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瓷樂器運用在高校音樂表演課程的研究

2021-09-10 07:22周蕓鳳
紅豆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音樂教學

【摘要】陶瓷,被世人稱作“火與泥土的藝術”,暗示了它具備神秘、質樸、剛烈的“性格”。近年來,瓷樂器作為陶瓷藝術與音樂有著緊密的結合同時形成了完美的藝術形式,人們用“聲如磬”來形容它的特殊音色,直到今天,它仍然在陶瓷藝術領域和音樂領域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將這些瓷樂器和民族音樂吸收到高校音樂教學中,即打破了傳統民族樂器帶來的單一性又會大大豐富高校音樂表演課教學內容與課堂,使瓷樂器能夠更加貼近學生身邊。

【關鍵詞】瓷樂器;音樂領域;音樂教學

陶瓷,作為“火與泥土的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聲如磬”特殊音色給音樂發展帶來了新的色彩。隨著瓷器不斷創新與發展,瓷樂器作為一種新型樂器慢慢涌現在世人眼中,如瓷毆、瓷編鐘、瓷笛、瓷二胡、瓷揚琴等都出現在各地,用于樂團的演出。瓷樂器的制作以其特殊的材質陶瓷和獨到的工藝而成,音樂脆亮、音域寬廣,造型用青勾勒彰顯了瓷器的獨特魅力。

瓷樂器作為音樂表達形式的特殊樂器類型,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許多高校也大量采集瓷器樂器作為音樂表演的創新模式,在傳統樂器曲目演奏的基礎上加入瓷樂器使樂曲有了新面貌,同時瓷樂的傳承大大弘揚了民族文化對陶瓷藝術與音樂藝術有著獨特的意義。

在全國各地音樂類高校中音樂表演課是一門必修課,而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民樂音樂表演課總是局限于單一的傳統樂器演奏,或者是增添一些合唱和舞蹈。高校學生在課程的積極性呈下坡趨勢,造成民樂表演課失去了演奏的活力和樂曲的情感表現。隨著瓷樂器的涌現無不給表演課程增加了新色彩。瓷樂器以傳統民族樂器為制作基礎再利用瓷器的獨特音色相結合,正如“冰與火的碰撞”,既有了傳承又有創新。

瓷樂器與傳統木質樂器相比:

一、首先在外形上:傳統的木質樂器以木制材料為主,以紅木、紫檀為多,而瓷樂器的材質主要是瓷器,制作雖單一卻經過不斷地燒制而成,它是集審美性與功能性于一身,實用性的藝術創作。

二、音響效果上:木質樂器的音色韻味十足,演奏樂曲風格多樣,瓷樂器的材質主要是瓷器,由于瓷器要在高溫的燒制下形成,所以質地特別的細密堅實,具備了一般樂器的演奏共性。同時使得音色清脆透亮,穿透力強,富有靈動感,其中瓷笛聲音清脆;瓷二胡婉轉動人;瓷鼓則聲如洪鐘;瓷編磬聲音如高山流水,悅耳動聽,給予聽眾不同的音響效果。

三、樂隊編制上:傳統民樂團更多地以古箏、揚琴、二胡、竹笛、笙等樂器為主,瓷樂隊在演奏上具有民族樂器演奏的共性,更具有瓷器樂器清澈透亮的音質,在瓷樂隊演奏時還會適當加入瓷器制作的獨有樂器如瓷毆、瓷編鐘,給樂隊加入了新的音色,這些樂器的加入使曲目煥然一新別有韻味。

四、演奏上:傳統的民族樂器演奏上主要體現出本身樂曲表達的情感,而瓷樂器既能演奏出傳統民族樂器的演奏效果同時又能體現瓷器的演奏個性,展現了瓷器本身的音響特色。

瓷樂器加入到高校音樂表演課程中與傳統的民族音樂的碰撞將會大大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而且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切實將瓷系列樂器運用于課堂、走近學生身。在演奏曲目上,學生幾乎總是演奏一些傳統改編的民族樂曲,如耳熟能詳的《金蛇狂舞》、《喜洋洋》等,使學生的演奏積極性會隨之下降,傳統樂曲相比下技法和節奏顯得單一些。瓷樂器的興起許多優秀的音樂創作者開始為瓷樂器編創曲目,以瓷樂器本身的音色特點為載體,并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和民族音樂的元素而創作了不少曲目,以江西的王懷建教授為代表創作的新型合奏曲如《青花賦》、《鄱陽湖印象》等。如果將瓷樂器融入到音樂表演課堂中并演奏具有現代特色的曲目,是課程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嘗試,讓學生演奏的積極性也隨之增加了。

瓷樂器與瓷器本身的藝術特色都屬于民族音樂文化又具有民族音樂不同的音樂形式,具備聽覺藝術、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的綜合藝術形式。既符合高校音樂生的人才培養,又能從學生自身出發切實培養民族情懷。高校音樂表演課程中融入瓷樂,可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要介紹瓷樂進行相關文化教育,再者重點介紹瓷樂器的優勢和特點,與傳統樂器進行一些比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踐與探究課程中傳承瓷樂與瓷樂器,通過播放一些著名的瓷樂器演奏和展示不同瓷樂器圖片、分析瓷樂器的外形特點、發生原理、演奏特點和音質特征,引導學生去發現瓷樂器、瓷音樂的發展,最后讓學生可進行瓷樂器的演奏,親身體驗瓷樂器的音色和演奏魅力。將瓷樂器運用到課堂器樂教學中,學生無需經過像傳統民族樂器一樣漫長枯燥的技術練習,而是瓷樂器與傳統民族樂器相互配合演奏,通過一些曲子又進行適當改編這樣容易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以旋律性的打擊樂器瓷管鐘、瓷毆;色彩性的樂器編罄為例,樂器在演奏的基本技法相對傳統樂器更容易掌握,雖然它們是打擊樂但具有旋律性,并且因為瓷樂器發出的獨特性音色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與傳統樂器進行多聲部的旋律訓練可以將兩種樂器充分結合利用起來,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感,同時也可以進行旋律的練習,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瓷樂器用于音樂教學中,將是一個新穎、富有挑戰性的音樂表演課,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江西獨特的音樂風格,增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興趣,還可以增強博大精深的瓷器文化韻律。不僅提高了高校音樂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學生愛國情操的培養,還能推動促進江西瓷樂的高度發展和傳承。

瓷樂器的發展和偉大傳承是江西本土音樂發展的一次推動,同時還是中國傳統民樂與瓷樂文化的橋梁和紐帶,不管在我國陶瓷史上還是音樂史上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發揮過無可替代的作用,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呂陽,當代瓷樂創作初探——以江西瓷樂創作為例[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3.

[2]陳靜、黃毅千年瓷都孕育傳統音樂文化——淺析瓷樂進入音樂課堂的意義[J]考試周刊.2018,(62).

作者簡介:周蕓鳳(1993.10—),女,漢族,籍貫:江西吉安人,單位: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助教,專業:音樂。

猜你喜歡
音樂教學
高校音樂教學在地方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