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訓練對中風后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

2021-08-23 18:55白姍靈湯敏楨羅重榮何妹娥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肢體功能偏癱中風

白姍靈 湯敏楨 羅重榮 何妹娥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復訓練對中風后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 方法 將2019年07月至2021年06月中風后肢體偏癱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均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模式干預,研究組采用神經、康復一體化治療模式進行干預,觀察兩組治療效果、Ashworth、Fugl-Meyer評分、SF-36評分。 結果 治療前兩組Ashworth、Fugl-Meyer評分無差異,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項評分優于對照組,研究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風后偏癱患者可采取早期康復訓練,能夠改善患者肌肉情況,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整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值得應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訓練;中風;偏癱;肢體功能

【中圖分類號】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55-01

中風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目前發病率不斷年輕化,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后遺癥[1]。中風后肢體偏癱患者會出現肢體障礙的情況,導致患者無法長時間自由行走,血液無法正常循環,使得患者會誘發其他疾病,需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2]。主要采取神經內科保守治療,目前神經內、外科治療水平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但是神經康復水平發展相對滯后,康復時機和康復方式尚未形成統一規范,使得最終的治療效果不盡人意。本文通過將早期康復訓練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60例我院2019年07月至2021年06月收治的中風后肢體偏癱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均30例。入選標準:①中風后肢體偏癱患者;②年齡18-85歲,性別不限;③頭顱CT提示腦出血、腦梗塞,不合并腦疝;④患者知情同意后自愿參加并能完成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大面積腦梗塞、腦出血合并腦疝患者;②伴有嚴重的內科疾病,心、肺、肝、腎功能衰竭者;③存在意識障礙、認知障礙和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康復者。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45-74歲,平均為(58.77±2.74)歲。研究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為(58.33±2.71)歲。上述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可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進行干預,由神經科醫師和護士進行常規治療、護理、宣教、指導康復訓練、隨訪等。

研究組采用神經、康復一體化治療模式進行干預,有神經科醫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共同參與。1.進行急性期查房,急性期康復評定及康復宣教;2.亞急性期、恢復期全程由康復醫師指導康復治療師進行康復訓練;①進行關節主動、被動訓練,每日對關節進行2-3次訓練,每次需要維持5-10遍,鼓勵患者使用健側肢體幫助患肢進行活動,雙手交叉上舉練習。②翻身前需要利用健側肢體與殘存肢體,帶動癱瘓的肢體,輔助或獨立進行翻身。③床上練習翻身,并練習坐位翻身,用健側腿將患腿移至床邊外,患側自然屈曲,軀干向患側旋轉,患側用手推床推至坐位用健手從設提一側拿放物體,以強化平衡反應。④步行訓練:根據患者平衡情況,練習下肢負重能力訓練,以及上下樓梯訓練。3.出院前進行指導,教會患者及家屬掌握家庭各階段康復鍛煉方案;4.定期進行隨訪和評估,適時調整康復方案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定標準[3]:顯效:語言及肢體運動恢復正常,生活基本自理;有效:語言及肢體運動有所恢復,生活部分自理;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采用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分為0級到5級,其中0級無肌張力增加,逐漸嚴重,5級為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將0-5級對應為0-5分。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恢復越好[4]。

運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恢復越好[5]。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研究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恢復情況

治療前兩組Ashworth、Fugl-Meyer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項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兩組生活質量

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中風疾病的出現,已經影響了大多患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對社會家庭造成了較大負擔。為了降低中風患者致殘率死亡率,需要盡早對患者開展治療,病制定康復治療方案,給予良好的康復措施,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偏癱屬于中風發病后常見后遺癥之一,具體表現為一側肢體功能障礙,會導致其生活活動能力下降,需要積極開展早期康復措施[6]。

早期康復訓練可改善偏癱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或活動障礙等,促進其恢復,確?;颊咛幱谧罴焉顮顟B。本文結果中:治療前兩組Ashworth、Fugl-Meyer評分無差異,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項評分優于對照組,研究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3.33%,P<0.05。結果證實了患者康復治療后整體情況理想,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越早開展治療,可盡快調動機體內部潛力,促進神經功能再現,改善了癱瘓肢體功能,最大程度的獲得恢復,減少了制動對患者造成的不利影響,為后期康復治療打下基礎。在康復訓練下,患者患側肢體開展被動或主動訓練,能夠使得患側肢體功能盡快恢復,避免肢體出現萎縮,關節出現僵硬的情況。訓練患者下床,能夠將肢體維持良好的平衡狀態,有利于后期功能灰度,改善神經元再生[7]。通過神經-康復一體化治療模式對中風后肢體偏癱病人進行康復,提高康復效果,減少后遺癥,降低殘疾率,最大程度恢復社會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節約治療費、住院費,減輕家庭、社會負擔,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訓練對中風后偏癱患者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改善患者肢體功能,使得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整體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金賀,鄭斌,陳紅,等. 易-和康復技術改善缺血性中風痙攣性偏癱隨機對照研究[J]. 現代中醫臨床,2021,28(2):25-29.

[2] 孫瑤,李柏霖,胡楠. 眼針聯合帶針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偏癱肢體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 吉林中醫藥,2021,41(2):272-274.

[3] 褚福昶. 針灸推拿配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偏癱的療效及對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1,2(2):32-35.

[4] 楊占利. 益氣養血通絡針法聯合康復運動鍛煉在中風后偏癱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3):135-136.

[5] 林君,李瀛,徐超. 填陰湯加味聯合康復訓練對老年中風后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新中醫,2021,53(5):189-192.

[6] 舒小珉,化艷,張維珍.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中風偏癱病人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9,33(5):886-888.

[7] 朱筠. 針灸聯合康復訓練對中風偏癱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ET-1、NO水平的影響[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0,4(9):70-71.

課題名稱:賀州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申報書

課題編號:賀科攻 1910008

猜你喜歡
肢體功能偏癱中風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紅黃綠”三色套餐查中風
漫畫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淺析早期健康教育對促進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有效性
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社區綜合康復的療效觀察
康復介入時間對小兒中重度顱腦損傷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中風后偏癱可治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