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喂模式對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犢牛生長性能、體尺指標及血清學指標的影響

2021-09-06 13:16李勝利路永強齊志國郭江鵬
動物營養學報 2021年8期
關鍵詞:顆?;?/a>食料犢牛

付 瑤 王 俊 李勝利 路永強 齊志國 郭江鵬

(1.北京市畜牧總站,北京 100107;2.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北京 100193)

21世紀以來,人們對于高蛋白質動物食品由數量向質量轉變的需求促進了畜牧業的蓬勃發展[1]。就現階段我國奶業形勢而言,一方面奶牛存欄量快速增多,另一方面奶類總產量也在大幅增加,但是由于飼料成本的上漲、國外乳品企業進軍國內市場的沖擊等影響,我國奶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荷斯坦奶牛具有產奶量高的特點,我國養殖的奶牛品種中大約有95%以上為荷斯坦奶牛。但隨著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生產趨同化的產品可能危及我國奶業的良性發展及其在國際奶業市場中的競爭力。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條件差異大,大力發展差異化的奶類動物資源迫在眉睫。其中,乳肉兼用牛品種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乳肉兼用牛具有肉、奶兼用,耐粗飼,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的優點,其公??捎米饔?,母牛既可以產乳,淘汰后還可作為肉用,具有較高的綜合養殖價值,可以為養殖場(戶)帶來巨大的綜合經濟效益[2]。與荷斯坦奶牛相比,乳肉兼用牛乳中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相對較高,有利于生產更高乳成分的液體奶類產品和特色固體奶類產品。在世界上眾多的乳肉兼用牛品種中,蒙貝利亞牛是優秀的品種之一,隨著研究的深入,用蒙貝利亞牛改良荷斯坦牛等奶牛品種的后代的生產性能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因此該品種受到了廣大養殖場(戶)的喜愛[3]。

犢牛是奶牛場的未來,雖然養殖犢牛不能立即獲得經濟效益,但是它的長遠經濟效益不可估量。以往研究的關注點多集中在荷斯坦犢牛的飼喂方式上,適宜的飼喂方式能夠促進犢牛的生長[4-6]。隨著蒙貝利亞牛與荷斯坦牛品種間雜交工作的逐步開展,其雜交后代的品種優勢已經初步顯現,但缺乏相對系統的研究及相關參數。因而,對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犢牛(以下簡稱蒙荷雜交犢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過飼養試驗確定適宜的飼喂方式,可為評價蒙貝利亞牛的雜交效果及在蒙貝利亞牛后續育種方向上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因此,本試驗選擇3種常見的飼喂方式:顆?;_食料、口感化開食料以及在顆?;_食料的基礎上補飼苜蓿干草;其中,口感化開食料由不同物理形狀的原料組成,與顆?;_食料相比,額外添加了具有特殊加工工藝的玉米、獨特的液體原料和糖蜜等,具有適口性好、消化率高等特點。通過測定犢牛的生長性能、體尺指標及血清學指標,探討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及試驗設計

本試驗選用健康蒙荷雜交犢牛30頭作為試驗動物,其中母犢21頭,平均初生重為(40.4±5.3)kg,公犢9頭,平均初生重為(46.2±6.1)kg。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按出生日期、初生重等均勻分配到3個組中,即顆?;_食料組(CON組)、口感化開食料組(Te組)和顆?;_食料加苜蓿干草組(PeA組),每組10頭牛(母犢7頭,公犢3頭),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試驗設計

1.2 試驗飼糧

本試驗所使用的開食料為市售成品開食料,顆?;_食料的主要成分為玉米、大豆及其加工產品、酒糟類、磷酸氫鈣、石粉、氯化鈉及專用復合預混料;口感化開食料的主要成分為玉米、整粒破碎玉米、大豆及其加工產品、大麥、酒糟類、磷酸氫鈣、石粉、氯化鈉、專用復合預混料及糖蜜;苜蓿干草全部來自于試驗牛場,鍘切至2 cm后飼喂。開食料、苜蓿干草及牛奶的營養水平見表2。

表2 開食料、苜蓿干草及牛奶的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3 飼養管理

初生犢牛在產房觀察24 h后,轉移至犢牛島進行單欄飼養。試驗期為10周,在第8周斷奶,而后繼續單欄飼養2周。喂奶原則為定時、定量、定溫,確保犢牛在出生1 h內哺喂初乳4 L。每天飼喂2次,時間分別為07:00和15:00,牛奶的飼喂標準為:2~21日齡6 L/(頭·d),22~42日齡8 L/(頭·d),43~49日齡6L/(頭·d),50~52日齡4 L/(頭·d),53~56日齡3 L/(頭·d)。喂奶30 min后提供充足飲水。喂奶后投放開食料和苜蓿干草供犢牛自由采食,各組犢牛從第3天開始自由采食開食料,此外,PeA組犢牛從第15天開始自由采食苜蓿干草。本試驗改用填充了秸稈的麻袋鋪滿犢牛島的地面,以避免犢牛采食墊草。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分別在試驗第3周、第6周、第9周通過四分法采集飼料樣品,采集好的飼料樣品經混合后在室溫條件下保存。飼料樣品的測定指標包括:干物質(DM)、粗蛋白質(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鈣(Ca)和磷(P)含量。所有指標的測定方法均參考《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

分別在試驗第3周、第6周、第9周采集奶樣,并送至北京奶牛中心采用近紅外分析儀(Milk Scan 605,丹麥福斯集團公司)測定乳成分。

1.4.2 采食量的測定

試驗期間,每天記錄每頭犢牛的顆?;_食料、口感化開食料以及苜蓿干草的添加量以及前1天的剩料量,并計算采食量。

1.4.3 體重、體尺測定及體尺指數計算

在犢牛脫離母體后(飼喂初乳前)及每周第1天晨飼前稱量犢牛的空腹體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并測定相關體尺指標,包括體高、體斜長、胸圍及管圍,直至10周齡。其中,體高和體斜長通過測杖進行測量,前者指由髻甲最高點垂直到地面的距離,后者指從肱骨突起的最前緣(肩端)到坐骨結節后緣之間的距離;胸圍和管圍通過卷尺進行測量,前者指肩胛骨后緣處體軀的水平周徑,后者指前肢掌骨上1/3處(最細處)的周徑。根據每周測定結果所記錄的數據,通過公式計算體長指數、體軀指數和管圍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固然,孟子“仁者無敵”的武德觀念有其邏輯上的合理性,這也正是當時民心與民本思想的結晶。但這種代表了儒家道德理想主義一面的武德思想,或許存在著對于暴力問題認識不夠深刻的缺失。

體長指數=100×體斜長/體高;體軀指數=100×胸圍/體斜長;管圍指數=100×管圍/體高。

1.4.4 血樣的采集、處理及測定

在犢牛脫離母體后(飼喂初乳前)及每周第1天晨飼前,通過頸靜脈采血10 mL至普通采血管中,直到10周齡。采集的血樣通過高速離心機(3 500 r/min)進行離心,離心時間為20 min,收集血清樣品于1.5 mL離心管中,儲存于-20 ℃冰柜,用于測定血清學指標。所收集的血清樣品送至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定。測定的指標包括:脂肪代謝相關產物[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蛋白質代謝相關產物[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尿素氮(UN)]、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激素[生長激素(GH)、胰島素(INS)和腎上腺皮質激素(GC)]含量。

1.5 數據統計

所測定的指標數據在Excel 2010中進行初處理,然后運用SAS 9.2中關于重復測量數據的MIXED模型進行ANOVA分析,各處理間差異顯著性通過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若0.01

2 結 果

2.1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采食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斷奶前,飼喂模式對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和總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0.05),但從數值上看,Te組和PeA組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分別比CON組多9.45%和2.12%,且Te組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比PeA組多7.17%。斷奶后,3組間的開食料采食量和總采食量呈差異趨勢(P=0.068、P=0.055),從數值上看,Te組和PeA組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分別比CON組多31.28%和17.37%,且Te組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比PeA組多11.84%。

表3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采食量的影響(干物質基礎)

2.2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體重和ADG的影響

由表4可知,飼喂模式對犢牛的初生體重、斷奶體重和終末體重均無顯著影響(P>0.05),但從數值上看,Te組和PeA組犢牛的斷奶體重分別比CON組高7.44%和5.22%,Te組比PeA組高2.11%;Te組和PeA組犢牛的終末體重分別比CON組高14.58%和8.80%,Te組比PeA組高5.32%。

表4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體重和ADG的影響

斷奶前,飼喂模式對犢牛的ADG無顯著影響(P>0.05),但從數值上看,Te組和PeA組犢牛的ADG分別比CON組高9.45%和4.42%,且Te組犢牛的ADG比PeA組高4.82%。斷奶后,飼喂模式對犢牛的ADG無顯著影響(P>0.05),但從數值上看,Te組和PeA組犢牛的ADG分別比CON組高16.73%和22.65%,且PeA組比Te組犢牛的ADG高5.07%。

2.3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體尺指數的影響

由表5可知,斷奶前,飼喂模式對犢牛的體長指數無顯著影響(P>0.05)。斷奶后,飼喂模式對犢牛的體長指數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Te組體長指數顯著高于CON組和PeA組(P<0.05),PeA組與CON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數值上PeA組大于CON組。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犢牛的體軀指數和管圍指數無顯著影響(P>0.05)。

表5 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斷奶前后體尺指數的影響

2.4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血清學指標的影響

2.4.1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標的影響

由表6可知,飼喂模式對犢牛斷奶前后的血清脂肪代謝相關產物(TG、TC、HDL、LDL)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其中,TG含量在0.20~0.51 mmol/L變化,TC含量在3.0~3.5 mmol/L變化,HDL和LDL含量分別在1.5~1.9 mmol/L和0.38~0.54 mmol/L變化。

表6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標的影響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犢牛的血清蛋白質代謝相關產物(TP、ALB、GLB、UN)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其中,TP含量在46.7~54.1 g/L變化,ALB和GLB含量在20.3~24.0 g/L和26.4~30.1 g/L變化,UN含量在2.5~3.7 mmol/L變化。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犢牛的血清GLU和IgG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其中,GLU含量在4.1~5.2 mmol/L變化,IgG含量在7.5~7.9 g/L變化。

2.4.2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血清激素指標的影響

由表7可知,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犢牛的血清激素指標(GH、INS、GC)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其中,GH含量在7.0~7.6 ng/mL變化,INS含量在11.3~12.6 μIU/mL變化,GC含量在129.0~142.3 pg/mL變化。

表7 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蒙荷雜交犢牛血清激素指標的影響

3 討 論

3.1 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開食料采食量和ADG的影響

關于口感化開食料和顆?;_食料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及ADG影響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本試驗中,飼喂模式對斷奶前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無顯著影響,但在斷奶后,Te組開食料采食量有高于CON組的趨勢;斷奶前后犢牛的ADG無顯著差異,但斷奶前后采口感化開食料犢牛的ADG分別比采食顆?;_食料的犢牛高9.45%和16.73%。這些結果與Franklin等[7]的結果相似,其認為當犢牛開食料原料和營養成分有差異時,飼喂口感化開食料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和ADG高于飼喂顆?;_食料的犢牛。而阿米娜木·司馬義[8]對于斷奶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的研究結果雖與本試驗相似,但斷奶后采食顆?;_食料犢牛的采食量顯著高于采食口感化開食料的犢牛。Bateman等[9]的研究也發現,口感化開食料和顆?;_食料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和ADG沒有顯著影響。研究結果的不同可能與開食料的原料和營養成分的差異、開食料的適口性及是否限制飼喂等原因有關。

本研究表明,飼喂苜蓿干草對斷奶前后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和ADG無顯著影響,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犢牛的采食量和ADG。開食料采食量的結果與Castell等[10]、Khan等[11]及吳兆海[12]的研究結果一致,即飼喂苜蓿干草在提高斷奶前后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上發揮積極作用。本試驗中,飼喂苜蓿干草犢牛的開食料采食量在斷奶前和斷奶后分別比飼喂顆?;_食料犢牛多2.12%和17.37%。但也有學者得到了相異的結論[13-14],這可能與開食料的原料和營養成分的差異有關。Castell等[10]研究表明,補飼苜蓿干草對犢牛ADG沒有顯著影響,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犢牛ADG,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但Khan等[11]的研究中并沒有發現補飼苜蓿干草能夠提高斷奶后犢牛ADG,犢牛ADG反而降低了,這可能是因為其試驗中對斷奶后犢牛進行了限飼。

在本研究中,飼喂口感化開食料和顆?;_食料加苜蓿干草對犢牛開食料采食量和ADG沒有顯著差異,但在數值上,前者開食料采食量在斷奶前和斷奶后分別比后者多7.17%和11.84%,前者ADG在斷奶前比后者高4.82%,而在斷奶后比后者低5.07%。Lesmeister等[15]認為,如果在開食料中添加糖蜜或不同方式處理的玉米,會在促進犢牛開食料采食量及增加ADG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本試驗結果,但糖蜜添加量的不同也會導致試驗結果的不同。

經計算,本試驗3種飼喂模式下斷奶前平均每千克增重所需要的干物質采食量分別為446.6、446.6和517.1 g,斷奶后分別為1 816.4、2 042.8和1 885.0 g,但斷奶前后均無顯著差異。除此之外,本試驗中3組犢牛的ADG在斷奶前偏低,這可能與試驗期間季節變換導致犢牛在斷奶前對環境適應能力弱、免疫能力低等有關[16]。但斷奶后,犢牛的ADG并未受到季節的影響,這可能因為斷奶后蒙荷雜交犢牛具有較強的抵抗力。

3.2 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體尺指標的影響

體尺指數是監測犢牛生長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其中:表征犢牛體長相對變化的體長指數體現了體長和體高的相對發育,表征犢牛軀干發育的體軀指數體現了胸圍和體長的相對發育,而表征犢牛體軀骨骼相對發育情況的管圍指數體現了管圍和體高的相對發育[17]。研究發現,隨著周齡的增長,體長指數和體軀指數呈上升趨勢,而管圍指數呈下降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側面說明犢牛的骨骼能夠正常發育[18]。

本試驗表明,飼喂模式對斷奶前犢牛體長指數無顯著影響,但斷奶后,采食口感化開食料犢牛的體長指數顯著高于采食顆?;_食料及顆?;_食料加苜蓿干草;飼喂模式對犢牛的體軀指數和管圍指數沒有顯著影響。本試驗結果的差異可能與口感化開食料中添加了整粒破碎玉米與大麥有關,也可能與牛的個體差異、品種及生長發育情況有關[8,12]。

3.3 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標的影響

對犢牛血清中脂肪代謝相關產物、蛋白質代謝相關產物及GLU含量的檢測對預防犢牛疾病的發生有重大意義。脂肪代謝相關產物中,TG含量是反映機體脂肪消化吸收情況的直接指標[19],本研究表明,3種飼喂模式下犢牛血清TG含量沒有顯著差異,但周齡對血清TG含量有一定的影響,斷奶前高于斷奶后,這可能與哺乳期犢牛胃腸道發育不完善、對奶的消化吸收高、對固體飼料的消化吸收低且喂奶量逐漸降低有關[20]。血液中TC主要由LDL攜帶運輸,HDL有助于清除細胞TC,三者之間存在關聯[21]。本試驗中,血清TC、HDL和LDL含量的變化趨勢相同,從數值上來看,Te組犢牛的血清TC、HDL和LDL含量高于其他2組,這表明其脂肪成分的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其他2組。

蛋白質代謝產物中,ALB與GLB之和為TP,ALB在轉運營養物質及為機體提供蛋白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GLB作為犢牛血液中的抗體,其含量的高低反映了抵抗力的大小[21]。本試驗中,飼喂模式對犢牛血清ALB、GLB及TP含量的影響不大,但3種代謝產物的含量在Te組最高,這說明該組犢牛的蛋白質消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其他2組。血清UN含量能夠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和氨基酸平衡情況,在機體蛋白質合成率較高、氨基酸平衡較好的情況下,血清UN含量往往較低。而蛋白質攝入量增多,腸道產氨增多,會導致血清UN含量的升高[22]。本試驗中,飼喂模式對血清UN含量無顯著影響,Te組斷奶前血清UN含量低于其他2組,這說明在斷奶前其蛋白質代謝情況稍好于其他2組,而斷奶后3組差異不大。

GLU是動物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在維持犢牛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正常情況下,GLU含量極高或極低會對動物產生不利影響[23]。本試驗中,飼喂模式對斷奶前后犢牛的血清GLU含量無顯著影響,數值上波動范圍較小,這表明犢牛對3種飼喂模式均有較好的適應性。

IgG是體現犢牛免疫能力的重要指標,因為犢牛剛剛脫離母體后不具備產生抗體的能力,其自身免疫能力往往在4周后開始建立[24]。本試驗中,3組間犢牛的血清IgG含量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3組犢牛的免疫系統發育相似,機體的抵抗力相似。

3.4 飼喂模式對蒙荷雜交犢牛血清激素指標的影響

GH、INS和GC是與體增長有關的激素因子,它們共同調控著機體的發育[25]。本試驗表明,飼喂模式對血清GH含量無顯著影響,飼喂口感化開食料犢牛的血清GH含量最高,隨后是飼喂顆?;_食料加苜蓿干草的犢牛,飼喂顆?;_食料犢牛的血清GH含量最低,且3個組血清GH含量隨周齡的增加稍有降低,同時隨著周齡的增加,3組犢牛的ADG有所升高,有學者認為犢牛ADG的提高會導致血清GH含量的下降[26]。飼喂模式對犢牛血清INS和GC含量沒有顯著影響,飼喂口感化開食料犢牛的血清GC含量最高,隨后是飼喂顆?;_食料加苜蓿干草的犢牛,飼喂顆?;_食料犢牛的血清GC含量最低,血清INS含量變化呈現了相反結果,這種結果的出現可能與血清GLU含量變化有關[18]。

4 結 論

在本試驗3種飼喂模式下,斷奶前蒙荷雜交犢牛生長性能、體尺指標及血清學指標無顯著差異;斷奶后體軀指數、管圍指數、血清學指標無顯著差異,但體長指數呈顯著差異,同時開食料采食量呈差異趨勢。

猜你喜歡
顆?;?/a>食料犢牛
不同開食料對早勝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
顆?;旌先占Z的研究進展
犢牛健康觀察要點
犢牛肺炎巧防治
不同類型開食料對犢牛生長發育和瘤胃發酵的影響
顆?;{理劑在污泥堆肥中的應用
顆?;{理劑滾筒篩分選特性研究
蝙蝠蛾幼蟲食料初步篩選及其取食研究
犢牛水中毒的發生及預防
純氧曝氣污泥顆?;捌浣Y構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