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的融合

2021-09-10 07:22王倩倩
紅豆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傳統文化融合

王倩倩

【摘要】新課改深入推進,對教師授課能力提出新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具有文化傳播意識,促進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利用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使學生具有感知美、欣賞美與創造美的能力。這便需要教師進行創新教學探索,讓小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應促進美術教學與生活密切聯系,關注學生的美術學習感受;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不斷提升其審美品位?;诖?,本文展開對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的融合策略探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美術;融合;策略

引言:新課標指出“美術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與創造,提升其美術素養[1]”。促進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教學有機融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美術創作熱情,豐富他們的實踐感受;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人文素養、提高審美意識、富有創造精神及取得個性化發展;使學生感知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形成文化自信。因此,教師應避免單一的進行知識講授、技能訓練,具有教學整合意識。從而,培養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與文化品格。

一、促進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融合的必要性

(一)調動美術學習興趣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為了使美術教學面向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培養他們的終身學習意識,提升小學生審美品位,教師應將學生視為美術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體。并且,需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為此,應著眼于人教版美術教材編制特點,關注文化滲透問題,充分發掘有益教學素材,使其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文化品格,使其從小便堅定文化自信。

(二)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基于新課標理念下,促進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工作有機融合,將進一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人教三下《第10課快樂的節日》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思緒帶入到傳統節日當中,使其展開觀察、實踐、感知、思考、分析與探索,讓他們了解傳統節日里蘊含著的民族情感。在深化學生美術學習感受中,啟發他們繪制出生動、喜慶的節日場景,讓他們注意構圖與選材,選擇自身印象最深、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突出創作主題,進行快樂實踐。從而,在培養小學生美術表現力與創造力中,使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提升其動手能力,使其認識傳統文化

(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促進學生知行合一,讓他們感受民族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融合,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新課標指出“應使學生具有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3]”。在美術教學中,需增強教師的文化意識,用優秀的民族文化浸潤童心,使小學生欣賞優秀的畫作、藝術品、建筑物等等,提升其美術創作表現力,使學生具有審美判斷力,在創意教學中加深文化理解。

二、傳統文化與小學美術教學融合有效策略

(一)關注美術欣賞,形成整合意識

傳承文化經典,在小學生內心厚植文化自信,使其兼具文化理解能力與美術素養,需要教師重視美術欣賞課。如此一來,才能使學生接觸、感知傳統文化,使其形成美的享受。在優秀的傳統藝術作品鑒賞中,讓他們得到智慧啟發、具有審美能力,體現美育價值。例如:在四年級下《第13課吹塑紙版畫》教學中,可使學生走進中國版畫,讓他們欣賞《秋耕》《牧馬人》《黃果樹瀑布》等經典名作,感受版畫意境美、表現美。在欣賞后,引入吹塑紙版畫教學,使學生認識吹塑紙性能與作用,讓其發揮自身獨特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依據版畫的制作過程,進行畫稿、制版和印刷。

(二)創新美術教學,培養自學能力

為增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形成美術創作意識,實現教學融合,教師還應靈活運用翻轉課堂、任務驅動教學、生活化教學等不同的美術授課方式。例如:在五年級下《第11課學畫松樹》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國畫的了解,除了應使其進行名家畫作欣賞,教師還可制作教學微課件。使學生在家中,邊觀看教學視頻,邊運用顏料、宣紙、毛筆等進行松樹枝干繪畫揣摩。使其初步掌握雙勾法,欣賞松樹的蒼勁挺拔。在課堂中,進行師生角色互換,讓大家說說對松樹的了解??梢搿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具有自學意識,展開自主繪畫。

(三)促進生生交流,加強多邊互動

在新形勢下,助力傳統文化發展,應使其與學科教育融合。為此,不僅應尋找有效切入點,使學生形成積極地情感體驗,使其在文化感召中,具有美術學習熱情;更應當加強多邊教學互動。讓學生交流美術創作感受,使其品味傳統文化。在為其呈現生動、鮮活的美術課堂中,有效提升知識容量,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人教六下《第8課我設計的服裝》教學中,可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發展的“大家庭”,觀察少數民族服飾特點??蓪⒐糯煌瑫r期的服飾與現代服飾加以對比,讓高段小學生了解服飾發展的歷史,認識其主要功能,感受少數民族服飾特點與民族文化沉淀,提高其審美情趣,促進教學融合??墒箤W生化身為“設計師”,結組展開服飾設計,使其運用民間傳統的服飾圖案展開優化創作,進行生生探討、組內點評,選出“最美設計”、“最具民族范畫稿”,運用廢舊材料(布頭、毛線、廢舊光盤、氣球等)進行服飾創作。

結語:綜上,在新時期,為促進學生建立文化自信,應創新教學引導方式,讓學生在學科知識學習中,感知、走進并了解傳統文化,助力他們高階思維、實踐能力、創造意識等協調發展。繼而,通過構建生動的美術課堂,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使其具有傳統文化弘揚與傳承意識。

參考文獻:

[1]侯思楊.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4):9.

[2]段剛.小學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路徑探討[J].小學生(中旬刊),2021(3):29.

[3]鄭榮華.淺談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浸潤傳統文化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3):15.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傳統文化融合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