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

2021-09-10 07:22李茂陽
紅豆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策略探索信息技術

李茂陽

【摘要】隨著5G在全國的普及,在不久將要到來的6G時代到來之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更深入的在教學中融入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居民的生活從火車飛機的高速變為了信號網絡的高速,技術高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中知識需求程度有了較高的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在語文的教學工作中使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創新,細化新技術在課程實踐的運用。教師應當實事求是,從實際效果出發,尋找在語文教學中填入信息技術運用的方法,深入發掘,仔細研究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索

引言:

語文教學中的新技術運用在中小學教學中十分重要,與學生的寫作能力,思維邏輯,創新能力的培養有緊密的聯系。對此,教師工作者們要積極的探尋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的方法,以施行更有效的教學方針,從書面到地面統一起來。結合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和在實踐中的感悟,將從以下幾方面出發,探索學生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方法。

一、從技術入手,找到共同點

找到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共通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習慣于運用信息技術尋找問題,理解問題。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指導學生把信息技術中的輸入法應用和語文識字,寫作相互結合。不止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手段,更作為一個載體,把它當作寫作的“紙”,閱讀的“書”。要耐心的指導學生在和語文教學相關的信息技術應用上不懂的地方,為他們指出問題,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提高學習的方法技巧。例如,在學習了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這一課后,可以鼓勵學生用拼音輸入法或者五筆輸入法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可以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對某些句子的賞析。他們可能會在《恐龍無處不在》中對恐龍出現在南極的描述展開延伸,也可能會在《被壓扁的沙子》這一篇中以擬人的手法去描寫“斯石英”的感受。這樣的鍛煉既能讓同學學習輸入法,又能開發學生看問題的角度。

二、課件信息化,多元化教學

教師要制定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教學目的,但教師只是參與者,良好的教學環境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進步,才有可能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方法,循循善誘,逐步的深入教學,提前備課,將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利用視頻、圖像、音頻等講解出來,深入課本,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教師應將課件和計算機技術結合,簡單易懂的讓學生們明白,增強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將課件貼近課本,創造展示一些具象化的場景畫面,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感受。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蘇州園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場景,將蘇州園林的美景畫卷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聯系日常,用平常詼諧的語氣指導學生思考疑問,讓學生產生成就感。運用合作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合理的分配時間,預留出一部分時間供學生自主交流學習,靈活調動討論時間,培養學生的通感和發散思維。

三、實踐練習,鍛煉應用能力

語文教學中,受教者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是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成熟運用的體現。信息化社會有信息豐富,時效性高等特點,學生可以利用電子圖書館、電腦,電子產品等,將網絡上的信息和課本相結合,更好的理解文章[1]。教學工作者要和學生講解運用電子產品寫作的要點,收集資料的方法,給他們一個寫作的方向。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寫作練習——《說明的順序》時,要和受教者仔細說明重點。說明性文章的中心是證實事物或講道理,側重于原作說明的對象,是對介紹的主體的材料補充和介紹豐富。寫作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合理運用電子產品尋找靈感,同時要動手寫作。學生動手書寫和收集資料相輔相成,拓展了知識面同時減少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成本,一舉兩得。培養學生將文字語言和畫面聯系起來的能力,在豐富的世界中發現美。在課外時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網上寫作投稿,這樣才能寫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同時豐富的教學形式也能加深教師和同學們的感情,能大力的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2]。將寫作信息化,電子化,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新時代學生需要被培養的技能之一。

四、提高審美水平,開闊學生眼界

利用語言藝術熏陶學生,讓學生閱讀名家大師的文章,影視作品,感受名家大師的藝術風格,使其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借以提高對語言畫面的感受力。教師需要合理運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先泛讀文章,使其對學習的課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再結合教師的多媒體應用,了解創作背景,作者生平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精讀細讀,輔以教師的句子講解,結構分析,抒發的感情等,幫助他們深入的理解整個文章的敘事結構,精神內核。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壺口瀑布》時,可以先讓學生通讀整篇散文,了解寫的是壺口這個地方宏偉壯觀的瀑布景色,然后播放壺口瀑布的視頻,對于學生不甚了了的部分進行補充——壺口形成的地理環境,當地的人文等等,也可以請學生進行補充。

五、總結

總的來說,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有四個方面——技術和教學相結合,實踐應用,課件應用和開闊眼界。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會找到更多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有關的方法,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個個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來提高學生信息運用能力和語文水平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冬梅.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000(010):P.48-48.

[2]郭小彥.關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課外語文,2020,No.361(30):100-101.

猜你喜歡
策略探索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索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索與思考
深入課改 實踐課堂 探索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