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角下高職院?!罢n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1-09-08 03:15繆廣寒
中國新通信 2021年14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互聯網+高職院校

繆廣寒

【摘要】? ? 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中呈現出越來越普及的狀態,這不僅意味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也意味著課程教學的整體狀態和技術先進性得到了提升,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探討基于“課程思政”要求下的教學改革工作,意在依托網絡信息技術更好地完成“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目標任務。研究分析可見,基于網絡信息技術背景的課程思政改革,需要教師首先具備良好的思政教育認知基礎,并且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其次需要教師從課程教學資源創新利用與教學形式豐富的角度提實現優化完善,最后需要教師在教學效果考核評價的環節重視考核方式的先進性和考核指標的多元性,最終通過改革實現“三全育人”的宏觀目標。

【關鍵詞】? ? “互聯網+”? ? 高職院校? ? “課程思政”

引言:

“課程思政”強調的是基于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教學將思政教育的內容與之進行融合。這不僅體現出現代職業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更激發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多方面資源條件的動力。只有明確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出網絡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為教學改革的效果提供保障。

一、“課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學改革總體概述

1.1“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

課程思政主要是指依托“三全育人”的專業要求和理念,在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充分實踐“立德樹人”的宏觀教育教學目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當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創新和優化專業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育切入點時,意味著學生從思想上對專業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將會有一個更加全面準確地認知,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產生更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有利于從學習認知和思想觀念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完善,從而提高其綜合的思想政治意識和覺悟,最終為提升其個人的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作用[1]。

1.2基于“課程思政”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要求

課程思政背景下對于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資源條件菜等多方面的轉變與充分利用。網路信息技術以及相關平臺對于傳統的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來講,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和豐富教學組織形式的途徑。

專業課程的教育人員和教學管理人員只有實現了思政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多角度、全方位融合,才能滿足“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最大化地挖掘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達到理想的課程教學改革效果,這也是針對人的教育中,全方位育人的最終追求[2]。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原則

2.1結合專業課程內容找準思政教育融合的切入點

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和切入點必然會存在差異。且不同專業的課程教學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力度和有效性也有所不同。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專業課程的內容體系分析專業課程教育在思想政治維度的課程教學價值,并積極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為教學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引入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和素材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例如,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課程與網絡信息技術聯系的緊密性,依托網絡平臺尋找更加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或者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活人工智能技術人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并且從計算機網絡運行安全的角度,列舉例如網絡詐騙,違法網絡信息傳播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的教學效果[3]。

2.2針對網絡信息技術應用做好篩選規劃

基于網絡平臺上內容信息的開放性和流通的自由性,教師在依托網絡開展思政教育時更需要注意對網絡平臺上的一部分負面信息內容進行篩選和規避,避免一些負面信息內容對學生的思想認知狀態和價值觀念產生負面影響[4]。為了加強教育中正確引導的力度,教師可以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內容與網絡平臺上的一部分消極思想宣傳與鼓吹的內容進行對比,讓學生切實認識到負面信息的不良影響,從而導正學生的思想認知方向。

2.3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是“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目標還是網絡信息技術與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都標志著職業教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開展思路發生了轉變和創新,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實踐能力提升成為了現代社會人才培養的關鍵性目標?;诖?,在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好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做到在教學組織和開展時重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在課程學習中將主觀的課堂教學進程的掌控權交給學生,為其提供更充分地自主參與實踐與學習的機會。以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為例,學生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的能力更需要通過實踐操作進行檢驗。而當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遇到實際問題后,教師即可從思想政治層面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5]。

三、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效果的有效路徑

3.1提升教師的綜合教育教學能力素質

教師作為教學引導工作中的關鍵性人物,其個人的能力水平和對于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的掌握應用能力對于課程思政背景下的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效果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因此,無論是從思政教育的實際出發對教師的能力素質進行考量,還是基于專業課程的教學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方法進行考量,都需要教師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優化[6]。

關于具體落實的方式方法,以計算機專業為例,作為專業課程的教師,首先應當針對計算機系統的更新和發展從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全面掌握具有先進性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以及相應的實踐操作方法,力求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首先為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入手,對于計算機專業以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聯系以及專業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之間聯合教學的切入點進行分析,力求為兩者的結合應用提供便利條件。另外,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上來講,掌握了將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與專業課程教學實現融合的方法,意味著教師的綜合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思維都得到了提升和拓展。這對于從宏觀上實現高素質教師團隊的培養和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3.2靈活運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教學組織方式

從形式上來講,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在側重點和所適用的教育教學方法上都是存在差異的,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兼顧考慮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同步開展,在融合教學的背景下適當調整或者融合不同的教育教學組織方式,結合不同的教育教學側重點和具體的教學階段實現不同教學方式的融合應用。

例如,在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基于理論部分的課程教學利用計算機發展歷史以及網絡安全方面的課程融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教學意義和價值有一個更加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的認識,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一定的基礎思想動力。而到了實踐教育的階段,教師就可以結合不同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系統軟件的應用安全和技術開發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作為教學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引入,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創造進入對口企業進行計算機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操作觀察的實踐平臺和機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或者基于具體問題的探究教學方式,針對具體項目中的技術研發關鍵點或者部分案例中出現的網絡信息技術應用安全問題進行結合實際的分析和研究,讓學生意識到專業學習與其個人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整體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建設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認知狀態,重視課程教學的開展,明確個人學習專業知識的方向和目標。

3.3從教學評價的角度入手實現改革和完善

考核評價環節基于思政教育的背景下,不僅包括了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情況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更包括了學生在具體的課程學習中所呈現出的態度和積極性。在評價考核的技術方法上,也可以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利用在線評價和管理的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另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效果也是衡量學生專業學習狀態和水平的關鍵性因素。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教師不僅要考察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的了解掌握能力,還應當從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內容的辨別能力以及對于負面信息的規避和控制能力進行考核。確保學生參與專業學習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專業學習的方向和意義,從而在最終進入社會參與實踐時能夠科學運用自身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術能力為計算機專業的發展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平臺環境的發展和凈化提供支持。最后,教學評價方式的更新與發展也是更加及時有效地發現融合教學狀態下教學實際問題的有效路徑。

四、結束語

總的來講,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僅是“三全育人”的宏觀要求,更是提升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有效路徑,作為教師和學校,都應當重視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并且依托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指方式方法和教學實踐平臺的優化建設,為取得更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不斷努力。

參? 考? 文? 獻

[1]吳桂英.協同育人視角下高職專業課"課程思政"改革思考與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04(015):133-135.

[2]劉方歆.學生接受視角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初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03(035):P.155-156.

[3]陳薈潔,黃海菲.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合發展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000(014):88-91.

[4]董金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初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00(016):P.129-130.

[5]左寶霞.創新視角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實踐與探索研究[J].北極光,2019,000(005):P.164-165.

[6]龔霞.基于"互聯網+"的高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以《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為例[J].經濟師,2020,No.381(11):206+208.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互聯網+高職院校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