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靶@貸”風險防控和教育路徑研究

2021-08-31 11:10田潔
理論觀察 2021年2期
關鍵詞:校園貸風險防控

田潔

關鍵詞:校園貸;風險防控;教育方案

中圖分類號:F832.4;F724.6;G6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1)02 — 0096 — 03

“校園貸”是當下社會互聯網金融空前發展的產物,它深得高校大學生的青睞,具有著方便、快捷、無門檻等特點。近年來,國內高校大學生辦理不良“校園貸”以滿足個人超前消費需求,從而造成負面影響的案例越來越多?!盁o法承擔還款壓力而選擇自殺”、“因從事裸貸導致個人隱私泄露”、“借貸公司暴力追債”等事件頻發,逐步把“不良校園貸”這一校園現象推向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當下,00后已成為高校大學生的主力軍,由于他們普遍缺乏金融安全知識,金融風險識別能力也比較差,在“校園貸”超前消費觀念潮流的誘導下,部分學生盲目跟風,不理智的消費觀念導致“校園貸”惡性事件現象層出不窮,引發了各種各樣的校園問題。與此同時,社會輿論也越發的關注到了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情況和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在這種情況下,高等學校迫切的需要行成關于校園貸風險防控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教育方案和引導機制。

一、校園貸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關于校園貸在國內的迅速發展歷程,可以從2013年說起。早年間由于各大銀行陸續停止了對大學生信用卡的辦理和審批業務,大學生信用卡已退出了高校舞臺。后來,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刺激下,一種新的互聯網分期消費模式開始逐步進入大學生的眼簾。早在2013年,“分期樂”作為最早的專為青年人提供分期消費服務的網絡金融平臺,在廣州深圳成立。它憑借著“先消費,后還款,免息消費”的小微消費金融模式,贏得了廣大年輕人的青睞,其示范效應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小微金融和或大或小的P2P平臺,紛紛將業務觸角伸向了學生。校園貸的熱度劇增,一時間成為大學生滿足超前消費需求新的目標方向。2015年校園貸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一時間各種亂象叢生。隨著媒體對“校園貸”各種不良事件的報道越來越多,社會大眾普遍關注到了“校園貸”異軍突起式的發展所帶來的不良后果。2016年4月,銀監會聯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高等院校要全面建立不良校園貸款的預警機制和日常監測制度,以及建立不良校園貸款的應急處置機制。2017年9月,教育部明確要求取締不良校園網貸業務,不允許任何網絡貸款組織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這也就預示著校園貸逐漸的從興起走向了被監管。近幾年來,微粒貸、人人貸、360借條等多種網絡借貸平臺的廣告宣傳鋪天蓋地,“校園貸”又呈現出卷土重來的趨勢。

二、“00后”大學生對校園貸的認知狀況

當下,00后已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群體的主力軍。作為“網生代”的00后大學生,他們從一出生便有互聯網伴隨著成長,對于00后來說,互聯網不僅是一種“媒體”概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每天都有大量的時間是在互聯網中度過的。從網絡中,他們既能夠獲得各種各樣的有效信息,同時也難免會接觸到一些關于“不良校園貸”虛假宣傳的信息。為了能深入了解當前00后大學生對不良校園貸的認知現狀和防范意識,本文以某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開展問卷調查。本次調研共有538名學生參與,其中大一年級295人,大二年級206人,大三年級37人。

(一)日常生活經費調研。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在校每月生活費用在1000塊錢以下的有198人,1000-2000元以內的有291人,2000元以上的有49人;學生生活費用主要來源于父母和家庭的有512人;每月生活費用不能滿足當前生活消費需求的有25人,當生活費用不夠時,大多數的學生會選擇節省著點花或者自己兼職,不跟父母開口。從以上問題中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用差距不是很大,絕大多數人都能滿足生活消費需求。但是當學生面臨經濟困擾時,很少有人愿意跟父母溝通解決。

(二)了解校園網貸情況調研。在調研學生群體是否了解不良校園貸相關問題時,有392名學生表示不了解;回答如何獲得校園貸相關信息時,215人回答從網絡中獲知,167人回答從學校同學和校園廣告中獲得信息;125人回復已開通螞蟻花唄、京東白條;68人選擇有過借貸消費經歷,主要用于購買電子產品、服飾以及化妝用品;在回答是否了解“不良校園貸”事件的負面影響和危害時,46名學生回復不是很明確。從以上調研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網貸安全防范也是還是比較薄弱的,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消費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安全觀。

(三)風險認知情況分析。當調研學生被問到,如果自己迫不得已需要辦理校園貸時,是否會考慮和家長、老師或朋友交流一下聽取他們的意見?457人選擇不會考慮,占被調研人數的比重高達85%;其中有54人表示不確定,還有27人表示可能會考慮。在問及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償還巨額貸款壓力時,你會怎么做?僅有25%的學生選擇自己會主動告訴父母,68%的被調查人員選擇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不告訴家人。當被問及如果自己面臨著被暴力催債的情況時,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緩解心理壓力?58%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該怎么做,27%的學生選擇會把問題說出來,主動尋求幫助。從以上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當學生面臨風險時,很少有人能正確的認識問題并有效處理,將風險及時有效地控制住。

三、不良校園貸的危害

(一)引導超前消費,滋生不良消費習慣。高校學生由于脫離了父母的陪伴與督促,在生活費用的管理上又缺乏經驗,“月光”更是家長便飯。大學生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他們會產生很多的額外消費需求,很多學生也不會向父母開口要求增加生活費。與此同時,校園貸的宣傳廣告,在高校校園里隨處可見,“無門檻”、“3分鐘到賬”、“免息分期付款”等宣傳口號,恰好抓住了學生急需用錢的心理,同時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對還款壓力的過多考慮。當學生決定開始嘗試使用校園貸,來滿足自己的超前消費需求時,他們就已經開始形成了超前消費的意識。當超前消費在大學校園里形成一種潮流引導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會樂于嘗試,然而高校學生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金融風險知識儲備不夠,養成超前消費的行為習慣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有弊端的。

(二)個人信息泄露,危害學生安全與發展。學生在某種消費需求的刺激下,往往會一時沖動只顧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而不去考慮后續影響。很多借貸平臺在學生辦理貸款時,都會要求學生下載安裝相關手機APP軟件,讓學生提交手持證件照照片和學生本人銀行卡號等涉及個人隱私的相關信息。一心只想快點拿到貸款滿足消費欲望的學生,此時此刻安全意識極為薄弱,他們會毫無保留的提交全部信息。當學生出現還款不及時,或是無力還款的現象時,個人信息泄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暴露出來。放款平臺可以通過之前學生安裝的手機APP竊取學生的照片、手機通訊錄、活動行程定位等各種信息,當學生無力還款時,他們就會暴力催債,根據定位信息上門恐嚇,或是電話轟炸聯系學生家長,或是威脅女生拍裸照和視頻等,暴力催債的種種手段,會使學生在經濟上和心理上承擔巨大的壓力,當學生不能用正確的應對方式處理時,就會走入極端。從事不良校園網貸導致個人安全信息和隱私泄露,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突發危機事件增多,加大校園安全管理難度。當前,不良校園貸的門類是多種多樣的,它具有明顯的多變性和隱蔽性,各部門在處理不良校園貸事件時,都很難在第一時間內規避風險。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因不良校園貸事件引發的校園惡性危機事件頻繁發生,使得學校對不良校園貸的監督和管理難度加大,破壞了學校的安全和穩定,干擾了校園正常生活秩序,給學校造成很多的消極影響。當學生無力還款時,不良借貸公司負責催款的人員,就會接二連三的給學生所在院系的辦公打電話,或是不分晝夜的給學生輔導員打電話,不僅添加學校管理工作的難度,同時也干擾著部分老師的正常生活。因從事不良校園貸而導致校園危機事件的發生,會給師生在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壓力,影響教師的工作狀態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也會損傷學校的社會口碑和聲譽,沖擊學校的正常教學管理秩序。

四、風險防控措施與教育管理方案

(一)健全責任機制,強化管理職責。高等院校作為大學生求學與生活的主要環境場所,在加強對不良校園貸事件的風險防控方面,學校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學校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教育管理責任機制,明確每一個學生管理工作崗位上的任務和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度,督促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動上不斷加大對不良校園貸風險防控工作的精力投入,積極營造出紀律嚴明、工作踏實、校園安全和諧、師生友愛團結的良好校園環境。學校保衛部門,要嚴防不良校園貸虛假宣傳進校園,并形成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案,以預防不良事件發生時,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學生處應加大對“杜絕不良校園貸”方面的教育宣傳力度,經常性開展金融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二)深化家校聯絡,加強安全教育。經歷過高中三年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一旦進入大學,學生本人和家長都會進入一種松懈的狀態,學生本人認為可以放飛自我盡情享受大學生活,家長則會認為子女已經成年不必再花大精力關注和教導。然而,家長作為子女教育道路上的首任老師,他們在子女成長成才的每一個階段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00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獨得家庭寵愛,很容易滋養成一些不好的消費習慣。在日常生活消費方面,家長應做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及時教育指引學生養成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的觀念。及時子女不在身邊,也應通過各種方式多與子女談心談話,讓他們可以向家長打開心扉,遇事能主動與父母交談。同時,學生在校期間,作為學生管理工作一線的輔導員老師,也應多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消費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并與家長溝通形成家校聯動,共同關注的管理模式。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他們都不喜歡老師聯系自己的家長,甚至會比較反感。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老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和學生溝通好,另一方面也要讓家長主動和學校聯系,營造和諧的家校溝通氛圍。

(三)提供法律援助,加強法制教育。當前00后大學生的金融安全和法制觀念還比較薄弱,在遇到“校園貸”事件時,很容易陷入困境。學校應重視對大學生抵制“不良校園貸”的普法知識宣傳和教誨,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和自我防備意識。學??梢越洺Ee辦專題講座,邀請法律專家講授有關不良校園貸真實案例中發生過的相關法律問題。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讓一些真實的校園貸法庭案例展現在校園舞臺上和學生群體中,以案說法,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學校相關部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鼓勵學生去申請旁聽法院公開庭審的案件,增長一些實踐經歷。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可以使作為弱勢群體的大學生能夠知法、懂法,在關鍵時刻要敢于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給不良校園貸以強烈回擊。同時,高校還可以成立專門的法律援助團隊,為不慎陷入校園貸而需要法律幫助的學生提供無償援助,以便幫助他們更好地維權。

(四)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提升市場監管效力。近年來隨著校園貸極端事件的曝光,越發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各大高校、公安部門、社會媒體、金融機構等,都制定過相應的方案來應對不良校園貸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惡性影響,可以說一起不良校園貸事件的發生,牽動的將是整個社會。為了有效的監管和控制校園貸,需要建立起學校、公安、金融、政府、媒體等多方聯動的處理機制。作為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的銀行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大學生助學貸款業務,為學生提供正規途徑的貸款辦理服務,同時加強與學校之間的業務聯系,實現數據信息共享,以便校方及時掌握學生的經濟狀況;公安部門可以同學保衛部門加強聯動,定期為高校師生開展網絡安全和金融安全等主題的公益宣傳講座,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社會媒體機構可以依托學校平臺,制作防范非法校園貸專題節目,在媒體平臺和校園內部傳遞金融安全知識,幫助樹立正確的金融安全觀念。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同心共力之下,一定能提高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控制不良校園貸的蔓延。

〔參 考 文 獻〕

〔1〕劉海濤,王芮,論校園貸的風險及其防范〔J〕.經濟研究導刊,2018,(25).

〔2〕蒲曉華,校園貸發展現狀及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8).

〔3〕周國棟,校園貸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淺析〔J〕.現代營銷,2018,(11).

〔4〕陳莉,劉國威,從高校學生公寓管理談“校園貸”風險的規避,2017,(10).

〔責任編輯:孫玉婷〕

猜你喜歡
校園貸風險防控
用法律紅線整治不良“校園網貸”
從眾心理對大學生“校園貸”的影響淺析
反貪查案工作的風險防控機制探討
厘清“校園貸”潛在風險:大學生當心跌入人生陷阱
“校園貸”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嗎?
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淺析“六統一”法在經濟合同法律風險防控中的作用
大二學生被“校園貸”奪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