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中的研究效果分析

2021-08-23 02:56韓帥麗甘麗芬王穎蔡興怡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睡眠障礙人文關懷

韓帥麗 甘麗芬 王穎 蔡興怡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關懷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于本院選取126例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針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從HAMD評分指標中予以分析,由此推斷人文關懷對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的重要影響。結果:對照組患者焦慮度(3.21±0.27)分,睡眠障礙(3.89±0.01)分,認知障礙(3.73±0.28)分,絕望感(3.47±0.51)分,阻滯反應(3.88±0.02)分,綜合評分(15.32±1.19)分,觀察組患者焦慮度(2.91±0.08)分,睡眠障礙(2.14±0.86)分,認知障礙(2.01±0.23)分,絕望感(2.11±0.23)分,阻滯反應(2.00±0.61)分,綜合評分(11.39±2.11)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人文關懷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護理中的確有著顯著價值,不但可調節患者情緒,而且還可使其保持良好的修養心情,最終改善患者生活狀態。所以,值得在臨床護理中予以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睡眠障礙

【中圖分類號】R7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008-01

顱內動脈瘤是腦內動脈壁的結構發育不良,或因腦外傷、動脈硬化造成動脈壁損傷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形成的囊狀瘤體。顱內動脈瘤極易在偶發的緊張、用力、疲勞等血壓升高時突然發生破裂,所引起的顱內蜷網膜下腔出血及其導致的嚴重并發癥對人生命和健康的威脅很大,死亡率和傷殘率都很高。因此,顱內動脈瘤被稱為顱內的“定時炸彈”。以往采用的常規護理法很難保證患者產生一個積極治療的心態,并且會造成患者擔心術后愈后效果,出現精神煩躁、焦慮、性格暴躁等現象。若能應用人文關懷手段對其進行術后護理,將最大化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挑戰[1]。本文于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126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126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63例,皆為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平均年齡(52±3.28)歲,平均病程(12±4.85)月,其中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術患者有32人,顱內動脈瘤單純彈簧圈栓塞術患者有31人。觀察組63例,皆為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平均年齡(58±5.85)歲,平均病程(13±6.43)月。其中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術患者有25人,顱內動脈瘤單純彈簧圈栓塞術患者有28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確診為顱內動脈瘤,且采用介入手術治療方案;(2)患者及其親屬知情并自愿參加此次研究活動。

排除標準:(1)患者患有精神障礙疾病;(2)患者身體器官存在明顯病變;(3)患者存在認知障礙以及頑固性睡眠障礙。

1.3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醫護人員應在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等階段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密切監測患者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過程中身體指標的變化規律等。同時,還應在患者術后,由護理人員交待具體的術后注意事項以及復診時間等,然后還應及時回答患者的疑惑之處,從而順利度過術后修養期。

針對觀察組患者,護理人員應自患者入院后開始組建人文關懷小組,由護士長統籌安排,結合每位患者的性格特征、病情嚴重程度為其制定適合的護理方案,并在這期間為患者傳播正確的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知識[2]。

術前護理人員應按照一對一護理模式告知患者手術風險,若患者產生心跳加速、過度焦慮等狀況,應采用心理干預的手段,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而且還應耐心回答患者的每一個問題,給予他們“家人般”關愛。在人文關懷護理方法下,護理人員應在顱內動脈瘤患者手術期間以1h/次的間隔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并根據手術室內部溫度為患者進行保溫或降溫處理,一般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

術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異常反應,如“頭暈”、“腫痛”、“惡心”等癥狀,根據患者術后表現為其進行輕度按摩,幫助患者正常排尿[3]。在后續使用甘露醇和鈣離子拮抗劑應注重藥物速度,以免患者靜脈滴注期間身體產生應激反應,口服藥方面,可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等藥物,具體藥物類別應視情況而定。

出院前護理人員應督促患者在出院后保持靜養狀態,既要避免過度疲勞,叮嚀患者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杜絕吸煙酗酒,積極控制血壓,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1.4觀察指標

觀察顱內動脈瘤介入術患者HAMD評分,包括焦慮度、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絕望感、阻滯反應及綜合分數。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HAMD評分對比:對照組與觀察組相比,HAMD評分明顯較高,2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討論

未破裂的顱內動脈瘤,當體積比較小時,患者可無明顯癥狀,不易覺察。顱內動脈瘤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動脈瘤破裂后所致的出血癥狀和缺血癥狀,以及未破裂動脈瘤體積較大壓迫周圍腦組織所致的局灶癥狀。同時隨著病情加劇,還會產生壓迫性疼痛,不但影響著患者身體健康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對此,針對顱內動脈瘤患者予以手術治療,是當前該疾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給予人文關懷無論是從人道主義還是護理服務質量上都有著突出優勢:(1)降低患者HAMD分數。通常在0-4分的評估標準中,分數越高代表患者負面情緒愈明顯。人文關懷可讓患者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中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真誠關懷,避免身處陌生環境增加其緊張感。大腦作為人類的重要器官,從心理上對于它的治療很容易形成害怕焦慮心理,人文關懷剛好可以幫助患者擺正心態;(2)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颊咴谛g后常由于認知水平較低,擔心術后愈后效果,進而出現焦慮、煩躁等心理問題,而在護理人員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法后,可指引患者按照正確的步驟適應新生活環境,由此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4]。

經由觀察組數據分析:證實人文關懷在顱內動脈瘤患者手術與術后護理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同時,還能降低HAMD分數,對其心理狀態與精神面貌產生積極影響,促使顱內動脈瘤患者在術后重新找回良好的生活態度,進而在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的同時也能延長其壽命。因此,人文關懷是當前臨床護理與診治環節值得推廣的護理手段。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在顱內動脈瘤手術患者護理中有著顯著的價值,不僅可以有效的調節患者情緒,還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修養心情,最終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在臨床護理中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建芳,馮綺,陳麒羽.腦卒中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科人文關懷護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7):1-5.

[2]焦莉莉.基于人文關懷的延續護理干預對動靜脈內瘺手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0,27(8):1095-1096.

[3]尤金福,梁彩顏,易鋅.分析人文關懷在無痛人工流產護理中對患者心理狀態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名醫,2020(12):231-232.

[4]張衛青,高飛,吳雅萱.人文關懷在人工肝支持系統的肝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研究,2020,28(7):175-177.

猜你喜歡
睡眠障礙人文關懷
非運動性癥狀對帕金森病的影響探討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尊重主體地位,彰顯人文關懷
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的生存寫照與人文關懷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中藥治療海洛因依賴患者應用美沙酮維持治療后睡眠障礙的療效觀察
某社區門診苯二氮類助眠藥處方情況及分析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釋片治療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