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黃山市鄉村旅游業發展研究

2021-08-23 23:19唐渝琳周菁菁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3期
關鍵詞: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唐渝琳 周菁菁

摘 要: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式,是實現脫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其在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鄉村旅游用地規范、環境污染加重、傳統村落商業化嚴重、農業發展受到影響等。該文介紹了黃山市近5年旅游發展現狀,運用SWOT綜合分析法深入探討了安徽省黃山市鄉村旅游業發展中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當地旅游業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旅游;徽州文化;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3-0176-03

Abstract: Rural Tourism,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Xiaokang, which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ural tourism land, the aggrav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tc.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uangshan Cit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using the method of SWO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Huizhou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1 引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旅游也漸漸成為了熱門話題。近年來,黃山市利用古村落等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達100多處,先后形成了“宏村模式”“西遞模式”“呈坎模式”“祖源模式”等[1],鄉村旅游業欣欣向榮,黃山市鄉村旅游發展迅速,旅游人數也逐年增加。但與此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存在保護經費嚴重缺乏、文化內涵發掘利用不夠、一些法規需要修訂、傳統地區商業化嚴重以及旅游用地不規范造成環境污染等威脅著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解決鄉村旅游業發展中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學者對鄉村旅游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肖艷玲研究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鄉村旅游步入“快車道”,進入全面快速發展時期[2]。李笑穎研究認為,鄉村振興戰略在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同時,也會對鄉村旅游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發展鄉村旅游業[3]。曾磊、汪永萍聚焦農村生態旅游,認為通過政府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充分聚合,才能提高農村生態旅游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4]。董菁等從宏觀層面分析了我國鄉村旅游現狀,指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對鄉村旅游的新要求,以此給出了政策上的建議[5]。張眾研究認為,鄉村振興戰略驅動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鄉村旅游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這也是大多數研究者的共識[6]。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結果,針對黃山市的鄉村旅游業發展現狀,通過SWOT綜合分析法,對黃山市的鄉村旅游業進行了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發展對策和意見。

2 黃山市旅游業發展現狀

通過對安徽省2020統計年鑒的查閱,國家級黃山旅游風景區在2015—2019年期間接待的旅客人數逐年增加,2019年營業收入高達301800萬元(見表1)。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住房、娛樂、餐飲、商業等游覽設施也是不斷完善,為了豐富人們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黃山旅游地區的酒店數量有所下降,而民宿數量有所增加。

3 黃山市鄉村旅游業發展SWOT分析

3.1 優勢

3.1.1 地理位置優越和自然資源豐富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皖浙贛3省交界處,地形地貌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以中、低山地和丘陵為主。近年來,黃山市對外交通發生了重大變化,黃杭高鐵的開通打通了長三角地區來黃山旅游的通道。不僅如此,還有黃山機場、黃山北站以及各一級公路建成通車,黃山市汽車站開通了去往各旅游景點的大巴車。當地旅游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讓人們出行更加便捷,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客源。黃山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植物資源包括千種樹木,全市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其中國家重點的保護珍貴樹木有香果樹、紅楠、紅椿等。動物資源包括金絲猴、大靈貓、八音鳥等。礦產資源包括石灰巖、花崗巖、石煤等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條件,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便利和基礎支撐。

3.1.2 徽州文化資源優勢 黃山古稱徽州,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區域,旅游資源富集,有各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地方特產也是應有盡有,例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和徽州貢菊等。黃山市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具有徽州特色的鄉土風情,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帶動了鄉村經濟的振興,也帶動了當地農戶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在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各類創新發展途徑也越來越多。例如,黃山市的民宿旅游對當地的優秀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展現了徽州文化的生命力。在黃山市還有很多生態農場,他們也為鄉村旅游做出貢獻,例如在黟縣的七約農場,他們將農耕文化和鄉村旅游結合,在銷售商品的同時,也將生態理念融入其中。與此同時,他們結合當地環境,打造家庭農事活動體驗,滿足城市人民的鄉愁情感。各種各樣創新的徽州文化發展模式傳遞徽州文化情調,塑造了生活美學。

3.2 劣勢

3.2.1 專業人才缺失,勞動力外流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持,但黃山市旅游從業人員的數量以及整體的綜合素質跟不上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專業型人才包括旅游管理專業、策劃以及文創產品設計研發等人才的欠缺,這導致服務質量的不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旅游營銷不足。目前,黃山市目前從事鄉村旅游工作的人員主要以當地居民為主,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收入水平很難提升,特別是在旅游淡季,沒有平衡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隨著城鎮化發展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向外流動,這對當地旅游業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勞動力外流導致的鄉村旅游從業人數的減少,延緩了黃山市旅游發展的速度。

3.2.2 文化內涵挖掘程度低,景區商業化同質化嚴重 黃山市有豐富的徽州文化,但其中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程度較低,這會使得外來游客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感較差,根據調查研究,大部分游客僅僅略知“馬頭墻”等文化建筑,但對徽州建筑、雕刻、祠堂等知道的比較少。關于文化類產品的開發不夠,在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西遞宏村,我們可以發現商家所出售的大部分是來自浙江義烏的小商品。發展鄉村旅游業所針對的主要目標游客是來自城市的居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從追求物質需要到精神需求,鄉村所寄予的應該是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兒,但黃山市大多數旅游景點商業化嚴重,商家為了追求利益,隨意改造房屋,對旅游用地也未進行系統規劃,各個旅游景點彼此模仿,從而大大降低了對游客的吸引力。毫無特色的景點會導致鄉村旅游業千篇一律,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的現象也將越來越嚴重。

3.2.3 旅游用地不規范,環保壓力大 鄉村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相比,起步比較晚,各方面還不夠成熟,政府部門監管的力度不夠,在旅游用地方面的違法現象很普遍,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損壞,企業和農戶的違規使用,造成土地利用率不高的現狀。在旅游旺季,由于有些游客素質偏低,有些商家和企業也產生大量的污染物,而在此期間不能有效及時的處理,給生態環境造成壓力,增加鄉村的負擔。

3.2.4 區域發展不平衡 通過對美團、去哪兒旅行平臺的搜索可以得知,黃山市旅游客流量最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黃山風景區、宏村景區和西遞景區,而其他地區既無穩定的客流量,也無成熟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由于地區之間存在不平衡,導致黃山市偏遠地區的農戶大量流出,不利于當地可持續發展。

3.3 機會

3.3.1 相關政策支持 在2018年10月25日召開的杭州都市圈第9次市長聯席會議正式審議確認將安徽省黃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黃山市成為該都市圈唯一的浙江省外城市。2019年,黃山市出臺《關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實施意見》,致力于打造“促進旅游文化合作”。因此,要抓住“融杭”機遇,實現黃山市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7]。2020年,黃山市出臺《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加大了財政支持,強化金融扶持,對重大文旅項目,按實際完成投資額相應給予資金支持,從而為當地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發展機會。

3.3.2 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探索 黃山市是安徽省內發展鄉村旅游業相對比較成熟的地區,在近幾年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模式出現,例如特色小鎮創意綜合體模式,以及“旅游+藝術”“旅游+體育”“旅游+農業”等“旅游+”模式[8],打造鄉村特色旅游。隨著創新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發掘,黃山市旅游業的發展機會也得到了不斷擴展。

3.4 威脅與挑戰 黃山市在部分的旅游資源上和臨近的江西婺源以及浙江某些城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瓶頸期,只有多創新,加強人才引進,尋找突破。再加上旅游資源存在季節性,會對黃山市經濟發展造成不穩定的影響。

4 對策建議

4.1 創新發展文旅融合模式 鄉村旅游是黃山市經濟發展的支柱,其中文化是黃山市傳統村落的核心價值,要發展文旅融合模式,將旅游、生態以及文化融為一體,重視傳統文化內涵,維護鄉村地區的文化自信,挖掘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當地特色文化,統籌推進黃山市旅游業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加大歷史人文資源的保護力度,接受社會的監督,塑造良好的鄉村旅游的消費環境。在文旅融合模式上可以進行創新,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宣傳推介,打造當地特色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可以推出一系列有徽州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傳統習俗類、古村落等。同時,結合當地美食、土特產、書畫等打造一條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鏈。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吸引周邊地區的企業和機構的入駐,加入現代科學技術元素,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文旅融合產業,幫助解決鄉村旅游同質化的問題。

4.2 保護環境以及合理利用土地 政府人員應該起到積極帶頭作用,通過建立環境方面的稅收制度,規制企業的行為,對于破壞環境的企業或個人予以嚴重懲罰,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另外,還應嚴格管控鄉村旅游用地利用用途,不能利用鄉村旅游的名義,隨意開發建設,要合理規劃,用發展的眼光,運用高科技技術進行相關的空間分析,并預留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指標。

4.3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保護農民權益 人是產業發展的主體,是創造力的主要來源,鄉村旅游需要人才,尤其是近些年,安徽省農村老齡化率的快速增加,加之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給農村各個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之下,政府應放寬政策,加大農村吸引力以及加大宣傳,堅持把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培養造就一支優秀的工作隊伍,對于返鄉創業的人才要提供優質的“便捷”通道。除此之外,人才引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保障,還可以減少城市就業的壓力。在加大人才引進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保護當地農戶的合法利益,禁止以鄉村旅游建設為名,在農戶的身上牟取暴利,建立保障制度,加大培訓力度。這樣才能讓農戶更加積極參與到鄉村旅游建設中來。

5 結語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中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是實現鄉村脫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的發展途徑。旅游業作為安徽省黃山市的傳統優勢產業,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相信在未來會有所突破,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李修松.利用古村落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J].新安晚報,2021-03-12.

[2]肖艷玲.中日兩國鄉村旅游發展比較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8(5):61-66.

[3]李笑穎,黃蔚艷.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發展[J].中國商論,2019(8):205-206.

[4]曾磊,汪永萍.農村生態旅游的價值、問題及實踐創新解構[J].農業經濟,2019(8):47-49.

[5]董菁,毛艷飛,張良.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研究[J].農業經濟,2018(9):50-52.

[6]張眾.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路向[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38):110-115.

[7]楊磊.安徽黃山推動旅游業“融杭”發展[J].中國國情國力,2020(8):68-71.

[8]方國武,謝英豪,沈琳.鄉村文化振興視域下安徽農業文化傳承與發揚路徑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23-28.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安順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