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癲癇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2021-08-23 21:22葛昉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發病機制癲癇研究進展

葛昉

摘要:目前為止癲癇的發病機制尚未被研究透徹,該病屬于神經系統疾病,且發病原因復雜,從傳統的藥物治療直至到當前的手術治療、飲食療法、基因療法等方法的改變,但是仍未尋找到特別理想的治療方案。參考以往的研究指出[1],癲癇的發病可能與細胞因子、神經遞質、離子通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谝陨媳尘爸?,本次研究方向將深入分析癲癇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旨在為臨床癲癇預防、診斷以及治療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癲癇;治療;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7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340-01

所謂癲癇是指因為多種原因致使腦部神經元發生同步化異常放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亦是當前最為嚴重、最為常見的神經系統性疾病。具相關數據統計[2],全球共有癲癇患者5000萬,而我國就有900萬,其中600萬左右的患者為活動性癲癇,每年新增患者大約為70萬左右。癲癇病的病發,對患者的健康、情緒、生活、職業等各個方面的質量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此深入研究癲癇的發病機制,并不斷尋找治療方法,對控制和治療癲癇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詳細情況綜述如下。

1癲癇的病因

臨床中將癲癇分為兩大類即:繼發性癲癇和原發性癲癇,后者的病因至今不明確,但是與遺傳有關,根據相關統計所有癲癇患者當中,70%的患者存在遺傳因素,同時家族性癲癇的發病風險比健康人群高出2.6倍之多[3],為此提示可能與家族共有基因相關。而后者的病因非常復雜,不同年齡度之間的差異明顯。其一,兒童與青少年:該類人群癲癇疾病較為常見,60%的癲癇患者均在兒童時期發病,主要與腦外傷、熱性驚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代謝障礙、遺傳,其中遺傳占比最高,包括:染色體病、基因異常(線粒體病、單基因、多基因);代謝障礙包括:維生素B6缺乏癥、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腦脂質沉積癥、苯丙酮尿癥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包括:寄生中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熱性驚厥多見6個月至5歲的兒童,主要以大腦溫度增高有關;腦外傷的高發人群為青年,發病概率低。其二,為成年期,主要與系統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內分泌功能障礙、代謝異常、腦血管畸形、腦腫瘤有關,其中腦腫瘤占比40%左右,病理分級越低,癲癇發病率可能性越高[4];而腦血管畸形臨床上常見腦動靜脈畸形,占比40%左右;代謝異常包括:酸堿平衡紊亂、水鈉代謝失常,均能夠引發神經細胞代謝變化、大腦皮層代謝改變,最終引發癲癇;內分泌功能障礙包括:血液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癥肌無力、高血壓腦病、藥物中毒、低血糖等致使腦功能受損引發癲癇。其三,為老年期,根據流行病學相關數據,老年癲癇患者遠高于其他年齡段,且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主要包括:腦腫瘤、腦外傷、神經系統性退行性疾病、腦血管疾病,以上疾病的發生與患者糖尿病疾病史、腦血管疾病、腦萎縮疾病有關。而腦血管疾病和腦卒中是老年人群發生癲癇的危險因素。

2發病機制

由于癲癇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當前的研究主要認為與中樞性神經系統發生抑制或者興奮有關,以上情況的發生與遺傳、免疫、神經膠質細胞、離子通道、神經遞質失衡等異常情況有關[5]。

2.1神經遞質與受體

癲癇發生的神經體質種類中包括:①氨基酸類:?;撬?、天冬氨酸、谷氨酸(Glu)、甘氨酸、γ氨基丁酸(GABA);②單胺類:酰膽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其中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是興奮和抑制性神經遞質,與癲癇的病發關系密切。而谷氨酸受體會和代謝型受體會分別與G-蛋白通道以及離子通道發生偶聯后發揮其功效。眾多研究學者認為[6]:癲癇的發生主要在離子型受體方面,指出谷氨酸不斷蓄積后并作用于離子型受體,使其突觸過度興奮,進而引發癇性發作。同時指出谷氨酸在早期大量增加,而后期則胞外大量釋放,引發癲癇。早期癲癇患者的腦脊液γ氨基丁酸水平降低,為此認為腦脊液γ氨基丁酸水平與癲癇發病頻率有關,而抗癲癇藥物的應用可以提升腦脊液γ氨基丁酸水平,激活后即能早期肢突觸后電位,亦能抑制或興奮并阻滯癲癇的發作[7]。

2.2離子通道

調節神經元細胞興奮的主要物質離不開離子通道,主要包括:鈣離子通道、鉀離子通道、鈉離子通道,一旦發生基因突變都能改變其正常功能,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平衡,致使同步化異常放電,引發癇性發作。而離子通道會選擇相應的離子通過,方能使細胞膜電位發生改變,進而抑制或興奮神經元,提示:一旦選擇性離子發生異常,都會引發離子交換不平衡,誘發癲癇。

2.3神經膠質細胞

調節細胞外中樞神經系統遞質組建離不開星形膠質細胞,主要:γ氨基丁酸、谷氨酸,而胞外的谷氨酸能夠對神經元的存放和功能產生影響,星形膠質細胞能夠保持谷氨酸低濃度,當癲癇患者發病后,細胞外谷氨酸水平會顯著提升。提示:星形膠質細胞一旦增生后都會引發神經細胞外Na+/K+濃度發生失衡,導致神經細胞的閾值降低,致使神經興奮過度,最終病發癲癇,故星形膠質細胞的異常與癲癇發生密切相關[8]。

2.4炎癥因子和免疫

人體免疫反應具有降低癲癇病發閾值、提升神經興奮度、突觸重建、損傷血腦屏障,最終引發癲癇[9]。而癲癇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情況遠遠高于健康人群,表現在淋巴細胞亞群T3和T4水平值降低、T8增加、T4/T8比值降低。因為炎癥細胞因子具有調節免疫反應和炎癥反應的作用,一旦發生過度產生或者產生都能引發神經元變性,引發癲癇,主要包括:白細胞介素-2、IFN(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IL-210、IL-21B、IL-6、IL-1,同時包括體液因子補體、IgA、IgG。

2.5分子遺傳

絕大多數疾病的發生都與遺傳基因的復雜性有關,為此癲癇也包括其中。經過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相關研究已經證實[10]:癲癇并的發生與編碼離子通道蛋白基因發生突變,引發神經元興奮。

3治療

3.1藥物治療

抗癲癇藥物主要有傳統藥物和新型抗癲癇藥物,前者包括:卡馬西平、丙戌酸鈉、苯妥英鈉等,后者包括:妥泰、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左乙拉西坦等,兩種藥物的藥效差異不大,但傳統藥物的優勢在與經濟,缺點為不良反應多,亦能誘導肝酶和抑制肝酶。而新型藥物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盡管抗癲癇藥物不斷更新換代,同時被廣泛的被應用,但是40%左右的病情依然會發展至難治性癲癇,為此臨床應用藥物是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個性化用藥方案,保證療效、提升安全性。

3.2手術

30%的癲癇患者依然存在藥物治療無效,而50%的癲癇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已經達到控制癲癇癥狀的目的。手術方案有以下幾種:刺激手術、毀損手術、切斷功能性手術(放電傳播途徑)、病灶切除術等。

3.3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

所謂基因治療指在選定的靶細胞表達原本的不表達基因,或者采用抑制異?;虮磉_、關閉等方法達到控制和治療疾病的目標。經過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基因治療(病毒載體)和細胞移植都能夠達到抑制癇性發作或者癲癇病發。

4展望

癲癇是不僅困擾著人類的健康,亦對社會的健康發展產生影響,因癲癇屬于復雜性神經系統疾病,該病的發病機制一直是國內外研究學者所研究的課題之一,為此明確其發病機制對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只有充分了解癲癇的發病機制方能尋找治療癲癇的方法,伴隨著對癲癇的深入了解,新技術、新理論的不斷出現,使其展現在大眾面前,進而給癲癇患者帶來福音。新型藥物的不斷更新換代,其療效被不斷被認可,為了保障其用藥的安全性,應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手術方案具有創傷性,為此手術前應充分掌握其手術適應癥,最大程度低排除可能為患者帶來的風險;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其前景廣闊,但仍需研究學者們共同努力,方能從中獲得根治癲癇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玲,黃浩.難治性癲癇相關發病機制及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23(06):670-672.

[2]徐昌琴.老年癲癇病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老年醫學研究,2020,1(01):50-53.

[3]馬柳一.中樞神經系統鉀通道及其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6):1514-1517

[4]李華瓊,李華霞,楊東,刁麗梅.中醫藥治療癲癇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學,2020,42(14):1894-1896.

[5]熊敏,蘇化慶,向明鈞.癲癇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0):24-27.

[6]楊華俊,郭安臣,王群.癲癇的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17,35(04):54-59.

[7]蒙陶莎,李先鋒,鄭金甌.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1):2031-2032.

[8]錢哲,黃建敏.難治性癲癇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16,44(04):450-453.

[9]馮云,唐海丹.難治性癲癇的發病機制研究進展與前景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5):5118-5119.

[10]張赟,鄭輯英,李光來,李東芳,薛國芳.癲癇發病機制研究的進展與腦損傷機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08):1168-1171.

猜你喜歡
發病機制癲癇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癲癇多數可控可治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傳感分析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進展
玩電腦游戲易引發癲癇嗎?
肝性心肌病研究進展
痛風免疫遺傳學機制研究進展
淺析中醫中風病的病因病機
癲癇,也可有良好預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