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藝術品金融20年

2021-09-08 05:57黃雋
財富管理 2021年4期
關鍵詞:藝術品

黃雋

最近20年,全球文物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和最高拍賣紀錄增長均超過400%。中國無疑是全球發展最為迅猛和最為活躍的藝術品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異軍突起改變了全球市場的品類、結構和格局,加速了金融與藝術品產品的創新和融合。

中國藝術品市場20年發展概況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藝術品市場開始萌動。上個世紀90年代后,拍賣行等市場主體出現,這一階段可以稱為收藏時代,藝術品的投資主要以藝術質量的高低作為是否藏購的標準。

2001年中國加入WTO,對外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非典”后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步入快車道,以民營私營企業為代表的大量社會資金涌入藝術品市場,市場交易開始放量,盡管傳統的收藏隊伍依然龐大,但其主導地位開始動搖,中國藝術品市場投資屬性日漸明顯。從2009年開始至今,中國藝術品市場比肩美國和英國,一直穩居全球三大藝術品市場之一。

2009年到2011年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增長最快的三年。由此開始,藝術品耀眼的收益刺激市場出現短期投機、炒作包裝、制造事件等運作手法,藝術品質量不再是衡量藝術品價值的唯一標準。贗品、假拍、成交不付款等問題屢見不鮮。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買家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昂的價格導致真正熱愛藝術品的老一輩文人藏家和國有博物館被迫退出,藝術品投資回報成為人們入場的主要動力。

2013年至今,中國經濟增速變緩,步入新常態,禮品市場的退潮,加之藝術品市場本身的問題,透支了的中國文物藝術品不可避免地進入到調整期,市場明顯降溫,回歸常態。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只看中文化精神價值的純粹收藏者或者只為賺錢的純粹投機者越來越少,資本盲目追求下的非理性時代已經過去,投資者一般具有較高的藝術品鑒賞能力和相當的經濟實力,既滿足審美愉悅、社會聲譽等精神需求,也希望通過投資藝術品實現資產配置和分散風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迫使藝術品市場加速了數字化轉型。由于較好地控制了疫情,中國藝術品市場再次領先于全球市場。

中國藝術品金融探索與模式

最近20年,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出現了各種創新和探索,也有很多經驗和教訓。

藝術品質押貸款

就中國藝術品市場來說,藝術品質押融資需求很大,但是金融機構的供給嚴重不足。藝術品是非標準化的資產,較難規?;?、批量化放貸,再加上誠信缺失,風險較大,雖然政府大力支持,但是銀行作為商業機構從事藝術品質押貸款的動力不足,影響了業務發展。

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2013年開始,在鼓勵創新創業和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郵幣錢幣卡交易開始在文交所興起并快速膨脹。由于郵幣錢幣卡投機性強,大量的投資者對文化藝術品完全沒有興趣,這種單純投機式的模式對文化藝術產業基本沒有實質的、良性的促進作用,2017年被政府監管部門叫停,文交所又一次進入清理整頓狀態。目前,不少文交所處于虧損狀態,沒有找到財務上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藝術品基金

藝術品基金是藝術品金融的重要商業模式。雖然藝術品基金是歐美國家的舶來品,在中國也只有大約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在這大多數年份,中國藝術品基金的數量、規模和熱度都遠遠超過歐美國家。

藝術品保險

中國的藝術品保險一直處于試水和探索狀態。原因在于不少藝術精品價值高,客戶對高額保費望而卻步,寧愿自己加強安保和防護,而且國內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估值機構??此埔粋€巨大的需求市場對應著一個非常疲弱的供給,很多藝術品都處于裸奔狀態。

家族信托

最近幾年,面向高凈值人群的家族信托開始走進人們視野。藝術品的非標準化,其財富管理與家族信托的個性化、定制化較為匹配,國內私人銀行、家族信托和家族辦公室等機構快速發展并且非常關注這塊市場。國內信托制度的進步和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將促進家族信托的發展。

藝術品保稅區

藝術品自由港是指藝術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相當于境內關外。藝術品保稅倉庫最大的優勢是“保稅”,幫助客戶節約資金。上海、北京、成都、廈門、開封等多個城市都有藝術品保稅庫運營。目前,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已成為全國最快捷高效的藝術品進出境通道。經由自貿區操作的文物從2016年61件增至2020年1930件/套,在全國自貿區中居首位。

NFT藝術品數字資產

2021年,NFT成為藝術品市場和藝術品金融的熱詞。無論是藝術品的生產流通、呈現方式,還是知識產權、收益分配等,NFT數字藝術品都改變了原有藝術品市場的游戲規則。NFT市場作為一種探索,是曇花一現的泡沫、還是歷史性的時代創新還有待觀察,還需要更多的探討和時間檢驗。

中國藝術品金融的未來

藝術品金融依賴于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伴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的20年,中國藝術品金融作為新生事物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和其他行業一樣,既有經驗可以總結,也有教訓需要汲取。

2019年,中國人均GDP跨上一萬美元臺階,精神需求已經成為人們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育教育與藝術消費深入人心,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藝術越來越多地走進家庭、社區、醫院、商場、酒店等生活和工作區域,成為人們舒緩精神壓力、營造想象和創新氛圍的重要載體。不少美術館的建立成功地塑造了周邊區域的設計風格與藝術氣質,使都市再生。藝術賦能產業,提升商業的品質和價值。生活環境、教育背景和視野維度使得千禧一代已經成為最為活躍的買家群體,與父輩的收藏基數和風格不同,千禧一代對藝術品喜好的人群更為廣泛,偏好與他們生活同時代的當代藝術家的個性化和多元化作品。而這些都是藝術品與金融良性結合的堅實基礎。

金融服務需要立足國情,深刻理解和扎根中國藝術品市場,建立在扎實的美育和藝術品消費市場基礎上,尊重市場規律,著眼于長遠發展,踏踏實實地潛心為藝術品市場的產業鏈服務。順應時代變化,更多地將科技手段運用到信息不對稱和信用問題上。我們站在下一個20年的起點,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和變革的時代,需要采取科學理性的態度,助力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和財富管理。

猜你喜歡
藝術品
玩轉咖啡杯
達·芬奇畫作中的微生物組
藝術品拍賣首現手機App:是否靠譜引質疑
食物也是藝術品
藝術品被盜
為藝術而生的空間
Dolan Geiman 夢幻環保藝術品
藝術品金融的破冰之旅
劉茜陶藝術品
石雕藝術品的生產亟待整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