.89)歲;發病時間10 h~7 d,平均(3.11±0.89)d;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2例,大專以下學歷27例。兩組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腦卒中的判定標準,且處于疾病早期;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的發病時間少于1周。

排除標準:患者不能接受針灸療法患者依從性差,不能參與研究;患者有溝通障礙,不能參與研究;患者合并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等疾病。

1.3? 方法

常規組在接受腦卒中緊急處理之后,接受相應的藥物治療,在其病情穩定之后,給予康復功能鍛煉:①在該時期應當定期變換體位,使得癱瘓的肢體始終保持在功能位置,之后康復師詳細檢查評估患者的身體功能、平衡協調、肌張力、各關節活動度、有無認識障礙等情況,給予其相應的康復鍛煉方案;②康復師協助患者被動活動其各個關節(活動15~20 min/次,2~3次/d),使得關節保持正常的活動度;③康復師在指導患者進行運動時,應當注意其體位,避免將患側肢體壓迫,在對患側肢體進行牽引、拉伸時,先要鍛煉肢體各關節,活動的順序當由近端到遠端,由輕到重,在患者能夠適應的情況下反復進行訓練;④引導患者注意偏癱的情況,能夠通過自主神經使患者恢復自主運動,將會得到更好的效果;⑤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肌力情況實施分級訓練,若評定為0級,給予患者床上功能鍛煉指導,協助其進行正確的患側肢體擺放,給予癱瘓的肌腱以及肌肉,需要實施輕柔的手法進行按摩,并且強化足跟以及踝關節得的按摩,利于血液循環;對于Ⅰ~Ⅱ級功能的患者,需要進行一對一被動訓練;對于Ⅲ~Ⅳ級的患者,需要進行抗組訓練,并且強化協調性運動,利于提高肢體的敏感性。

治療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接受針灸療法,上肢選取的穴位:肩? ? 穴、合谷穴、曲池穴、外關穴;下肢選取的穴位:雙膝眼穴、伏兔穴、雙足三里穴;肘關節選取的穴位:肩三針、天井、后溪穴;醫師在施針時先對穴位等處的皮膚進行消毒,之后采用一次性針對患者進行垂直進針,并采用捻轉手法,得氣之后停留20 min,治療1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月,之后對患者的恢復效果進行判定。

1.4? 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治療前、后(2個月后)的運動功能情況,采用運動功能評測(Fugl-Meyer簡化量表)進行判定,共計100分,其中低于50分表示患者肢體運動障礙程度嚴重,分數高則意味著運動功能障礙程度輕[3]。②觀察兩組治療前、后(2個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計100分,其中40分以下認為患者有重度功能損害,分數高,則意味著患者的生活能力好[4]。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的運動功能障礙評分

治療后,治療組運動功能障礙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功能評分

治療后,治療組的日常生活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弛緩期癱瘓也被稱之為周圍性癱瘓、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發生在疾病的初期,發生的原因與下運動神經元,即是脊髓前角細胞或者是腦干神經運動核以及發出的神經纖維病變有關。中醫認為腦卒中發生的原因是氣血兩虛、臟腑失調,進而引發情志失調,引發心律失常、憂思憤怒等問題,患者容易發生氣血閉阻、經脈閉阻等病癥。若能夠立即對弛緩期癱瘓患者實施癱瘓肢體的功能擺放,并給予其正確的動作干預模式,逐漸使其掌握合適的自主鍛煉的方法,可以明顯地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建立。

有研究指出[5],運用針灸療法治療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利用針刺法對患側肢體穴位進行刺激,繼而可以疏通經絡、刺激組織神經,利于機體氣血運行,而且也可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將機體組織微循環明顯改善,利于肢體功能的恢復。

筆者利用肢體功能障礙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肢體功能進行研究,該量表中含有對上肢功能、肌肉活動、協同運動等衡量標準,通過該量表的評定,可知患者通過治療后的肢體障礙程度減輕,結果可知:相比常規組,治療組運動功能障礙評分明顯高(P<0.05),通過針灸治療,可以迅速刺激機體組織得到恢復,改善血液循環,加之功能鍛煉,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后續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種包含了軀體生活自理量表以及工具性生活能力量表兩方面的內容,若患者的肢體恢復情況良好,則可以明顯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其身體的恢復。

綜上所述:針灸聯合康復鍛煉應用于腦卒中弛緩期癱瘓患者中,明顯降低了肢體功能障礙的程度。

參考文獻

[1]呂春波.早期針灸理療與護理干預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癱瘓肢體的影響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9,19(17):258.

[2]任艷芳,趙素紅.針灸聯合康復理療治療腦卒中弛緩期癱瘓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9):40-41.

[3]冉瑜.針灸聯合康復理療治療腦卒中弛緩期癱瘓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9,19(30):248.

[4]鮑海琴,萬麗.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17):1925-1928.

[5]劉曉飛.溫針灸對腦卒中恢復期偏癱患者下肢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6):147-148.

猜你喜歡
腦卒中針灸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寧神湯結合針灸治療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針灸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中國針灸》雜志2000年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