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腰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對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觀察

2021-09-08 16:22李學雷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8期
關鍵詞:治療效果

李學雷

摘? 要:目的? 討論經皮腰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PTED)對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冠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其中40例納入對照組(實施常規后路推板開窗腰椎間盤切除術),剩余40例納進觀察組(實施PTED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價值。結果?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中的認知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腰痛OD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PTED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減輕腰部疼痛,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椎間盤切除術;經皮腰椎間孔鏡;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效果

近年來,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逐年升高,該疾病屬于骨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因素為腰椎間產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變化,且受到外力的影響,造成纖維環受損,髓核逐漸突出,進而刺激脊柱神經,導致腰部產生嚴重疼痛[1]。以往臨床治療該疾病以開窗腰椎間盤切除術為主,由于該方案創傷較大,術后易誘發不同程度并發癥,且恢復相對較慢,導致臨床治療效率逐漸降低。近年來,隨著我國微創技術不斷完善,最新研究顯示,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PTED)逐漸步入臨床,且被眾多學者應用于該疾病,臨床已證實顯效顯著,且預后效果較佳[2]。鑒于此,本文選取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上述治療方案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冠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其中40例納入對照組(實施常規后路推板開窗腰椎間盤切除術),剩余40例納進觀察組(實施PTED治療)。對照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35~75歲,平均(51.22±1.14)歲。觀察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為36~74歲,平均(52.63±1.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可出現雙神經根受累;②經MRI、CT診斷為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

排除標準:①存在馬尾神經綜合征;②腰椎平面存在峽部滑脫;③對造影劑過敏。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后路推板開窗腰椎間盤切除術,給予患者常規麻醉,并將腹部懸空,選取G形壁X線機實施透視,對手術部位進行確定并做好記錄,隨后實施常規消毒及鋪巾,將患者患處部分作為中心,并作一個小切口,穿過皮下組織,達到椎間盤,隨后將患側椎間盤肌實施剝離,至較小關節外側。同時再次確定位置,在黃韌帶處確定神經根及硬膜囊保護完好狀況下,切除黃韌帶,再取出髓核,最后反復沖洗,縫合。

觀察組實施PTED治療,取患側朝上側臥位,將身體與創面維持垂直,在G形壁X線機輔助下,掌握穿刺部位。隨后實施消毒及鋪巾,并在上述機器下,穿刺至靶點,同時選擇1 mL亞甲藍溶液對椎間盤實施染色,將導絲置入,并將穿刺針拔除。且作一個7 cm切口,置入擴張導棒,從而開通手術通道,隨著擴展導棒放置骨鉆,有效清理關節突外側緣骨組織,隨后插入導絲,將人工套管置入,并有效連接椎間孔鏡。采用髓核鉗,清除多余的髓核組織,同時選擇電凝實施針對性止血,最后給予縫合。

1.4? 觀察指標

①術后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感染、出血、硬囊膜撕裂、神經損傷)不良反應發生率=(感染+出血+硬囊膜撕裂+神經損傷)例數/總例數×100%。②選擇生活質量調查問卷(SF-36量表)評價術前、術后1個月生活質量[3],其中包認知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3項目,總分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③術前、術后3個月觀察腰痛ODI評分:其中包括站立狀況、坐力狀況、行走狀況、舉重物狀況、藥腿疼痛狀況等5項實施評估,每項依據疼痛程度分為1~5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治療前SF-36量表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腰痛ODI評分比較

兩組術前腰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屬于臨床骨科常見疾病之一,該疾病發病后典型臨床表現為坐骨神經及腰腿嚴重疼痛,且具有病程長、發病率高等特點。相關研究顯示,該疾病若未對其實施針對性治療,病情嚴重者可導致下肢癱瘓,從而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

現階段眾多患者采用藥物保守治療,但治療效果欠佳,無法達到最佳效率,而傳統切除術治療具有恢復慢、出血量多、創傷大、并發癥高等癥狀,且對周圍軟組織破壞程度增加,對脊柱的穩定性造成較大影響,從而降低臨床恢復效率。因此為該類患者提供針對性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而PTED治療可有效彌補上述治療方案不之處,該方案主要在椎間孔鏡下實施椎間盤切除,具有安全、可靠、創傷小、出血量少、復發率低等優勢[5]。因PTED治療可有效保護神經根及黃韌帶完整性,并通過精準定位,避免硬囊膜撕裂、神經損傷等現象發生,且在臨床應用中受到眾多醫師的青睞,具有術后疼痛輕,切口小等優點,可促進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減少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金丹杰等[6]分析結果與本文一致,從而進一步證實該手術方案的可靠性,值得在治療領域中應用。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生活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前腰痛O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說明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PTED治療效果顯著,可減輕腰部疼痛。

綜上所述,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PTED治療可獲得一定療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梁燦.經皮腰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對單節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11):5-7.

[2]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實施經皮椎間孔鏡下微創治療的預后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44-45.

[3]宋甲威,劉芝靜.針刺聯合運動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鎮痛作用、腰椎功能及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20,39(8):1073-1077.

[4]郭偉,趙頎,龔成,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法治療前后腰椎關節活動度的力學評估研究[J].空軍醫學雜志,2020,36(3):231-233.

[5]吳夢雯,何麗芳,肖春秀,等.中青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椎間盤自護行為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4):529-534.

[6]金丹杰,徐南偉,趙國輝,等.經皮椎間孔鏡與椎板開窗椎間盤切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6):491-494.

猜你喜歡
治療效果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