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管理中的應用

2021-08-09 23:53肖劍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7期
關鍵詞:風險事件管理質量護理風險管理

肖劍

摘? 要:目的? 對急診科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以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時段選取范圍2019年5月~2020年8月,以拋硬幣法進行組別,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5例,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45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以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事件發生率、管理質量、滿意度為觀察指標,之后對兩組觀察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率明顯下降(P<0.05)。觀察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態度、文書書寫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急診科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后,不僅可以減少風險事件與投訴事件的發生,還可以提高管理質量及滿意度,值得臨床推薦應用。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風險事件;管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7-0124-02

護理工作中始終貫穿護理風險,有時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或者非常簡單的操作也是存在風險的。尤其是對于急診科來說,患者可能具有急癥、重癥、危癥,如果急救護理不當,不僅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還會引起醫療糾紛,所以,在急診科管理中,必須加強護理風險管理[1]。護理風險管理就是將護理風險事件后消極處理轉變為事件前預防處理,以此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管理質量?;诖?,本文現以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護理風險管理實施效果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時段選取范圍2019年5月~2020年8月,以拋硬幣法進行組別,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71歲,平均為(50.34±3.84)歲。觀察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31歲,最大70歲,平均為(50.12±3.92)歲;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急癥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危重癥患者;未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即嚴格按照急診科搶救流程及醫囑開展護理工作,同時給予患者必要的疾病知識宣教與心理疏導,提高患者配合依從性。

觀察組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包括:(1)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業務能力強的護士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搶救流程、應急預案,并詳細檢查護理各環節,及時發現護理不足,以此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全程動態評估護理風險。(2)規范管理急救儀器。在急診科中,急救儀器作用十分重要,必須每天檢查,及時進行清理、消毒與保養,確保儀器備用狀態良好。對于輸液盤、吸痰盤、插管盤等常用物品,應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便于使用;對于氣管切開包、開胸包等物品,可放于無菌柜底層或者高層。此外,盡量分類放置急救儀器,以此便于拿取使用。(3)規范藥物管理。對藥物進行分類管理,并對易混淆的藥物進行特別標注,以此為搶救工作提供便利。同時,加強對藥物有效期、數量等內容的關注,定期檢查,保證藥物隨用隨取。(4)合理安排人力。在急診科中,護理工作具有緊迫性、突發性與不確定性的特點,進行排班的時候,應遵循“能力互補、性格互補、新老搭配”的原則,并根據季節變化,實施彈性排班,保證患者急救時人力充足,以此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加強細節管理。在搶救工作中,必須對護理人員工作進行明確劃分,并標注相應的符號,執行相應的工作,如建立靜脈通道、負責吸痰、抽藥等,以此確保急救工作有序完成。此外,應對患者病情變化予以密切監測,并密切觀察電極是否脫落、急救儀器管道連接是否牢固、急救儀器運動是否正常等。(6)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在急診科中,護理操作對確?;颊呱踩种匾?,為此,應對護理人員進行??婆嘤?,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確保護理工作全面、有效的落實。在專業培訓中,可采用情景模擬、個案分析等方式進行,并加強心理疏導、溝通等技巧的學習,從而有效增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護理質量。(7)改善就醫環境。為患者提供一個整潔、舒適的就醫環境,保證地面干燥、清潔,及時清理污漬或者水漬,避免患者滑到,并設置防滑標志。同時,盡可能簡化急診流程,確?;颊呔驮\快速,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安全、簡便的就診環境。

1.4? 觀察指標

以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事件發生率、管理質量、滿意度為觀察指標,之后對兩組觀察結果進行比較。(1)管理質量:利用自制護理質量調查問卷進行評估,項目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態度、文書書寫,分值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越好。(2)滿意度:利用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定,分值范圍0~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比較滿意率的總和。

1.5?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2.0軟件分析輸入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以(x±s)表示計量資料,檢驗值為χ2與t,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風險事件與投訴事件發生率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率明顯下降(P<0.05)。見表1。

2.2? 兩組管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態度、文書書寫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急診科中,因為患者病情變化較快、病情較重,導致患者護理風險更大。護理風險指的就是護理過程中因不安全因素直接或者間接致使患者受到傷害或者死亡的風險,貫穿整個護理過程[2]。所以,在急診科管理中,應深入分析護理風險,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急診科護理風險因素如下:(1)患者及家屬因素。在突然發病時,患者及其家屬均會產生強烈的情緒變化,當稍有不如意的時候,就會對醫護人員發火,加之擔憂疾病轉歸,非常容易讓患者及其家屬認為是醫療事故或者護理差錯,從而造成醫療糾紛[3]。(2)護理人員因素。部分護理人員因為理論知識與臨床經驗不足,無法有效判斷潛在風險,加之操作技巧不嫻熟,導致急救效果受到影響。同時,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未能按時巡視,導致患者出現意外事件,影響患者病情康復。此外,護理人員因溝通不當、語言生硬、態度冷淡等,導致患者及其家屬非常容易出現不滿,進而引起護患糾紛[4]。(3)環境及設備因素。急診科患者較為復雜,加之患者家屬陪護,使得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秩序混亂,聲音嘈雜。在此環境下,護理人員不免出現急躁情緒,導致差錯發生率有所升高,如急救物品補充不及時、儀器設備不完好等,導致急救工作受到影響,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為此,在急診科管理中,必須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急救流程及應急預案,并加強急救儀器、藥物的規范管理,以此為急救工作的落實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以此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科室管理質量[5-6]。本文研究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投訴率明顯下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態度、文書書寫評分及滿意度明顯升高(P<0.05)。

綜上所述,急診科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后,不僅可以減少風險事件與投訴事件的發生,還可以提高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殷萍,劉亞萍,韓晨旭.二次分診工作模式在急診科候診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30):146-148.

[2]馮瑾,楊瓊.跌倒風險動態評估在急診眩暈患者跌倒預防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9):3314-3316.

[3]肖丹.細節問題防范關口前移式管理法在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8,31(2):138-140.

[4]李文波.護理干預在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A].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四屆上海國際護理大會論文匯編[C].上海市護理學會:上海市護理學會,2019:1.

[5]林玉蕓,楊友漫,鄭凱民.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急診科護士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1):181-183.

[6]季銀和,蘇小萍,鄭婷婷,等.跌倒風險動態評估干預在急診眩暈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912-1913.

猜你喜歡
風險事件管理質量護理風險管理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如何有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風險管理在門診中的應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淺析提高高校檔案過程管理質量的思考
網絡風險事件中的集體行動研究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質量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關于提升幼兒園后勤管理工作質量的策略思考
護理風險管理對神經外科高血壓腦出血住院患者皮膚損傷的影響
論提高小學學校管理質量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