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結合醫學生基礎理論與科研能力及臨床實踐的探討

2021-09-10 04:27曹立軍朱澤萌王進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32期
關鍵詞:臨床實踐科研能力基礎理論

曹立軍 朱澤萌 王進

[摘 要] 醫學本科生教育是針對基礎理論、科創研究和臨床技能等綜合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為了培養高質量的合格的現代醫學人才,將基礎理論教學與科研及臨床實踐良好結合,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理論教學觀念和方式順應時代發生轉變;改善基礎與臨床醫學相脫節的現狀;建設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全面素質,從而推進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以教改促創新,以創新促內涵提升,全面深化高校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爭創一流本科教育。

[關鍵詞] 基礎理論;科研能力;臨床實踐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山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三教合一模式在醫學功能性學科藥理學翻轉課堂中的教學探索”(2020Y182);2019年度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本科教學改革與研究立項項目“BOPPPS模式結合PAD課堂多元化教學在醫學藥理學中的應用探索”(qlyxjy-201921);2019年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創新性研究專項“PBL聯合情景模擬教學在急診住培帶教中的應用”(ZPZX2019A09);2019年度山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SPOC網絡平臺PBL教學模式在急診醫學課程中的應用探索”(2019Y237)

[作者簡介] 曹立軍(1972—),女,山東濟南人,博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急診醫學研究;王 進(1974—),男,山東濟南人,博士,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基礎醫學藥理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2-0120-04? ?[收稿日期] 2021-02-09

為了適應當前日益發展的社會形勢,貫徹教育部“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高等醫學院校要把培養在科研和臨床實踐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確定為最重要的培養目標[1,2]。我們為全面深化學校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加強在制約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建設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上的研究變革,以教改促創新,以創新促內涵提升,加快爭創一流本科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新的教學體系改革中,必須深入研究如何適應現代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將基礎理論課程與科研能力及臨床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培養高質量的現代醫學人才。

一、理論教學觀念和方式順應時代發生轉變

本科醫學應是針對基礎理論、科創研究和臨床技能等綜合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主動思考、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清楚基礎原理是在理論學習中培養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而研究創新和臨床熟練實踐是醫學生學習轉化的應用價值所在。

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建立“學生作為中心,教師輔助引導”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力,啟發創造性想象,變講為導。同時,教師要有充分的責任感,“授業解惑”“授人以漁”,增強師生交流互動。課堂教學改革要依托在線開放課程優勢,貫徹落實“以學為中心”的理念,實施翻轉課堂、混合式等研究型教學方法,完善課堂教學標準體系,加強教學過程考核,改革考試方法,打造智慧課堂,將線下與線上直播、虛擬、慕課等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及診治思維的開拓培養,推進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加快課堂教學革命。

基礎理論課程的完善更需要聯系實際,可采用以實際科研事件和病人案例為線索的課堂討論教學(case-based study,CBS),通過教師指導,進行分堂討論、查閱文獻、虛擬仿真等調動學生研究、討論有關基礎醫學問題的興趣[3,4],可以明顯減少課堂上的灌輸講授時間,加強多專業、多類型的互動和實踐教學,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BOPPPS模式為基礎開展現代醫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5]。

1.導入(bridge-in)。教師依據制作好的簡單互動式網頁界面,可在電腦或手機登錄,簡明扼要地以與授課內容關聯的用藥實例或故事啟發吸引,引出接下來要講授的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拓思維。如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內容和機制較為抽象,學生聽課時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課開始時,教師可用歷史發生事件或實際病例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舉例很多名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他們發病的原因有很多,那么,這些中樞疾病發病的機制是什么?治療疾病的藥物有哪些,分為哪些種類?應該如何合理應用這些藥物?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目標(outcomes)。每次上課,老師都要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聽課和討論,圍繞目標展開講解,方便學生由淺到深學習知識內容,也讓學生從實例或實踐中有針對性地掌握知識。如學習心血管藥物時,結合實際重要疾病和具體藥物分類逐層列清提綱性學習目標,還可列出主要種類藥物在前后章節緊密相關類型疾病中的交叉和對比,如抗高血壓的主要藥物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藥物),也是抗慢性心衰的主要一線藥物,其在兩種心血管疾病應用時,既有藥理作用相同處,也有調控機制的不同。

3.前測(pre-test)。對比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況。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測試學生對相關醫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對本節課知識的預習情況。教師可以在反饋前測的結果上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清楚和理解授課的側重點,進行良好的鋪墊。如以典型的心血管疾病臨床病例作為第一張幻燈片,先讓學生在具體學習前嘗試提出自己設想的治療藥物方案和注意事項,然后在治療藥物學習后進行對比判斷、提高認識,使知識印象更清晰。

4.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ion)。這一階段是以學生為主的翻轉課堂的主要教學環節,鼓勵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參與教學,包括翻轉授課、分組討論等混合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知識掌握更加牢固。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輔助指導者,轉變了以前的“填鴨灌輸式”的教育模式,教師將有更多時間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解答學生的疑問,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并且能夠具體觀察和參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使之相互溝通,理解透徹,內化吸收。

猜你喜歡
臨床實踐科研能力基礎理論
李達與黨的基礎理論建設
高校教師與臨床藥師共同參與臨床用藥實踐的思考
徐州技師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徑研究
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現狀及對策
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高職院校教師提升科研能力途徑研究
中醫基礎理論設計性實驗的探索與實踐
“理、情、技”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運用
中醫基礎理論說課設計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