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鑒編纂及創新研究

2021-09-10 22:01王勝
巴蜀史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年鑒資料

王勝

年 鑒是以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述年度本地各行業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性文獻,具有“存史、育人、資政”功能。所謂“鑒”,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鏡子。反映事物像照鏡子一樣,忠實于政治、經濟、社會的本來面貌,不修飾。二是借鑒、引以為戒。如實反映事物情況,深刻總結經驗教訓,以利于推廣經驗、避免失誤。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各級都在編纂出版綜合年鑒。年鑒的編纂和利用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重視,一些部門、行業都在編纂部門、行業、專業年鑒。自2006年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后,年鑒編纂逐步走向規范化。

一、年鑒的基本特征

(一)綜合性。年鑒所涉及的內容,從政治到經濟,從人文到社會,可以說無所不包,是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全貌的濃縮。

(二)資料性。年鑒所反映和收錄的情況、信息、成果、經驗等,都是資料。具體包括文字資料、統計資料、圖片資料等,是一個小型“資料庫”。

(三)權威性。年鑒資料是在各級黨委、政府或部門負責人的領導和主持下編纂并向社會發布的公報性材料。其真實性、可靠性,構成它特有的權威性。

(四)科學性。年鑒必須歷史地、客觀地、準確地記錄和反映各條戰線的新情況和新進展,用信得過的具體事實說話。同時,在框架結構和條目安排上,要合乎情理,講求科學。

(五)連續性。有些重大事件從發生到結束需要跨年度,當年的年鑒記述只是片斷。這就必須連續收集情況,在下一年度予以反映。

(六)檢索性。在總體框架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科分類和現實社會分工的結合,以方便讀者檢索。

二、年鑒編纂的基本要求

年鑒編纂的基本要求,總括起來就是7個字,即全、新、精、信、便、值、貫。

(一)“全”。就是項目齊全、內容完備。這不僅是對整部年鑒的要求,也是對各部門(單位)條目的要求。

(二)“新”。就是內容新。年鑒是新情況、新發展、新成果、新經驗的總匯,要求撰稿人必須樹立“新”的觀念,把新的東西如實寫進去。

(三)“精”。就是精當、精煉。選材、文字、表現形式都要精,使之在有限的篇幅內盡可能包容更多的信息資料。

(四)“信”。就是撰寫的內容要準確可靠,使人信服,有權威性。

(五)“便”。就是便于檢索。指編纂者醞釀稿件時,應擬好子目,內容不但層次分明,而且便于讀者翻閱檢索。

(六)“值”。就是內容價值。包括歷史保存價值、決策參考價值、實踐借鑒價值、現實警戒價值等。

(七)“貫”。就是連續性。年鑒是各年度資料的總匯,把全年有關資料連續地收集和積累,全面反映同一事物的前因后果。綜合年鑒一般都是一年一鑒,收集資料不能隨意中斷,這是年鑒編輯大忌。

三、年鑒的基本內容

地方綜合年鑒是一個地區的百科全書,分設“特載”“專文”“概述”“大事記”“百業(百科)”“人物”“附錄”“圖片”等部類,必要時還可增設“專題記述”。

(一)特載。主要刊載黨委、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如改革新舉措、發展綱要、政府工作報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在重要會議上的講話等。

(二)專文。主要刊載年內黨委、政府對某一問題、某一方面的調研文章(專論)。

(三)概述。主要對轄區時限內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變化加以高度概括地介紹,是百科百業的濃縮。

(四)大事記。主要記述時限內本地(單位)發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及有重大影響的活動與事件。

(五)百業(百科)。年鑒的主體,通常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主要刊載本地區各行各業機構演變、隊伍建設和時限內發展情況等。

(六)人物。主要刊載人物傳、人物簡介、名錄。

(七)附錄。主要刊載先進集體和時限內黨委、政府的重要文件,以及長期形成的地方文獻、重要資料等。

(八)圖片。主要刊載反映本地域重大活動、建設成就等的圖片。內容涉及各部門(包括中央、省駐本地域的單位)。

四、年鑒編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正視問題,客觀全面。年鑒是對歷史文化的記錄和傳承,客觀記述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歷程是其根本,因此在編纂時應克服報喜不報憂、刻意宣傳個人等傾向,避免出現“一旦有人出事,年鑒出版受阻”的窘境。

(二)注重整體,易讀易記。增加內文照片及圖表的比重,更加注重內文照片的美感以及照片、圖表與內文的融合度,突出內文整體的可讀性和易記性。

(三)服務多元化,平臺信息化。加快年鑒信息化建設,利用先進技術,建立年鑒數字平臺,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查閱方式,增強年鑒的服務性和可讀性。

(四)適應形勢,不斷探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與時俱進,積極利用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平臺,探索年鑒“約稿—編輯—審?!霭妗焙汀白x者閱讀—信息反饋”的網絡互聯互動機制,研究“互聯網+”模式下高效的編纂手段,縮短成書周期。

(五)文風質樸,講究規范。年鑒的文風既不同于總結報告,也不同于新聞報道、時政論文及文藝作品,要求行文簡潔、質樸、準確,記述事實、事件開門見山、直陳其事,不用導語和硬栽尾巴。

五、年鑒創新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

(一)《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對年鑒工作的要求?!兑巹澗V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輪修志規劃任務,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要求“做到地方綜合年鑒由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編纂,一年一鑒,公開出版”?!兑巹澗V要》的公布實施,為地方綜合年鑒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地方綜合年鑒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2015年只覆蓋全國約40%的行政區域,2015—2020年這5年要覆蓋其余60%的地區,難度可想而知。其一,難在西部。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財力偏緊,難以做到逐年編纂、公開出版。西部12個省份累計編纂地方綜合年鑒725種,覆蓋率并不比中東部地區低;但能夠做到一年一鑒、公開出版的只有300多種,覆蓋率低于中東部地區約20個百分點。其二,難在縣級。2015年,能做到逐年編纂、公開出版的900多種縣級綜合年鑒,只占全國2854個縣級行政區的32%。5年之內,爭取其余68%近2000個縣級行政區做到一年一鑒、公開出版,絕非易事。其三,難在人才。全國修志人才青黃不接、編鑒人才緊缺是普遍現象,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相當多的縣級行政區,修志機構不健全、隊伍萎縮、人員老化、素質不高,在全面完成第二輪修志任務的同時承擔如此浩大的編鑒工程,實在是難負之重。因此,5年之內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迫切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加大支持力度,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相關部門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更需要努力創新,才能達到《規劃綱要》確定的宏偉目標。

(二)年鑒事業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迫切需要創新。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我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工業總產值大大超過美國,穩居世界第一位,投資遍及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利益遍及全世界。隨著國力的增強,各行各業都迫切需要了解世界并與世界相交融,“走出去”成為國家戰略。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年鑒事業無論是往下覆蓋、向外拓展,還是打造品牌、走向世界,都必須堅持創新;創新是年鑒事業發展無可替代的戰略性選擇,是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迫切需要。

(三)打造過硬的年鑒品牌,離不開創新。目前,我國年鑒出版規模大,但大而不強;年鑒事業發展快,但快而不優。不強不優的標志是沒有過硬的年鑒品牌,缺少能與國外品牌年鑒相比肩的年鑒品種。截至2018年底,國內能做到逐年編纂、公開出版的1300多種地方綜合年鑒,年發行總量只有300多萬冊;正常公開出版的六七百種全國性專業年鑒、行業年鑒、專題年鑒,年發行總量不足400萬冊;約2000種正常公開出版的其他各級各類年鑒,年發行總量也只有400萬冊左右。而美國《老農夫年鑒》1種年鑒4個版本(美國南方版、北方版、加拿大版、兒童版)的年發行總量就有400萬冊。從長遠眼光看,我國年鑒事業的未來,一片光明;而從現實角度看,打造年鑒品牌的任務繁重而艱巨,市場的開拓尤為艱難。品牌年鑒生成的基本條件,一是較大的市場需求,二是較高的內容質量,三是靈活的體制機制,四是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國尚未產生知名的年鑒品牌,并非是上述條件完全不具備,主要原因是體制機制僵化,現有年鑒與市場不對路、不合拍。而要打破體制機制的瓶頸制約,創造出與市場適銷對路的年鑒產品,除了創新,別無選擇。

六、新時代如何創新年鑒編纂

(一)創新著述方式。年鑒有其特定體例,其編纂有獨特的方法、原則和規范。創新年鑒著述方式,需要編纂人員提升業務編輯能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鮮明思想觀點和編纂宗旨的指導下,按照年鑒體例要求,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提煉、整合與撰寫,而不是對原始資料的照抄、照錄。要注重鮮活性,通過精深加工,重點記述新事、要事和能夠反映地方新情況、新變化、吸引讀者的資料。要在堅持年鑒本質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年鑒編纂的各種方法,著重記述本地年度發展變化情況,點面結合,縱橫可比,尤其是對重要內容的記述,要盡量交待清楚事物產生、變化和發展的因果關系,以增強內容的可讀性。

(二)創新體例設計。年鑒的體例框架應隨著事物的變化有所調整、創新,以更好地反映客觀實際。體例框架設計要注重貼近中心,服務工作大局; 貼近主題,服務全面發展; 貼近社會,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在遵循同一類年鑒的基本體例模式下,在全面反映地方基本情況的同時,要抓住地方強項、獨特之處,突出地方特色,體現地方個性。

地方綜合年鑒的框架結構設計是整個編纂流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屬于奠基性工作??蚣芙Y構一旦確定,就基本鎖定了成書風格和特點,也框定了內容和選材范圍。因此,框架設計要立足整體性和全局性,確保篇章類目齊全,各行各業、各單位部門都能有一席之地;也要反映主流和本質,反映出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要突出編排的政治性和合理性,根據篇章類目的重要性按主次輕重有序排列,將具有綜合性的黨務、政務工作編排在前,將其他領域編排在后。

(三)創新收錄內容。年鑒的功能是資政、存史、借鑒和教化,資政需要的不是文字匯編,而是鮮活的信息資料。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事物、新情況和新思想不斷涌現,年鑒收錄的內容必將大大增加。收錄內容創新,要求年鑒編纂者適應新常態,找準自身定位和重點,結合本地發展實際,策劃一些重點欄目、特色內容,采用開辟新欄目、擴大信息資料選題選材、拓寬材料收集渠道等方法,改變內容單薄、資料形式單一的年鑒面貌,提高年鑒質量,為政府決策提供借鑒。

(四)創新條目選材。條目選材要做到“全、新、深”。全面,按照“橫不缺要項、縱不斷主線”要求,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排列有序,講究章法;新穎,采用資料不但要新,而且要重點記述具體的發展變化情況,體現年度特色和行業特色,不能簡單地羅列數據,作填充式記述;深刻,資料有深度,年鑒的價值就大,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度挖掘、深度記述。

(五)創新裝幀設計。地方綜合年鑒作為一種官方主辦、主編、主修的資料類工具書,其總體裝幀設計應呈現莊重大方、質樸簡潔的風格,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奢侈之風,切忌片面追求豪華大氣或標新立異;要突出嚴謹、縝密、簡潔、實用的特征,按照“高密度、大容量”的原則安排圖文資料,頁面設置上盡可能減少白邊,字體字號設置也要有利于增大版面的有效信息容量。彩頁要盡可能征集選用高清晰度照片,按需選擇合適的景致,統一彩頁的黑白場、色溫、色調,避免圖片色彩不一或圖風各異;要合理裁切,盡可能突出主體地位或是中心事件、人物。封面設計,可選用年度區域內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成就圖片或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符號作為主圖,以突出地方亮點,直觀反映地域性特征。

〔作者單位:中共巴中市委黨史辦公室(市地方志辦公室)〕

猜你喜歡
年鑒資料
信息時代年鑒出版的品牌建設
IQ Test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Endless Waves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年鑒工作會議暨年鑒編纂培訓班在京召開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第五屆全國年鑒質量評比結果揭曉天津市7部年鑒獲獎
陜西年鑒發展回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