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鄉村教育的“守望者”

2021-09-09 14:05李方紅
中國教師 2021年9期
關鍵詞:守望者王老師彩虹

李方紅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天臺小學數學教師。2012年8月,參加“西部計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金垌小學支教;2019年,被評為“廣安市優秀教師”。

“我從小生長于鄉村,特別喜歡鄉村的氣息和味道?!痹谕蹼拚绽蠋煹难劾?,鄉村是一幅美好的畫卷,而鄉村教育則是這幅畫卷中的寶石,它意味著生命的純粹。

用腳步丈量鄉村教育

剛到學校時,王老師執教的是小學一年級,面對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他想要盡快了解他們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條件,因為這是他們成長的背景。于是,王老師開啟了家訪之路。幾年時間里,他幾乎走遍了所有學生的家,不斷完善學生的背景信息。我們可以在他的“教學備注本”里看到“家訪情況記錄表”。據統計,全班五十幾個學生中不完全留守兒童約占20%(不完全留守指父母沒有都外出務工,而是有一人會留在家中照看孩子;或者父母在離家不遠之地,一年內會回家好幾次);完全留守兒童占72%(這部分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在外務工,僅在春節或遇到特殊情況時回家),其中,單親家庭占22%。王老師經過家訪發現,只有幾個學生擁有相對理想的家庭環境,多數學生十分缺少愛,缺少家庭引導。多數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較差,學習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此外,很多學生往返學校耗時較長。

這幅鄉村美好畫卷里隱藏著太多的困境,這些困境與鄉村的自然之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在王老師眼里這些似乎并不能稱為真正的困境。他認為,這只是客觀現實,是一個起點。我們對困難的判斷出現了偏差。我們常常將農村與落后掛鉤,同時,我們習慣于將鄉村教育與城市教育作對比,尤其是比較硬件上的差別,比較的結果是,很多的現實條件都變成了困境。在王老師看來,我們應當回到生命的角度,去看待這群鄉村的學生。

用愛呵護學生成長

王老師認為,鄉村學生的成長主要受制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區環境三個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和社區環境屬于不可控因素,在短期內不會有本質變化。事實上,王老師心里很清楚這三者是密切聯系的,根本無法分割。果然,很多學生的成長,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

三年級時,王老師給學生寫了《一封來自未來的信》:

新學期以來,我的情緒變得有些急躁了,特別容易發火,不像一年級時有足夠的耐心。

我知道這是老師的不對。作為老師,就應該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去關心和引導每一個學生。

只是,你們不知道吧!我是有些著急了,因為你們已經三年級了,可有些同學仍舊像一年級時一樣,甚至像幼兒園時一樣,竟然還需要老師時時刻刻來提醒。尤其是,有些同學明明學會了,但只要回家就亂做,這讓人心里感到特別累。

是啊,你們想想,三年級的孩子了,如果還是不認真學習,還是上課趴著,還是東張西望,還是發呆走神,還是不愿意努力思考,還是不愿意工整書寫,還是只想著成天玩耍,還是沒學會勤奮……

很顯然,王老師在努力引導學生養成好習慣、努力學習、培養興趣、克服困難、熱愛生活,但這個過程并不順暢。不過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可以預見的過程,不足以讓人沮喪。他認為,要更堅定地陪伴學生,進一步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給予他們舒緩的愛,讓他們被喚醒。

王老師曾鼓勵并引導學生給自己的班級取名為“彩虹班”,并將每年的1月3日定為“彩虹節”?!安屎绻潯碑斕?,他會特意為學生準備小禮物,藏在學生的抽屜、書桌或教室窗簾后,讓學生“尋寶”。王老師還帶領學生開展各種屬于“彩虹班”的集體活動,如拔河比賽、班級藝術活動等。

六年級時,王老師還設置了“午間文化站”,播放各種題材的視頻,包括自然、人文、歷史、時事等各個方面。在精心陪伴下,王老師驚奇地發現不少平日里相對狂躁的學生開始變得比較平和……他仿佛觸摸到了鄉村教育的靈魂,至少確信自己找到了打開鄉村教育之門的某把鑰匙。

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經過家庭走訪、背景分析和課堂教學實踐,王老師決定進行班級教學改革。剛開始,像多數教師一樣,他建立了“小老師制度”,希望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和習慣。后來,他發現對于這群鄉村學生來說,效果并不理想,畢竟學生的學習需要建立在一種內在的興趣和動力上。

隨后,王老師開始了新的教學實驗。他圍繞獎勵系統和數學教學的綜合環境建設,打造了“班級交易市場”。所謂“交易市場”就是一種現實市場交易的模擬,主要基于對各種數學知識的運用而展開。在每學期的“交易市場”當天,學生會將教室布置成為臨時市場,用自己一個學期的各種學習和行為表現所積累的“星星”到“彩虹銀行”兌換“彩虹貨幣”,然后到市場上選購商品。

后來,這項活動逐漸形成班級傳統,它的舉辦是學生每學期開學最關心、期待的事。通過“交易市場”活動,學生將課堂教學知識(小數、存款、打折等)充分運用到模擬的“現實生活”中。在王老師看來,環境的建設和打造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基于學生的角度出發,但本質上還是停留于外在驅動的教育教學方式中。

于是,王老師開始轉換角度,將眼光挪到課堂教學中。他認為,作為教師,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核心應該回到課堂上,這才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他常常感到困惑:教育改革這么多年,我們不斷呼吁要提升學生思考、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多數課堂中,學生仍然停留于被告知、練習鞏固和知識運用的簡單狀態中。

在王老師看來,我們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范疇總體指向有兩種:一種是規定性知識,一種是邏輯性知識。規定性知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歷史積累的結果,體現為一種社會規定或相關習俗等,在數學知識領域主要體現為相關的名稱命名;邏輯性知識則是依據知識的內在邏輯而存在。相對于規定性知識的靜態特征,邏輯性知識具備一種動態性,它指向思維分析的過程。顯然,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以后者為根本。這意味著真正的數學課堂應該回歸到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而成為知識的發現和創造者。如此,在學習效果上則有著根本的區別。一般課堂的學生僅僅是“學會了”和“會運用了”,但這樣的課堂中部分學生是“發現了”和“創造了”。

事實證明,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專注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思考的積極性很高,伴隨下課鈴的常常是學生的驚訝和疑問。值得慶幸的是,王老師似乎已經找到了教學改革中的光,找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在教學實踐中開展教育研究

目前,在王老師所在的區縣中他是唯一一位在鄉村小學任教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對此,很多同事和朋友感到不解,總覺得可惜或不值。但在王老師看來,這樣的地方更需要自己。他始終堅信鄉村教育是美好的,正如他在教育反思中寫道:“我懷揣著美好,帶著憧憬與幻想走進了隱約在一片綠色大地間的學校大門,從此開啟了鄉村教育之路?!?/p>

剛到學校時,師資力量不足,身為數學教師的王老師時常會給學生上書法課,講音樂節拍和韻律,教學生學習簡單的素描。同時,他一直關注學校的整體發展,并向學校提交了多份總結和思考。在王老師看來,一名教師必須關注學校的整體發展,因為個體的課堂教學是孤立的,一個班的環境建設也是孤立的,只有整體的校園環境才能形成強有力的制約和生命力。根據鄉村教育所面臨的困難,他認為,學校教育還必須拓展至家庭教育,通過學生教育間接性地影響家長,通過改變學生行為間接地影響和改變其家庭環境,從而讓教師不再疲于應對學生的家庭環境帶來的壞習慣,讓學生不再受限其中,由此從被動轉變為主動,進而將鄉村教育進行得更加深入和徹底。如此,鄉村教育將會推動鄉村的內在發展和改變,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和改變,這才是鄉村教育應當發揮的力量。

目前,王老師已經準備好了再教一年級。他利用暑假時間走訪周邊相應村落,了解新一屆一年級生源情況。眼下,他正在構思新的教育計劃和教學改革方案。王老師始終認為,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數學教師,更是一名鄉村教育的研究者,他希望用自己的實踐構筑一幅鄉村教育的美好畫卷。

(作者單位:重慶巴蜀小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歡
守望者王老師彩虹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動物
大橋上的守望者
難忘的“記者招待會”
守望者
樂于助人的彩虹花
為什么雨后會有彩虹?
俏皮精靈
守望者:動態漫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