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人類信息傳遞發展史

2021-09-08 02:17許葒
中國新通信 2021年14期
關鍵詞:信息傳遞網絡電腦

許葒

【摘要】? ?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互相的思想、信息交流。所以,人類社會文明進化史是與人類信息傳遞的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將人類信息傳遞的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并指出每個時期,信息傳遞方面取得的進展、成就及對人類文明進步起的什么作用給出了評價。這五個時期是:一、史前呼喊聲信號時期;二、遠古口語言時期;三、文字語言文明時期;四、近代電信時期;五、電腦手機信息高速公路時期。

【關鍵詞】? ? 信息? ? 信息傳遞? ? 語言? ? 文字? ? 電腦? ? 網絡

一、呼喊聲信號時期

人類祖先從來是群居生活,在共同的生活中必然要相互幫助,相互依賴,交流所見所聞,交流信息,以協調行動,抵御洪水猛獸,以適應外界自然環境更好地生存。譬如,某個體發現了獵物,就會以愉快興奮的情緒發出呼喚伙伴的聲音:“hao---,lai---”,并可能伴之以招手的動作;又如果他發現一只猛獸突然襲來,就會帶著驚恐的情緒大聲喊叫:“ya--,pao—”并配合以揮手的動作。它的同伴們都熟知這種呼喊信號是什么意思,因為他們居住在一起早就多次運用過這種信號。當同伴聽到“hao--,lai—”聲音時,就意味著“好,有獵物發現,快來”。當它們聽到“ya--,pao—”,就知道意味著“有猛獸出現,快跑?!?/p>

這從信息傳遞的觀點看,某個個體發現某一情況,它知道該用什么喊聲向伙伴發出,而聽者也能明白這種聲音代表什么意思,發生了什么情況,并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就是說它們在進行信息傳遞。

“某一特定含義”對應“于某一特定的聲音”,就是它們互通信息的“語言”。由于當時這套“語言”系統“詞匯”量很少,只能稱為呼喊聲信號。人類祖先早期的這種聲信號系統,動物界中其它許多動物也有采用。這時期,估計我們祖先在使用聲信號系統的同時,也兼用身體動作姿勢,尤其是手勢,來幫助表達信息。但最終放棄了肢體動作和手勢而采用了聲音系統。

由于當時這套聲信號系統的詞匯少,不足以表達完整的意思,也不能用它來進行思維。信息交流量很少,給我們留下的信息,只能依靠它們留下的遺物從考古的角度去了解它們。

二、語言時期

我們的祖先在長達35000-50000年的漫長生活中,終于把簡單的“呼喊聲信號”系統發展豐富起來。對圍繞自己生活的事和物都有了相應的聲音去表達,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愿望也有了特定的聲音去表示,并可以把這不同的聲音串起來,表達完整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套聲信號系統已具備了名詞、動詞等各類詞匯。用這些詞匯串接起來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句子、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時,我們說,語言系統已經形成,并能應用這套系統進行思維作出判斷。有了這套語言系統做為相互交流信息的工具后,它們就能夠根據以往的事實,總結出各種經驗,遇事能夠想辦法出主意。更好地協調行動,大大地提高了抵御災害的能力,也能動腦筋制作工具解決生活的吃穿住問題。

人類大腦本身也在創造、發展和運用這套語言系統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聰明。大腦的結構,一代一代變得更加復雜,變得更加利于交流經驗,利于進行思維。語言的創造形成和使用也改造了我們的祖先自己,使他們從動物界脫穎而出,成為能用語言進行思維,進行信息交流的智慧動物------人。

三、文字語言時期

人類大約在3500年前出現了文字。文字的創造和形成是在語言形成之后,在語言系統基礎之上創造并發展的。

同一事物可以同時用兩種方式來表達;用聲音表達是語言,用字符表達是文字。兩者合一就是語文(有時仍用語言這個詞)。

文字的出現,口語的應用并不減少,而是同時并舉相輔相成??谡Z是每個群族的人從兒時兩三歲就跟母親開始學習。并一天不斷,使用終生。而文字的學習和使用,大多要在六七歲才開始,學會認識就得數年,要學會在紙上成文就更不容易。所以,人人都會說話,用口語進行交流;而能用文字作為交流語言的,在許多國家只限于一部分人。不識字的人叫做文盲。文字交流和傳遞只在部分重要情況才進行。

以文字作為信息最重要的優點它的確鑿性:

上級一個命令或一個文件,以文字形式寫在紙上(古時有時刻在竹簡上或寫在布帛上),傳達下去不會變樣,沒有失真。重要的經濟協議也必須以文字表達,固定在載體上。雙方必須簽“字”認可。這就是“有字為據”,“口說無憑”。又如,遠距離的信息溝通必定以文字信件傳遞消息。托人帶口信是很少用的。這就在于為文字傳遞信息失真小,確鑿可靠。

文字信息的第二個優點是,可隨載體傳遞到國內國外任何地方,不受限制??梢猿汕先f的復制多份,供多人閱讀,流傳后代,時間不受限制。我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孔子《論語》等信息經典流傳幾千年,這就是文字信息可長期貯存流傳的結果。

文字信息只有依附實體作為載體,信息與載體成為一體才能存儲或再傳遞。若載體為石頭,竹簡則笨重且體積龐大,不僅存儲的信息量少且傳遞搬運困難。

我國漢代(公元61-121)蔡倫發明了紙,代替了竹簡布帛作為文字信息載體,使信息存儲數量大增,輕便易于保存和傳遞。紙制書籍和文件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延用至今,并成為信息貯存的主流。蔡倫紙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宋代(公元1041-1048)平民畢昇發明活字排板印刷術,也是我們四大發明之一。有了活字排版術大大提高了復制文件的效率,排版復印之前可經審查版面錯誤的地方,使印刷的信息失真大大減少。

近代印刷術在機械化方面不斷改進,近來多采用激光排版技術,為信息的復制上了新的臺階。在近一二十年應用了電腦網絡技術后,完全代替了活字排版印刷。

四、電訊時期

4.1 有線電信時期

1. 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有線電報

莫爾斯用了一張自己編制的莫爾斯碼,在這張莫爾斯碼里,他用二十六個由·點,線_______,作適當組合來代表26個字母 。

莫爾斯電報使用的是它自己編制的莫爾斯碼,是發報人和收報人預約定好的。如果只有發報人和收報人他們兩人約定用一種特別“碼”,就可以做密秘通話,這種“碼”在軍事上有重要的應用。

2. 187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有線電話機

在電話發明以前,人們異地聯系的主要方法是發送電報,但收發電報都要根據莫爾斯碼進行翻譯,手續麻煩而且不能進行及時雙向信息交流,因此人們開始探索一種能直接傳送人類聲音的通迅方式。美國人貝爾經長期艱辛的研究,終于在1875年試驗成功了世界第一臺有線電話機,并于1878年在相距三百公里的波斯頓與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

電話的發明使人們可以遠距離進行及時通話,它是把語音信號變為電信號成功的第一次。今后的無線通話,無線可視通話都是在這基礎上發展而來。

3.無線通訊時期

有線電報電話的發明把人們通訊的距離大大擴大,但必須在雙方之間架設電線,地域受到很大限制。無線電技術的發明突破了這個限制,使相距遙遠的通訊雙方各自在移動中仍可通話,是人類通訊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如今的電臺, 電視,衛星通訊,手機,電腦,網絡無不仰仗無線電技術。無線電話的發明,它的貢獻,無論怎么評價,都不過分。

4.留聲機和照相機

Ⅰ.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它可將人們講話的聲音儲存在實物上并加以保存和傳播。愛迪生的留聲機的原理是將聲波振動帶動金屬針的振動,并讓金屬針的振動在一個圓筒形臘管的錫箔上,刻錄下振動波形(波形刻漕)。當針再一次沿著波形刻漕軌跡進行時,便可從新發出留下的聲音。

愛迪生的發明意義非凡。它是人類第一次把聲信號錄制在實物載體上存諸。這些保留在唱片上的聲信息,失真小,可大量復制,留傳后代。隨著科技的進步,留聲機發展并演化為磁帶錄音機,CD機,數字式MP3播放器等,無不受到它的啟發。

Ⅱ.照相機——圖像信息的錄制

1802年,英國人維丘德首先利用硝酸銀的感光作用,把硝酸銀涂在紙片上制成印像片。1827年法國人尼布斯在錫板或玻璃上撒上瀝青粉末,再涂上一層油或臘,使之成為半透明體,經長時間陽光照射可以留下實物外景的白色影子,制成了不會消失的照片。

隨后相機得到了不斷改進,1841年,德國光學家弗格得研制出用光學原理,計算設計鏡頭尺寸,改進了鏡頭。1888年美KaDak公司最先發行采用膠卷的方盒照相機。

數碼相機的出現使照相技術完全革新,它是利用光敏介質作為感光材料,(采用CCD技術),它根據光照的不同引起電荷分布的不同,來記錄被攝物體的視覺特征直接輸入電腦,照相無需夠買膠卷。

五、信息時期(電腦手機網絡時期)

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創建了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它原本是為分析彈軌跡的計算問題而設計制造的。計算機是根據一系列指令來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機器。它的構思是模擬人腦,想法來源于美國控制論奠基人維納。他指出,計算機的建造必須由四個部分組成:輸入器,計算器,存貯器,輸出裝置。

電腦技術,數字化技術不斷地發展使電腦的計算速度越來越快,功能越來越大,而體積越來越小,從第一臺計算機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并體積占一間房子,現在仍有專門為科學計算而設計制造的巨型計算機,但嵌入式微型計算機已經縮小到手掌大小,其功能非常幾乎所用能通訊設備。

數碼相機,錄相機,手機,都是現代語音信息和影像信息錄制和傳遞的工具。這里都采用了嵌入式微型電腦。

首先它把自然的聲音和景物(包括文字,圖片)分別經手機的拾音器和攝像孔后的CCD轉換為信音頻模擬電信號和影像的模擬電信號,再分別經各自的A/D(模/數)轉換成二進制數字電信號。再輸入手機內嵌電腦處理,轉變成高頻電磁波發射,經互聯網傳輸至對方。

接收者手機從網絡上接收的信號(是二進制數碼高頻信號),經電腦D/A(數/模)器轉換為音頻模擬信號和影像的模擬信號,這音頻模擬信號送至播放器還原為聲音。而影像模擬信號輸入液晶顯示器還原為彩色圖像在液晶屏上還原為彩色景物圖像。電腦、手機、網絡的發展和成果影響到生活的所有方面。

據有關材料公布,我國手機用戶已突破8億,約占我國人口62.8%。這可反映我國人民信息交流量之大。這必然對我國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社會各個方面產生影響。

可以說,人類信息傳遞已進入了信息時代,我們也可以說,人類文明進入了信息時代。

參? 考? 文? 獻

[1]羅伯特·K,洛根.《什么是信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9.

[2]楊學山.《論信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3]詹姆斯·格雷克,美.《信息簡史》.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信息傳遞網絡電腦
計算機網絡安全中存在的問題及防范對策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溝通技巧的運用
電腦子變學霸
邏輯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LG與Philips分道揚鑣進軍電腦LCD市場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